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创业 » 正文

沿河官舟镇:3个“90后”回乡抱团兴产业(沿河官舟有多少人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28 22:20:24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82    评论:0
导读

“90后”青年杨东、王权、杨飞是土生土长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官舟镇杨柳村人,近年来,一直在福建包工地,抱团发展,收入稳定,前景很好。但他们3人自去年回家后,就再没外出,而是共同投资了200多万元,留在老家发展起养殖业,开辟另一条致富之路。 近

“90后”青年杨东、王权、杨飞是土生土长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官舟镇杨柳村人,近年来,一直在福建包工地,抱团发展,收入稳定,前景很好。但他们3人自去年回家后,就再没外出,而是共同投资了200多万元,留在老家发展起养殖业,开辟另一条致富之路。

近日,笔者来到官舟镇杨柳村肉牛养殖场里,杨东、王权、杨飞3人正忙着搬运、加工饲料,几十头肉牛在他们的精心喂养下,长得膘肥体壮。

通过交谈得知,正在喂养肉牛的3个“90后”青年,他们跟很多年轻人一样非常向往大城市的生活,所以近几年来一直在福建抱团发展,收入稳定。

加工饲料。 杜兵摄

“我们之前主要是在外面承包工地,做精装修,每年收入还可以。”王权告诉笔者。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厌倦了工地生活,于是便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经过商量后,去年便返回家乡,租赁村里的扶贫资产养鸡棚,改建成养牛棚,发展肉牛养殖。

“我们虽然是农村人,但赶上了好时代,从小到大也没做多少农村活,现在回来创业,我们都很勤快,我相信通过我们3人共同努力,抱团发展,一定能够做大做强。”杨东说。

牛进棚了,没有饲料怎么办?王权想到了一个生态农业产业链,他说,牛粪可以种庄稼,牛场回收庄稼秸秆,秸秆加工后作为牛饲料。于是,在自己种牧草养牛的同时,还发动村里和周边的村民大量种植玉米和稻谷。

“玉米收完后,玉米秸秆是没有用的,然后我们收购来加工饲料,两百块钱一吨,稻草收购也是两百块钱一吨,这样既保证了粮食生产,又实现了循环发展。”王权说,想回来创业,老家的发展机会其实也很多。

据了解,该肉牛养殖基地已养殖了100多头肉牛,种植了50多亩牧草。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村里和周边农户共同增收。

喂养牛。杜兵摄

“我们通过种植牧草养牛的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既保护了生态,又带动村里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杨东说。

据悉,近年来,官舟镇积极完善就业和创业机制,大力培育创业主体,全面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及时提供创业咨询、创业指导服务。通过创新创业便利化提供优质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我们主要就是为几位年轻人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为他们做好服务,引导他们回乡创业,带动我们本地的村民共同发展增收致富,同时也盘活村内的闲置资源更好的发挥效益。下一步,针对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我们将继续做好政策上的帮扶和技术上服务。”官舟镇副镇长杜尚会说。(图/文 杜兵)

 
关键词: 创业资讯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5326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