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创业创新教育”痛点(二)
创业教育不是单纯地培养创业家。那么,创业教育应该教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为什么要做创业教育?这与所处的时代背景相关。当代的商业环境已经进入VUCA时代( V-volatility动荡,U-uncertainty无常,C-complexity复杂,A-ambiguity模糊),各行各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倍增。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效应的衰减、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改变以及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曾经规则明晰、相对稳定的商业经营环境正与VUCA时代一样变得更加动荡、无常、复杂以及边界模糊,客户和消费者日益成熟,需求趋于多样化,商业关键词从“秩序、规范、标准化、公司价值”逐渐转变到“灵活、互联、快速迭代、客户价值”。
如今,当你再走进一些国内知名大公司,比如海尔:过去沿用数十年的科层制、林立的事业部被拆散,庞大的企业架构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代之以平台、“小微”等具有创新力的组织架构。
以前,公司多按照生产线性流程设置,如采购部、生产部、市场部;如今,变革后的海尔内部只有三类人——平台主、小微主与创客。传统企业是先生产,再寻找顾客推销;
“小微”恰恰相反——先有用户,与用户充分交互后,再定制生产产品。传统企业的员工,被海尔雇佣,由企业付薪;“小微”主与海尔的关系是动态合伙人,海尔将经营权、用人权和分配权交由“小微”,海尔占有一定股份,实行“用户付薪”。员工转变为岗位创业者,身份变了,因此不得不面临转型的痛苦。数十年来,员工被雇佣,由企业付薪,被培训为强有力的执行者,可如今员工猛然发现,企业最需要他们具备的能力不是执行,而是创业、创造用户。这就是典型的岗位创业。
“未来社会所需人才和目前社会需要的人才有着极大不同。在不久的将来,我国710万工作岗位将消失,700种职业、47%的工作都可能被人工智能、机器人取代。
很多学生可能在毕业的时候,他所学专业或所对应的岗位已经消失(国家教育部已在2019年3月撤销了全国461个专业),这些都是大学生、家长自身不能预知和把控的。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应对不确定性的良好心态、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创新创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