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创业 » 正文

返乡创业的他扎根乡村,甘泉许融靠养驴走上致富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03 13:00:14    作者:life    浏览次数:2854    评论:0
导读

当大多数同龄人在谈论潮流、时尚的时候,驴,成为今年35岁的返乡大学生许融与人交谈的高频字眼。返乡创业的他扎根乡村,将曾以耕地为主的驴变为“致富驴”,也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 许融于2011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曾在长庆油田干技术员多年

当大多数同龄人在谈论潮流、时尚的时候,驴,成为今年35岁的返乡大学生许融与人交谈的高频字眼。返乡创业的他扎根乡村,将曾以耕地为主的驴变为“致富驴”,也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

许融于2011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曾在长庆油田干技术员多年,但他还是决定在2018年年初回家乡桥镇乡闫家湾村创业。因为,他看到多年来,像很多农村一样,闫家湾村的年轻人一个个离开就再也没有回头,不断老去的村庄已没有生气可言。“回来,就是要好好干。”这是许融的初心。当年,他种了25亩玉米,因为,他考察了几次市场,感觉驴还是比较俏销的,他得给驴备粮。年底他就花了8万余元买了9头母驴。8月3日下午,记者走进建在山坡中央的的养殖基地,看到许融正在给驴槽里撒着玉米。许融介绍,有两头驴刚生了两头小驴,身子还不行,得好好给上料。停了停,他笑着说,现在这28头驴都得好好上一点料了。“经过多方走访、考察,结合本村情况,确定发展养殖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家家户户养驴主要用于耕地。”许融说,近年来,驴的作用已经发生变化。养殖猪、牛、羊的多,反而让驴供应不求。驴适应性强,食量小,抗病力强,易于养殖。

许融说,他上网搜索浏览最多的信息也是与驴相关,学习如何科学养驴。如今,他不仅会处理驴的一些突发疾病,给驴打针、输液,也会接生、护理幼驴。“我不但是‘驴友’,而且成为了‘驴头’。”为拓展产业,增加农户收入,2019年,许融入党,并收购玉米秸秆,加工成饲料,降低养殖成本。到了2020年8月份的时间,他以均价5000元销售了8头3至4个月的驴。“以前都是外出打零工,到处漂泊,收入也不高。在许融在带动下,我也养了10头驴,收入比打工强多了。”60岁的村民张平福笑着说,他从未想过,以前耕地的驴变成“脱贫致富驴”,让他不用走出家门口就能收入2万余元,生活安定了许多。目前,闫家湾村有45头驴。“我以为,我这辈子都享受不了政府的好政策了,没想到融融早早就来到我家帮我处理好了。”80岁的村民刘大娘激动地拿着养老保险的本本说。与此同时,许融还是个热心肠的人,村里只要有事,他就骑着摩托车比谁都先到。前段时间,村里的老人要交养老保险,但都不会用智能手机,于是,他喂过驴后,挨家挨户上门为他们办理养老保险的事,这不仅暖了老人们的心,还帮乡政府的大忙。同时,闫家湾村离镇上比较远,村里小卖部中的生活用品不全,于是,只要接到电话,他再忙也要去帮老人们把生活用品买回来后再去忙自己的事。就是这样的他,在今年7月1日,被选为村支部副书记;被乡政府评为“致富能手”。

谈及未来,许融只说了六个字,“继续干,加油干。”不洪亮,却掷地有声。

华商报记者贾令伟 编辑 何彩梅 通讯员 范筱霞

 
关键词: 乡镇创业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5653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