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7月消息:IoT开发平台服务商“涂鸦智能”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截至21日市值为104.14亿港元。其实早在去年3月18日,这家公司成功在美国上市,但相较最高时的140亿美元,如今已缩水超过九成。此次“回归”能否赢得市场信心,还有待时间观察。
先简单介绍一下,涂鸦智能于2014年在杭州成立,致力于打造一个全球化平台,连接消费者、制造品牌、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和零售连锁的智能化需求,提供一站式人工智能物联网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客户1分钟完成软件应用交互界面开发,15天实现智能设备量产。
公司主要通过其开创的IoT云平台提供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产品。前者面向企业或开发者,开发、推出、管理及变现智能设备及服务,相当于出租“毛坯房”;后者则增加了各种应用软件、软件运行的数据服务,帮助企业或终端用户部署、连接及管理大量不同类型的智能设备,类似可以拎包入住的“精装房”。
截至2022年3月底,涂鸦IoT开发平台累计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8.2万物联网设备和软件开发者。已赋能8400家品牌客户,与飞利浦、施耐德电气、联想等55家世界500强合作。其产品和服务覆盖社区和地产、酒店、消费安防、公寓、商业照明等垂直场景,辐射全球超12万家渠道。
涂鸦智能的创始人是一对80后校友。还在浙江理工大学读书期间,王学集认识了同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陈燎罕,两人合伙成立公司,并发布PHPWind社区软件,仅仅一年时间,就帮助百万级别的版主和站长建立了论坛。
08年的时候,PHPWind被阿里收购,成为阿里云的首支业务团队。王学集和陈燎罕加入阿里,前者成为阿里云第一任总经理,并在阿里资本与手机淘宝担任过重要职位;后者则先后任阿里运营总监,云OS运营总监以及淘宝无线O2O项目联合创始人。
六年后,两人决定再次创业。彼时,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硬件单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早期打造一款IoT智能硬件并非易事,传统设备厂商转型难度不小。正是看中这样的市场机遇,他们成立了涂鸦智能,希望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降低开发难度,缩短开发周期,将传统设备变成互联的、活跃的设备。
万事开头难。在与企业洽谈合作时,对方并不理解什么是IoT。好不容易找到浙江温州一家电工企业合作开发插座和开关,结果“做了一年多之后,这条线的产出是0”。至于其他合作项目,大多数也以失败告终。
尽管如此,王学集和陈燎罕依旧坚信:“做一个被很多人使用的智能的平台,这个方向是没错的。”随着阿里、京东等大厂开始发力天猫精灵、京东微联等智能IoT产品线,行业快速升温,涂鸦智能也终于迎来“春天”,2016年获得首个世界500强客户长虹。次年,单月最高赋能智能设备数达100万。到了2019年,单月最高赋能智能设备达千万,同年下半年开始为拓展消费电子以外的其他行业进行布局。
去年,公司实现营收3.0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亿元),同比大涨67.9%。物联网PaaS是最主要的营收来源,为4100个品牌方赋能,助力Calex、飞利浦、施耐德电气等品牌开发智能设备。按收入计,涂鸦智能在全球智慧家居、智能商业物联网PaaS市场高居第一,市占率达到14.9%,差不多是二三名总和。
不过公司尚未实现盈利,今年一季度净亏损5495.3万美元,同比扩大36%,连续四个季度亏损持续扩大。再加上前有阿里云、腾讯云等云计算巨头,后有小米、美的、海尔等家电厂商,想要突破重围开拓新业务,挑战不小。
根据IDC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26年全球物联网(企业级)支出规模将达1.1万亿美元。行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谁能脱颖而出?我们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