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电子书还是纸质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02 11:12:12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66    评论:0
导读

图为活动现场 扬子晚报网11月25日讯(记者 徐兢)11月25日,南京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南京市残联、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市文学之都促进会在武定门青春书店联合举办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特别策划——南京市首届残障阅读组织负责人培训班。 南京市全民

图为活动现场

扬子晚报网11月25日讯(记者 徐兢)11月25日,南京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南京市残联、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市文学之都促进会在武定门青春书店联合举办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特别策划——南京市首届残障阅读组织负责人培训班。

南京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徐开利表示,自《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实施以来,从南京到江苏、从江苏到全国,全民阅读活动蓬勃开展、各类阅读应运而生。

在江苏,人均每天阅读70.47分钟。人们每天阅读纸质书报刊,通过手机、电脑、iPad、阅读器等浏览电子读物,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听书、听(看)新闻、听(看)节目等,均有效阅读行为。阅读的设施遍布全市,阅读的影响深入基层,每个社区(村)有书屋,就近就便能阅读。徐开利倡议,每人每天至少读书1小时以上,包括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

图为活动现场

在培训中,南京邮电大学档案馆、图书馆党总支书记钱军教授做了题为《阅读组织如何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分享。钱军认为,阅读组织必须扎根广大人民,做好调研,对人民的阅读需求有着深刻的了解。同时,阅读组织不能只是一味迎合读者,而要做好价值的引领和思想的导向,坚持创新驱动、做到形式多元,才能够开展高质量、高标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阅读活动。

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馆长陈亮教授全面分析了数字化阅读与纸质书本阅读的利弊优劣,以及它们相辅相成的关系,展现出“技术范”与“学术范”的精彩风范,并就二者如何取长补短、综合运用开出了自己的“处方”。他认为,有了网络的检索和资源,让大数据、大历史的综合分析变得简洁可行。因此,计算机和网络,在当今的阅读中必不可缺。当然,他坦言,作为一个资深阅读人,他个人还是更加偏爱纸质的阅读。网络虽然强大,但更强大的其实是一个人的阅读力,对阅读的热爱、认识、思考才真正决定了一个人阅读的所得。

活动中,主办方向37家残障人士阅读组织代表赠送《南京党史100年》图书和盲文版《那书与我》。

校对 王菲

来源:紫牛新闻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5554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