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词坛有名的才子秦观,字少游,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传说秦观娶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为妻时,曾被苏小妹出的上联难倒。
原来,苏小妹也是才思敏捷的一位才女。新婚之夜,新郎官秦观因为高兴,喝多了。正准备兴冲冲地进入洞房时,苏小妹突然双手将门关上,并随口吟出上联:“双手推出门前月”,要秦观对出下联才能进入洞房。这可急坏了新郎官儿。
秦观因为酒喝多了,脑子有点不够用,徘徊在院子里冥思苦想了半天,迟迟进不了门。旁边的看到这一幕的人,马上把此事告诉了苏东坡。苏东坡隐身假山后面,见妹夫迟迟对不出下联,渐渐来到花池旁出神,就捡起一块小石子向花池里扔去。只听“咚”地一声,一下子惊醒了秦观,秦观兴冲冲地说道:“有了!”随后吟出下联道:“一石惊破水中天”。见秦观吟出如此绝妙的下联,苏小妹很是高兴,自然高兴地打开房门,让秦观入了洞房。从此苏东坡飞石助秦观的佳话也相继传开,流传至今。
秦观,这个名字可能大家并不熟悉,但如果换个名字,秦少游,基本上就人尽皆知了。他是北宋时期的伟大文学家,著名诗人。可以称为苏轼的徒弟,但又与苏轼不同,秦观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以哀婉动人为主要特色。
从秦观的作品中推断,秦观本人应该是一个浪漫主义文人,有着多愁善感的性格,心思细腻,不然何以归属于婉约派,不然何以作下那千古名作《鹊桥仙》。
秦观的一生,只活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便归于尘土,算是寿命比较短的一代诗人。少年时的秦观,也曾是一名热血青年,聪颖、敏捷、豪迈大度,满怀着希望,希望能够通过从政完成自己的抱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科举不利,仕途的受挫,奸人的迫害使得秦观迅速蜕变,迅速成长,他身上的热血逐渐在冷却,他心中的抱负在萎靡,但同时他的创意达到了顶峰,文学造诣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作下了多首广为流传的名诗、名词,乃至于奠定了他坚实的文学地位,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文学家。
虽然在文学上的成就卓越,但秦观也如同苏轼一样,在政途上却无法远行,一生命运多舛,最后因穷困潦倒而客死异乡,可悲可叹。
虞美人·行行信马横塘畔
【原文】
行行信马横塘畔。烟水秋平岸。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红妆艇子来何处。荡桨偷相顾。鸳鸯惊起不无愁。柳外一双飞去、却回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行行信马横塘畔。烟水秋平岸。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红妆艇子来何处。荡桨偷相顾。鸳鸯惊起不无愁。柳外一双飞去、却回头。
【作品鉴赏】
《虞美人·行行信马横塘畔》描写了夕阳下采莲女羞涩、可爱的情态和多情的心思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在夕阳下,“绿荷”像含愁似的立于西风中,奠定了本词伤感的词情。采莲女形象通过“荡桨偷相顾”这一船上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采莲女羞涩、可爱的情态和多情的心思。
作者介绍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
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中文名
秦观
外文名
Qin Guan
别 名
秦少游 秦太虚 淮海居士邗沟居士
国 籍
北宋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苏 高邮
出生日期
1049年
逝世日期
1100年
职 业
官员,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
主要成就
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一代词宗
文字工巧精细 音律谐美情韵兼胜
代表作品
《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重要事件
1085年中进士
名 句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字
太虚,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