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曾经被称作“自行车王国”,满大街都是自行车,现如今自行车已经沦为马路上的少数派,说中国是“电瓶车王国”也许更贴近一点。电动汽车本质上也是四个轮子的电瓶车,早晚会取代所有的燃油车。
有意思的是,发明自行车的初衷其实是用来取代马匹。无论在什么时代,养马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富裕一点的农民还好,有场地、有饲料,可以自己养几匹,城市平民显然很难拥有这些条件。
既然马的最大用途是打仗,因此自行车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军事用途。1860年代法国人给自行车装上了踏板,1888年苏格兰人登禄普发明了充气轮胎,自行车终于具备了替代战马的能力。
欧洲人可不是说着玩的,纷纷组建各自的自行车部队,在很多人的想象里,这些战士应该骑在自行车上,端着长矛冲杀敌人,而且骑自行车比骑马更容易,应该可以组建更大规模的自行车骑兵。
不过,这只是外行的看法而已,虽然自行车有很多优点,不用吃草、结构简单,成本极低,但在关键性能上还远不如战马。比如战马的冲刺速度在每小时60公里左右,自行车却只有每小时20公里。
有人说现代自行车竞速赛的极限速度也可以超过60,但这是少数专业选手才能达到的水平,而且自行车也是定制的,更重要的是必须有平整的赛道,至少是高等级公路。在野外战场上,这些条件肯定是不具备的。
大家都知道,自行车快了以后,稍有晃动或干扰就有可能翻车,如果碰上坑坑洼洼的地面,既想骑得快,又要拿稳长矛和马刀冲向敌人,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速度慢了,那还不如步兵呢。也就是说,自行车不可能取代战马去冲锋陷阵。
但这并不等于自行车没有军用价值,当战马不行,作为运输工具却很不错。一辆好的自行车除了骑手外,还能驮100多斤东西,比纯粹的人力要强得多,又比马车、牛车要便宜得多。
事实上,真正的自行车部队都是以自行车为机动工具,作战时就是普通的步兵。美军在1897年做过试验,20名士兵骑自行车行军3000公里,用了34天,比骑兵部队快2倍。
到达目的地后,这些士兵状态良好,保持着正常的战斗力,付出的代价是17个轮胎和6个车架,比战马便宜得太多了。骑兵冲刺速度快,却耐力不足,很难长时间快速机动。
20世纪初,欧洲各国普遍建立了自行车部队,把机枪、火箭筒、无后坐力炮都装了上去,并在二战中表现良好。最后一支自行车部队即瑞士自行车部队,直到2001年才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