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被杨幂粉丝“手撕”,嘉行模式背后的危机(杨幂粉丝活动现场撕嘉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24 14:08:17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336    评论:0
导读

撰 文丨陈 桐 编 辑丨奈 奈文娱价值官解读: ID:wenyujiazhiguan 杨幂粉丝和嘉行传媒的交恶,其实是“嘉行创新模式”危机的一次集中爆发。50亿!2017年3月,嘉行传媒最新投后估值出炉,远远把对手甩在了身后。 这个数字代表

撰 文丨陈 桐

编 辑丨奈 奈


文娱价值官解读:

ID:wenyujiazhiguan

杨幂粉丝和嘉行传媒的交恶,其实是“嘉行创新模式”危机的一次集中爆发。



50亿!2017年3月,嘉行传媒最新投后估值出炉,远远把对手甩在了身后。

这个数字代表着什么?要知道,喜天影视2016年初引入光线投资后,估值才8亿,和旗下拥有杨洋宋茜颖儿等众多明星的悦凯娱乐齐平。强势如唐人影视这样的公司,上市前估值也不过13.18亿。作为“初生牛犊”,从2015年进入资本市场,嘉行传媒一直保持着飞速的脚步,在影视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记录。

正因为此,嘉行成了新生影视公司的发展典范,以非常强势的姿态进入了大众的视野。3个女人、20个明星、四套艺人体系……这样所谓的“创新模式”被反复提及,频频登上各种媒体的头条,一时间,风头无两。

这其中,3个女人即嘉行的三位合伙人杨幂、曾嘉、赵若尧和嘉行互相成就的杨幂,大概不会想到,仅仅不到两年,她的粉丝宁可冒着把偶像拉下水的风险,也要强行让其和嘉行划清界限,并诅咒嘉行倒闭。从昔日传媒产业教科书般的存在,到如今粉丝人人喊打,嘉行声誉风云突变的背后,其实是自身模式种种危机积累后的一次集中爆发。

左起:赵若尧、杨幂、曾嘉

高开低走的嘉行

嘉行的成立要追溯到2014年,这一年,杨幂与赵若尧、曾嘉共同出资300万成立了海宁嘉行天下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并将之前欢瑞影视旗下的杨幂工作室更名为嘉行杨幂工作室。

而杨幂和曾嘉的缘分还要再往前倒推近10年。作为杨幂以及嘉行背后的操盘手,曾嘉是业内比较早的一批经纪人,2000年,曾嘉加入荣信达,正式开启自己的经纪之路,在荣信达,先后带过归亚蕾、陈坤和周迅等艺人。2005年,周迅和荣信达解约跳槽到了华谊兄弟,没跟周迅一块跳槽的曾嘉便顺手接下了杨幂的经纪工作。

彼时,赵若尧是曾嘉在荣信达的工作助理,杨幂与荣信达约满后,三人便一起离开携手闯荡,并先后与几家公司展开过独立合作。2013年杨幂工作室成立。次年10月,又更名为嘉行天下杨幂工作室,这便是嘉行传媒的前身。

2015年,三人又从普华永道挖来了一个老朋友李娟,在投资行业跌怕滚打数十年的她主要负责公司的注册和资本的运作,至此,嘉行传媒的三大幕后“娘子军”集结,加上杨幂,整个团队完成了最核心的搭建。

嘉行旗下部分艺人


根据各自的经历和特长,曾嘉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制定大局方针;赵若尧担任副总经理,进行落地执行;李娟则担任董事兼投资总监,负责嘉行的资本业务。杨幂专注“台前”,负责公司的推广和新人的培养,四人带上多年来一直稳定在身边的一群核心团队成员,踏上了轰轰烈烈的创业之路,开始了正式的公司化运营。

公司成立之后,“嘉行四美”各司其职,将自身的特长和多年积累的资源发挥到了极致,并迅速制定了一系列资本市场拓展计划,让嘉行传媒得以快速起飞。

成立之后的嘉行传媒登陆新三板的运作也被业内称为“教科书级别”,2015年7月,“嘉行四美”一起成立了合伙基金西藏嘉行四方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一个月后,西藏嘉行拿出935万,以每股1.7元的价格,购入西安同大约37.15%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随后,西安同大原实际控制人和股东宣告离开,嘉行系管理层入主,并开始展开影视业务,2016年,西安同大正式更名为嘉行传媒,两个月后,嘉行传媒借壳西安同大正式挂牌新三板。

当时,西安同大的估值不过2500万,到了2017年,完成2.5亿元定增融资后的嘉行传媒,估值飞速飙升至50亿,短短的两年时间,估值暴涨200倍,完美缔造了一个震惊业界的资本“神话”。

2017年,是嘉行辉煌的顶峰,成绩不仅仅体现在净利润和资本运作上。这一年,嘉行出品了一系列巅峰其地位的作品,从《漂亮的李慧珍》、《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到《谈判官》、《烈火如歌》,部部都是爆款,一方面是资本市场的长袖善舞,一方面是创作和制作领域的飞速跃升,作为一家成立仅两年的公司,嘉行确实完美践行了“出名要趁早”那句话,红得让人猝不及防。



不过,瞬间的爆红往往意味着难以持久,在经历了2017年的辉煌后,嘉行就开始走下坡路,2017年6月,嘉行传媒估值飙升至50亿后不久,在资本市场浸淫已久的李娟果断出手,通过股权转让实现了2.5亿元的套现,迅速离开了公司,随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利好出尽,资本市场对嘉行的追捧也迅速降温。2018年5月,嘉行传媒在新三板终止挂牌,IPO之路遥遥无期。

与此同时,嘉行的新路也不复当年的盛况,一部比一部扑得惨,自制剧《微时代》、《谈判官》、《扶摇》、《筑梦情缘》在豆瓣评分均未超过5分,从资本市场的风云突变,到制作水平的快速下滑,几乎也是两年时间,“出场即高光”的嘉行完成了角色转换,从天堂跌到了谷底。

杨幂粉丝自制图


成也模式、败也模式

事实上,嘉行此前引以为傲的模式正是它危机的根源。

梳理嘉行的业务线不难发现,嘉行采用的是以杨幂为招牌,吸引流量和资源,并以此为基础,用自家艺人包场演出,同时参与影视剧出品、制作的双线商业模式。

这其实是由嘉行的核心业务所决定的,从成立以来,嘉行就坚持艺人和影视“双轮驱动”的模式,既专注艺人经纪、新人的培养,也专注影视剧的项目孵化、制作、宣传与发行,这样的模式在公司成立之初利大于弊,让艺人经纪和影视制作之间紧密联系、相互支持,项目可以精准匹配艺人、艺人又能契合角色。

不过,随着公司的逐渐做大,这样的模式也开始暴露出种种弊端,此前,曾嘉在多个场合都毫不掩饰对嘉行这种模式的信心和自豪,但相比唐人、悦凯这样艺人经纪和影视开发并重,彼此独立的模式,曾嘉引以为傲的嘉行模式则是将艺人经纪放在了核心位置,影视业务成为辅助,退而求其次,完全围绕着艺人为其服务。



在这样的模式下,嘉行旗下艺人拥有令人歆羡的影视平台资源,这也成为了嘉行在吸引招募优质艺人时的重要筹码。不过,为了推广艺人,影视剧本身沦为附属品,这两年,嘉行出品的新剧呈现出“嘉行参与制作等于嘉行艺人包场”的态势,无论什么类型的剧,基本都是“自家女一号+外部性价比高的男一号,再配及一众自家艺人出演配角”的模式。

这样的套路对于推艺人、降成本、优化资源确实收效明显,但当影视剧内容成为艺人经纪的附属品,各种“套娃”式的水剧就会不可避免的诞生,时间一长,观众自然不会再买单,而没有核心内容支撑的艺人,就如无根的浮萍一样,也很难红得长久。

这两年做得风生水起的正午阳光,正好是嘉行的一个对照,和嘉行的模式一样,正午阳光之前也是艺人经纪和影视开发双线并重,但与之不同的是,就在各大巨头涌入艺人经纪领域之际,2017年9月,正午阳光却突然发出一张"业务板块调整公告",宣布放弃公司的艺人经纪业务,引起业内一片哗然。在坐拥靳东王凯这样的明星资源的前提下,正午阳光之所以"自断一臂",正是发现了这种模式的弊端。



砍掉艺人经纪业务的正午阳光将全部精力和资金都投入到内容本身的开发上,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陆续推出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都挺好》、《大江大河》等新的爆款,在《琅琊榜》、《欢乐颂》大红之后,并没有出现如嘉行这样的高开低走,夯实了自身的品质和口碑,反而把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了。

没有及时转型的嘉行被杨幂粉丝吐槽




转型后的正午阳光,模式的核心在于剧集制作,而嘉行恰恰相反,运营模式的核心在于艺人经纪。正反两个例子,坚守这一模式的嘉行已经看到了种种危机。

和艺人的相爱相杀

其实,嘉行的这种模式伤害得不仅仅是影视剧的质量本身,对少数核心艺人的过度依赖会加重嘉行模式的脆弱生态,与此同时,过度以艺人为核心,反而会对艺人的发展造成反噬。

在实际业务层面,“老板杨幂”已经成为嘉行强化艺人业务的一张王牌,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到《谈判官》,杨幂出演的大剧通常都要带上公司的新人,组成“嘉行大礼包”。对新人来说,有流量大咖带,有公司资源捧,自然皆大欢喜,但对杨幂这样的一线艺人来说,为了带新人,带公司的“套娃”水剧,牺牲的则是自己的口碑,资源和影响力也会被这些没有止境的低质作品彻底消耗殆尽。



这也是杨幂粉丝忍无可忍,手撕嘉行的主要原因。

和杨幂一样,嘉行另外一位流量大咖迪丽热巴的粉丝去年也上演了类似戏码,粉丝连书三信“致嘉行传媒”,质疑嘉行为热巴接的新剧《三生三世枕上书》的制作班底,同时也对嘉行传媒的经纪模式、公关能力提出控诉。

此后,嘉行可能害怕粉丝继续指责,但公司又没有真正的好剧为其提供足够的施展空间,于是干脆让热巴转型综艺咖,从《跑男》到《声临其境》,周旋于各种综艺节目,不久前,热巴在《送一百位女孩回家》节目中自曝已经快一年没拍戏了。忍无可忍的粉丝再次将怒火投向嘉行,要求公司要么善待她,要么解约放她走。



正因为嘉行是从艺人经纪切入影视行业的公司,所以艺人经纪和资源这一块一直是嘉行的核心命脉,在培养艺人上,嘉行耗时费力,对于艺人资源的极为看重并过度依赖,这就促使嘉行必须对旗下的艺人资源进行长期且绝对的掌控,以维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确保这种模式的安全。嘉行旗下艺人的签约时间都比其他公司要长,像迪丽热巴、张云龙的合约期就在10~15年,而其他大多艺人的合约期也在5~10年之间。

对此,曾嘉之前在接受采访时并不讳言,每一个新人都与嘉行签署了10到15年的经纪合同,嘉行的投入要考虑产出回报。新人来了,嘉行都会给到一线艺人的资源匹配,是真金白银投进去的。艺人的成长期大约要5年左右,那时候他们才开始有能力来稳固资源,公司也才能回收成本。所以合约签10年是最基本的时间,也非常合理。

问题是,对新人来说,初期能够相对稳定地获得资源确实不错,但对积累了一定名气的艺人而言,长期的合约最后却成为消耗她们精力的绊脚石,这对已经跻身一线行列的艺人而言,后期的发展空间实际上是相当受限的。

结语:

对于所有公司来说,这世界不存在一种永远正确、百试百爽的万能模式,先于一步看到自身问题并勇于自断臂膀的正午阳光迎来了新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嘉行只有审视自身存在的危机,调整公司的发展模式,在发展中适应变化,才能从根本上回应杨幂粉丝的诉求,才能真正走出目前的泥沼。



【原创声明】

1.本文为文娱价值官原创作品,欢迎转载。

2.转载开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查看转载要求。

3.商务合作加微信:shenduo5546 或致电:18610155546

4:媒体合作加微信:yanzhiaozhe001

5:招聘:采编2人、运营2人,简历发送:meiqi402@163.com

 
关键词: 嘉行天下工作室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5047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