
#头条抗疫科普#
#上海一柯基被扑杀?居委会:将赔偿#
最近,一则疫情期间宠物柯基被当街打死的新闻上了热搜。新闻简述如下:4 月 6 日,上海,网曝浦东曹路某小区一只宠物柯基被工作人员拖到路边处理。工作人员称,因为这家有阳性病例,当时担心宠物狗会传染。当时确实考虑的不是非常周全,之后会和宠物狗主人进一步沟通,会给予对方赔偿。
这也不得不让我们发出疑问,疫情防控期间被隔离,宠物应该如何安置?
上海这起事件发生后在网上引发了很大的讨论,有人认为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连人的生活必须物资都无法保证,更何谈宠物狗;也有人认为对小柯基当街打死的行为过于残忍,狗狗是人类的好朋友不应该首次待遇。
事实上,除了少数地区粗暴扑杀了之的做法,在防疫过程中,更多的省市地区还是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措施。根据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各地对涉疫人员的宠物安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携带宠物一同集中隔离
对比而言,2021年1月,上海市黄浦区昭通路居民区被列为中风险地区,为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当地决定“宠物可以跟主人一起进行隔离”,宠物犬跟随主人登上防疫车的视频在网络热传,被视为人性化防控的典范。上海市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严格来说,这次不属于集中隔离的概念,这些居民也不属于密接次密接,而是考虑到老旧小区封控后居民日常生活不便,所以将居民从封闭的小区转运至宾馆集中封闭管理。不过,如果是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以及无症状感染者,需要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治疗或隔离医学观察,这一方式不再适用。
二是当地工作人员提供上门喂养服务
例如,2021年1月,石家庄藁城区暴发聚集性疫情,增村镇小果庄村、刘家佐村、南桥寨村5000余村民转移隔离,防疫期间,当地畜牧工作总站派出临时救援服务队,一边消杀,一边代养猫、狗和家禽家畜。2021年5月底,广州市荔湾区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为了妥善照料隔离人员家中的宠物,当地工作人员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轮流上门喂养留守宠物。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保利百合花园小区一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家中猫咪被关卫生间,向社区求助,随后当地疾控、公安和社区志愿者们带着猫粮上门帮忙,并为猫咪进行了肛拭子检测。
三是当地政府或社区提供宠物集中寄养服务
例如,广州市荔湾区白鹤洞街道鹤园社区在疫情防控封闭管理期间,在小区门外搭建了宠物临时寄养屋,且公开了较为详细的宠物临时集中寄养工作指引。去年10月,受疫情影响,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宏福苑社区升级为高风险地区,昌平区副区长佟立志介绍,对于集中医学观察人员家中宠物无人照料问题,该区将在征得业主同意后,进行上门收集、检测,然后转运至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寄养。今年3月中旬,因疫情防控需要,深圳福田区上沙塘晏村部分居民实施异地集中健康监测。为解决上沙塘晏村居民家中宠物的安置问题,深圳先后搭建两个“爱心宠物驿站”,托管转移隔离宠物200多只。
四是由隔离人员的亲友代养或联系附近宠物店、宠物医院寄养。
这种做法在各地也较为普遍。
五是留下一名家庭成员居家隔离,照料宠物。此前,北京大兴区天宫院街道融汇社区出现疫情时,大兴区副区长韩新星曾表示,考虑到部分集中隔离观察的居民饲养的宠物需要照料,在保证各项防疫要求严格落实到位的情况下,同意留下一名家庭成员居家隔离。不过,随后经当地疾控部门建议,这一措施并未真正实行,而是改成了携带宠物一同集中隔离。
可见,没有绝对的刚性要求对宠物“杀之后快”,但有相对的柔性办法对宠物“因地制宜”。只是看有没有这个心去做得更理性,更精细,更温和,更有人情味。善待宠物,善待生灵,善待每个普通内心的牵挂和在乎,才能更好地精准防控、巩固大局,才能让人们在防控的同时,也能维持正常生活的尊严,拥有战胜困难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