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年的教育生涯,让他深深地体验到:敬业奉献是为师之本,爱心责任是师德之魂。面对自己,始终保持一颗平凡心;面对工作,保持高度的事业心;面对学生,始终保持一颗责任心。他多年如一日,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高中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班主任和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他就是沂南县第二中学优秀教师张在军。
无私奉献 收获丰硕
进入沂南二中16年来,张老师带着满腔热情,一路摸索,和他的学生们一同成长起来。这些年来,他送走了七届毕业班。所带班级,每一级都成绩优异。他个人先后荣获临沂市优秀班主任,临沂市教学成果个人一等奖,多次荣获沂南县教学成果个人特等奖,沂南县优秀教师,沂南县优秀班主任,沂南县十佳师德标兵,沂南县教学能手等奖项。多次举行临沂市、沂南县公开课,多次获得市县教学成绩奖。张老师献身教育、甘为人梯,教育出一大批优秀学子,进入名牌大学。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校园的平静。当时张老师正带高三毕业班,正值一轮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居家学习,个别同学早晨赖床不起,线上上课打盹,学习效率低。作为班主任的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更好的鼓励学生学习,他隔三差五的利用钉钉软件进行视频班会,利用每日作业小程序打卡监督学生早起和上课,并多次到学生家里家访。4月13日,接到学校返校复学的通知,就第一时间返校进行核酸检测,并开始封闭教学。这一封闭就是32天,这段时间张老师一直和学生吃住在一起。家中两个孩子想他想的哭,却只能通过手机视频的方式进行对话。高考成绩揭晓时,他所带的班又一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说,一切都是值得的!
亦师亦友 关心学生冷暖
张老师每带一个班级,都倾注爱心,致力构建和谐班级。他时刻把学生冷暖记心头,与学生心心相连。学生生病了、迟到了、家中有困难了等等,他都一一记在心里,想方设法帮忙解决。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态度亲切,对待后进生,用爱心、耐心鼓励学生,激励学生施展风采,并透过班级群的力量,大家互相关心,互相照顾,让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消除厌学心理。有一次,凌晨2点,张老师被电话铃声惊醒。电话是学校宿管员打来的,班里有一名学生发烧,呕吐的厉害,急需去医院。张老师急忙穿好衣服,开车去学校,带学生去医院。楼上楼下跑,带学生检查,交费住院。这么晚了,为了不吓到学生家长,他就一直在医院陪着学生,直到天亮后才联系家长。
作为高中班主任,以上平凡生活中的付出,举不胜举。工作强度更是不言而喻,很多时候都是早晨6点前到校,晚上10 点半才回家。张老师两个孩子小,有时候一天都见不到他。周末了,学生自主学习,而他很多时候都在教室陪伴学生。因为对自己的孩子陪伴少,对家庭关心少,他深感愧疚,说到动情处,眼睛都湿润了。
业务突出 教育科研有成果
作为班主任,他连续多年带重点班。工作任劳任怨,努力向周围同事学习好的方法,尽力把工作做好做细致。多年的班级管理中,他摸索出了自己的带班管理风格。如班级划分学习小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班委领导学习大组长层级制管理;坚持值日班长写班级日志,精心准备特色班会课等。在班级管理中采取了很多量化的细则,这样方便管理和考核,也让所有的学生有了规范自我的依据。除了常规工作做好以外,他更注重和学生的沟通,尤其是对家庭背景特殊和学习上存在障碍的学生,经常走访家庭,课余谈心交流,从身心各方面去帮忙学生取得进步,走出学习困境。2018年所带毕业班有30人过重点本科线,47人过普通本科线,李丽萍同学以660分的优异成绩,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2020年所带毕业班被评为沂南县优秀团支部。2018年撰写的《班级有效管理策略研究》获得临沂市教学成果个人一等奖,沂南县教学成果特等奖。
在学校举行的深度式课堂学习公开课中,他精心准备,得到了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2019年,在全市高中化学研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他所撰写的《学案导学法》发表在高中数理化杂志上,《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策略研究》顺利通过县级课题组结题。2020年,《情景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运用》荣获沂南县教学成果特等奖。同年11月,在临沂市高中化学研讨会上,一堂《气体摩尔体积》的公开示范课,得到了入会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同年12月,在临沂市高中化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20年的磨砺,20年的成长,张老师在汗水挥洒间得到了许多。回首昨天,他没有悔恨;展望明天,他信心百倍。他愿与同事们一道继续努力,为教育事业挥洒自己的热血。
张老师说:
他将继续左肩担起他爱的学生
右肩担起他爱的课堂
用全部的爱和智慧去点燃这“红烛”的事业
让这爱与美的事业如同火炬
照亮每个学生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