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创业 » 正文

记者调查|老骗局再升级 微信附近的人竟可发放“创业基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10 20:00:40    作者:life    浏览次数:2891    评论:0
导读

作者 法制日报记者 丁国锋 通讯员 苏宫新 接到自称相关部门电话,让你领取“扶贫款”“创业基金”,相信这种老套的骗局已经很少有人会上当。然而,最近江苏省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以下简称“省反诈骗中心”)发现,这一骗局开始升级,“转战”微信,骗子

作者 法制日报记者 丁国锋 通讯员 苏宫新

接到自称相关部门电话,让你领取“扶贫款”“创业基金”,相信这种老套的骗局已经很少有人会上当。然而,最近江苏省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以下简称“省反诈骗中心”)发现,这一骗局开始升级,“转战”微信,骗子以“微信附近的人”出现,已经有不少市民被骗。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对于自称发放“扶贫款”“创业基金”等让你领钱的信息,千万不要轻信,以免上当受骗。

今年1月初,江苏宿迁市民杨先生突遇一个“微信附近的人”搭讪,对方自称赵某,是上海某公司工作人员。双方通过微信聊了很久,杨先生得知对方公司有投资项目,还有扶贫项目。

当赵某得知杨先生经济条件不好,想创业缺乏资金后,他便表示,公司正好有一笔20万元的扶贫款可以发放,不过需要杨先生走个法律程序,承诺等创业成功后一定归还这笔钱。

杨先生得知有钱拿,很是高兴,当即询问如何操作,赵某让杨先生联系“王律师”。“王律师”告诉杨先生,想要领取这笔扶贫款,要先交纳一笔税款。之后,杨先生按照“王律师”要求,向指定账户汇款36800元。当然,钱汇出后他并没有收到所谓的扶贫款,再联系赵某和“王律师”也已经联系不上。

无独有偶,家住江苏泰兴的叶女士也通过“微信附近的人”认识一微信昵称为“心为”的男子。对方自称刘某,是某集团投资人。刘某和叶某聊了一段时间后,也发现叶某有创业意向,于是表示只要叶某提供身份信息,便帮其申请创业基金。

很快,对方称创业基金申请下来了,金额为30万元。之后,刘某让叶联系“王律师”领取该基金。“王律师”告诉叶某,想领钱先交个人所得税。叶某为了尽快拿到资金,按照对方要求向指定账户汇款5000元。结局和杨先生一样,对方也联系不上了。

“其实,杨先生和叶女士遭遇的骗局并不新鲜,是老骗局的变种。”省反诈骗中心负责人表示,以前,此类以领取“扶贫款”“创业基金”的骗局往往是通过电话进行。骗子会冒充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给事主打电话,声称有相关钱款可以领取,利用事主贪图钱款的心理,引导其前往ATM机操作,诱导事主将银行卡内存款转入骗子账户。

警方提醒: 针对此类骗局,省反诈骗中心提醒广大市民,不管是接到领款的电话,还是有网友自称能提供款项,千万不要轻信,首先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政府部门如果真的有相关款项发放,一般都会向社会公布,通过政府部门官方网站可以查询到,媒体也会进行报道。对于一些需要先付款后领取钱款的,基本上可以判定为骗局。

同时,遇到此类事件,如果对方要求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公民个人信息,切勿轻易透露,以免个人信息被盗,给不法分子骗取钱财提供可乘之机。

 
关键词: 创业基金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5912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