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晃也做了一年多的共享硬件/共享设备了,截至目前巫哥做了酒店无人售货机、酒店共享足疗机、共享密码充电线,同时对共享按摩椅、共享陪护床、共享充电桩(社区电瓶车)也有一定的研究了解,后面几款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做。
这一年多,做了很多事,跑了很多工厂,看了很多场景,当然也跳了很多坑,对共享设备项目有了很多思考和理解,巫哥打算一一写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让大家少交学费少跳坑。
(巫哥心态比较开放,市场足够大,希望更多的人一起来做共享硬件市场,欢迎来找巫哥聊天,huhaia巫哥。)
一、硬件的坑首先做共享设备/共享硬件,最大的坑就是硬件生产的坑了。硬件不像软件,可以不断的迭代生产,尤其早期,每次订单的量都不大,属于试产阶段,几次硬件升级下来,工厂就烦了。并且每次订单都需要在工厂排队,也生生耽误了不少时间。
所以,要创业做共享硬件(共享设备)项目,在产品研发时间上,一定要把时间计划的比较宽裕。
另外一个忠告,就是选择规范的大厂,宁可贵一点,不要图便宜选的小厂,小厂在生产过程中经常给你出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们的共享足疗机就是因为贴片厂,耽误了一个月的时间,还消耗了不少成本,最后换了一家更好的厂才解决问题。
共享产品硬件问题
二、场景实测共享硬件,最重要的就是要放到场景内进行实测,测试后要对场地进行分析,没有场景实测就开始招商,那是耍流氓,对自己对代理都不付责任。
大家做共享硬件,往往对场景收入非常乐观,但实测来说,往往不是那么回事,或者测试时不错,铺设多了,效果就开始下降了。
巫哥想,这应该和场景的细节有差异有关系。和互联网项目最大的不同就是,网络上一个模式可以敞开复制,但线下不一样,每个场景都有很多细节,这些细节照顾不到,就容易导致收益下降。有点像线下门店的选址开店,有经验的连锁机构,必须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店铺选址方法,人流,消费能力,市口…..
共享设备场景选择
巫哥有就有家酒店铺设的共享足疗机收益不佳,明明酒店的位置和入住率都不错,仔细了解原因后,发现该酒店的长包房以及商务培训用房占了很大的一个比例,所以会导致收入不好。
所以场景实测这边得出的结论:
1、 所有共享硬件必须在场景内进行细致的多次实测,方可得出比较客观的收益数据。
2、 场景等于原来的线下开店,要对人流、位置等总结一套铺设方法,需要深入到细节中去。
三、成本控制成本应该是共享硬件里面最核心的一环,规模化生产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从每一个环节控制成本,因为关系到最重要的投放回报周期。
当初某拜单车新上市的时候,考虑很周全,车子要5年不锈不坏,车子做的既重又成本很高,骑行过程中还会自动给电子锁充电。这时某小黄车用最低成本的单车和最简单的密码锁方案,轻松的就超越了某拜,在竞争中一度占了上风,据说最高的时候成本比是1辆:7辆,当然,后续某拜也跟进了单车成本控制,据说成本控制在300之内了。
还有一段后话是某小黄车的损坏率太高,质量太差,导致维护成本居高不下。
所以这一块的结论是:在质量可控的前提下,尽量控制成本。
共享经济成本的浪费
四、一些思考:1、 共享经济(共享设备,共享硬件)的商业模式是否合理?
首先,共享设备激活了原来很多线下场景中的一些空白市场,从市场切入点来说,没错。
其次,共享设备优势就是体积小,运营成本低,无营业人员人力成本,从单点模型来看,只要可以产生正向收入的,也是可行的。
所以,从这两个点来说,共享硬件是存在既合理的,需要做的是,详细验证每个设备在场景下的模型,只要模型可行,项目就是合理的。
共享经济思考
2、 烧钱铺设模式是否可以?
如果能控制好每个场景细节,当然越快越好,如果控制不好,则需要控制节奏,不能完全追求资金加持下的快跑模式,有点类似连锁店扩张,选门面总归有各种限制,不是越快越好。
之前多家共享按摩椅的铺设,就有一定的教训,烧钱安排地推团队快速铺设的点,追求铺设数量,对租金成本、场地细节往往没有控制好,导致很多点位是亏本的,于是后面又调整,产生了很大的损耗和费用。
3、 最适合共享经济的模式
根据场景判断,如果场景比较分散,我认为应该是代理制要好于自己烧钱铺设,并且如果能引入区块链的通证理念来激励代理和员工,是一条比较上佳的路线,具体模型巫哥还在设计中。
我是龙享智能的巫哥(huhaia),欢迎各路大咖加巫哥来,我们组个群来畅谈共享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