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被指“售卖过期口罩”物美多点何以至此?(口罩卖完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02 11:12:22    作者:life    浏览次数:5026    评论:0
导读

本文由无冕财经原创首发 作者:胡慧茵 “卖过期8年的口罩,吃相未免太过难看。”发觉自己买到过期口罩的网友忿忿不平,纷纷在微博“物美多点口罩”的话题下留言,向物美讨个说法。 事情缘起2月20日,多家媒体披露物美超市的多点高价售卖过期口罩。报道

本文由无冕财经原创首发

作者:胡慧茵

“卖过期8年的口罩,吃相未免太过难看。”发觉自己买到过期口罩的网友忿忿不平,纷纷在微博“物美多点口罩”的话题下留言,向物美讨个说法。

事情缘起2月20日,多家媒体披露物美超市的多点高价售卖过期口罩。报道中,有消费者表示自己在多点APP上购入500元一盒口罩,发现盒子上生产日期被贴上了标签,撕下标签后发现上面赫然写着“截止使用日期为2012年6月”。这意味着,口罩已经过期了整整8年。

自那天起,有关消费者要求物美退货赔偿的消息就没有断过。据《中国经营网》报道,截至2月26日,仍有过半消费者尚未收到来自物美门店的赔偿。

而在被爆“售卖过期口罩”之前,物美就因推出“口罩套餐”广受争议。2月4日,物美上线两款食材与口罩搭配、售价199元的“口罩套餐”,被消费者质疑套餐价格过高,有捆绑营销的嫌疑。

对此,多点联合创始人刘桂海并不服气,在朋友圈回应道:“三大刚需,一次搞定,这种良苦用心还有人说搭售?”

屡爆负面,让人不禁质疑是物美内部管理出了漏洞。“任何一家公司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管理问题,物美也不例外。”零售电商行业资深专家庄帅向无冕财经表达了同感。

两年并购近200亿

在各家生鲜电商暗战的当下,物美多点Dmall借“卖口罩”一招强势出击,虽遭舆论围攻,也收获了沉甸甸的红利。

官方数据显示,多点的增长较为可观:在2020年春节期间,GMV同比增长232.2%,新增注册用户同比猛增236.3%。有分析指出,多点新增用户的猛增,与物美的口罩同步在多点销售不无关系。

借机赚足眼球、成同业态中强有力竞争者之余,多点也让一度消沉的物美重现光彩。要知道,多点可是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一手打造出来的“得意之作”。

这一切,还得追溯到2013年,那是张文中刑满释放、重启商业进程的第一年。但彼时,他曾叱咤风云的零售行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商崛起,传统零售开始走下坡,过往追逐的“老大哥”沃尔玛也陆续关掉二三线城市的门店。

大环境的不景气,进一步加剧了物美的“寒冬”。就在2013年,物美关闭大型超市4家、便利超市21家、加盟店24家,终止与3家托管便利超市的合作。

遥想七年前,物美还是坐拥567家店铺、业内最炙手可热的零售公司。然而,所有扩张的计划都随着张文中的被捕戛然而止。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苦撑多时,物美商业在2015年10月宣布从香港退市。

“也许我会成为一个烈士,但不会吓倒在出发的起跑线上。”出狱的那一刻起,张文中决定重举商业大旗,用成绩来捍卫尊严。

经过近两年的布局,2015年,张文中创立分布式电商“多点”,并主导“多点”与物美联合推出“自由购”、“自助购”、“智能购”等项目。不久之后,多点获得IDG领投的1亿美元天使轮融资。截至2018年12月,多点已与新百、中百、人人乐等40多个连锁零售企业合作,覆盖近1万家线下门店和过百城市。

一手开辟多点这条新战线,一手重启物美的并购之路,张文中野心勃勃。

2018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撤销原审判决,改判张文中无罪。从那以后,张文中便频频公开露面,高调开展收购:2018年7月,物美集团斥资4.44亿元买入乐天超市有限公司7.16亿元股权;同年10月,物美集团100%控股北京邻鲜连锁便利店有限公司,接手160余家邻家便利店。

对于张文中来说,2018年或只是小试牛刀,皆因到了2019年,物美的收购动作更为“凶猛”。

2019年3月,物美接管华润万家在北京的5家大卖场;6月,以70.75亿元现金入股重庆百货(600729.SZ)控股股东重庆商社;10月,又击败永辉、苏宁等竞争者,斥资百亿入主麦德龙中国。几轮动作下来,有业内人士也忍不住感叹,“张文中颇有当年风范。”

物美集团2018年-2019年部分并购项目。

然而,随着物美版图的不断扩张,外界也开始生出质疑声,“多轮收购,物美的钱从哪来?”

而这恰恰是张文中谋划的精密之处——除主业经营,物美还有额外的金融跨界投资。

据“零售老板内参”援引上海清算所收录的中诚信国际报告数据,物美集团2014年-2016年的投资收益分别为10.64亿元、8.71亿元和10.70亿元,主要为来自于对泰康人寿等企业的股权投资收益。2017年报显示,集团投资收益达到12.2亿元。

为了进一步充实资金,张文中还操盘了物美发行债券、获取银行授信,例如在2019年7月拿到100亿银行授信,同年8月发行规模10亿的公司债券。正因如此,物美才有了大手并购的底气。

只是,物美在迅速扩张版图的同时,也给自身留下了不少隐患。当中最明显的,是有息负债的规模不断扩大。

物美集团有息负债概况。图片源自市界。

另一方面,调整门店虽然有利于收入提升,但经营费用的上涨也导致净利润走低。

无冕财经研究员查看从上海清算所获取的财务报表发现,物美在2015年-2018年同期的净利润分别为49.7亿元、44.3亿元、20.2亿元、21.4亿元。虽然打出“多点+物美”的组合拳,但净利润始终不见起色。

“多点”满足物美的期待?

归来后的张文中,几乎把全副精力放在了多点上。“‘多点+物美’已经成为全渠道零售的新模式,正在快速复制。”每一次公开亮相,张文中都不忘给多点站台。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多点也确实不负所望,在全国生鲜电商APP月活排名上始终位居前五。到了2019年,更是以1109.1万人的月活跃升至排行榜的首位,远远抛离第二位、月活仅有418.6万人的每日优鲜。

但多点仍不能放松。就在今年春节期间,各家生鲜电商摩拳擦掌,不约而同地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根据公开数据,叮咚买菜近期整体订单量约增加80%,客单价增加70%;每日优鲜春节期间实收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50%;京东到家全平台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加470%;美团买菜春节期间,在北京地区的日均订单量为节前的2到3倍,并呈现持续上涨趋势。这些平台的增长丝毫不比多点逊色。

不过似乎多点在“到家”业务上野心一般,或许皆因从一开始,张文中就把其设计为改造传统商超的工具。

虽然电商成为潮流,张文中始终认为,到店和到家是一体的,“几乎所有的用户既在线上买也在线下买。”

最后张文中设计出“多点+传统零售”的线上线下深度合作模式,并对它寄予厚望,扬言要创造一个大的发动机,“让传统零售真正摆脱困境,走向光明”。

从多点目前搭建起的合作来看,合作方都是本地的大型连锁商超,多点负责为其提供仓配售一体的服务。据悉,用大数据为商家选品、电子价签的实时更新门店货品数量等、仓储一体等为多点的特色功能。

多点提供的服务。图片源自多点官网。

只不过,多点着意改造的传统零售已是日薄西山。

根据“AI财经社”援引上海尚益咨询有限公司胡春才的说法,大卖场客流下降成为不可逆的趋势,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

他还给出一组数据,“大卖场客流差不多每年下降5%-10%,一、二线城市更甚。从2013年开始,一、二线城市大卖场的客流就下降明显,2015到2016年开始传导到四、五线城市。”

除了大卖场不景气,多点能对传统商超能起到多大作用呢?与多点合作的,有中百、新百、沃尔玛等商超,但大部分的商超都不只有多点这一个合作商,它们同时还与京东到家、淘鲜达等有业务联系。

在新零售专家云阳子看来,多点主要是通过技术去改造传统商超。他向无冕财经分析称,多点的实际用处不大,“传统零售发展得不好,核心是因为商业。若仅仅通过技术去赋能,很难改变传统超市的窘境。反而很容易因为过于依赖技术而陷入数字化陷阱,未来能很明显看出来。”

如此看来,多点的前景并不明朗。直至目前,多点为了扩张业务,还处于投入阶段。据“零售老板内参”消息,多点的设备基本是免费提供给商家使用。再加上每进入一个新市场,都需要新的投入,包括系统研发、市场补贴等费用,多点走得并不容易。

而多点面临的难题不仅是缺钱,技术恐怕也是它的短板。“物美多点改造传统零售的技术,远不如阿里、腾讯这些技术型公司。”云阳子向无冕财经分析道。

或许正因为如此,多点才选择了跟腾讯站队。

本文源自无冕财经

 
关键词: 物美超市官网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5555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