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浒传》一百单八将中的好汉们各有所长,有善于谋划的,比如吴用;有武艺高强的,比如卢俊义、林冲;有善于射箭的,比如张清。还有一种是力大如牛,身强力壮的,所谓“一力降十会”,具备足够的力量才能在格斗中占据上风,那《水浒传》中有哪些大力士呢?
提到《水浒传》里的大力士,怎么能少了“黑旋风”李逵。
李逵,小名“铁牛”,听起来就有一股蛮力。他长相黝黑粗鲁,力大无比,率直豪爽,手使一双板斧,有诗赞之曰:
“家住沂州翠岭东,
杀人放火恣行凶。
不搽煤墨浑身黑,
似着朱砂两眼红。
闲向溪边磨巨斧,
闷来岩畔斫乔松。
力如牛猛坚如铁,
撼地摇天黑旋风。”
说起板斧,是很多绿林好汉喜欢使用的武器,比如《杨家将》中的孟良、《隋唐演义》中的程咬金,都用斧头。这种武器的最大特点是斧柄短,挥舞起来没有杠杆原理的加成,全凭一身的力气。李逵作为天生的一位猛汉,使用板斧也是很合适的。
李逵本就力大无比,再加上这双斧子,简直就是如虎添翼。江州劫法场时,为了救好哥哥宋江,他杀红了眼,拿着这双板斧,遇到人就是砍,没人敢挡。
在忻岭,路上遇到老虎,将一窝四只老虎全部杀掉。
高唐州之战时,李逵几拳打死了殷天赐,也体现了他强大的力量。
有一次李逵看到金钱豹子汤隆,正在街边举一把三十来斤的铁锤,李逵拿过来一试,他可以轻松舞动得虎虎生风。由此可见,李逵不止是长得五大三粗,看起来很凶狠,他也确实是个力大无比的猛人。
6.宝光禅师邓元觉梁山好汉聚义以后,北征大辽,剿灭田虎,平定王庆,战无不胜。但是征讨方腊时出现了困难,最后梁山人马以超过70%的阵亡率才获得惨胜。
方腊为什么这么厉害,有个原因是方腊手下有四大元帅:邓元觉、石宝、厉天闰和司行方。其中邓元觉是公认的方腊手下的一位猛将。
邓元觉,绰号“宝光如来”,此人跟鲁智深的外表很像,都是胖和尚,手里的兵器也很像,一条52斤的混铁禅杖,力量过人。
俗话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别人总说他跟鲁智深很像,后来两个人真的在战场上有了交集。
鲁智深与邓元觉曾有过一场1vs1的单挑,宋江征方腊时,率部攻打杭州,派出鲁智深和邓元觉交战,两人大战过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就连方腊的手下爱将石宝都说:“小将也看呆了,不曾见过这对敌手。”
后来武松看到鲁智深战宝光不下,恐有疏失,手持双戒刀,飞出阵来。能引来武松的支援,可见邓元觉的勇猛。
5.大刀关胜《水浒传》里写道,关胜是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相传为三国时名将关羽嫡传子孙。
在长相上,关胜与关云长就颇为相似,关胜相貌堂堂,一米八多的身高,丹凤眼,面如重枣,长须飘飘。他精通兵法,武艺高强,和关羽一样,惯使一口青龙偃月刀,重达82斤。
说句题外话,何为青龙偃月刀?相传,天下第一铁匠只选月圆之夜打造兵器,快完工时会风起云涌,从天空中滴下青龙的血1780滴,也就有了使用青龙偃月刀者要杀1780人之说。
关胜,身为梁山五虎将之首,他拿着青龙偃月刀冲锋陷阵,所向披靡。战林冲、秦明,难分高下;曾和单廷珪大战几十回合;在攻打辽国都统军兀颜光、征方腊名将钱振鹏的战斗中表现卓越;在扫田虎、平王庆过程中屡立战功;数战逼死方腊手下的大元帅石宝。
关胜一生战败各路猛将,龙翔九天,冲锋陷阵有如关公再现。
有诗赞之曰:
4.行者武松忠烈义勇心气高,跨赤兔提偃月刀。
龙降猛将武圣现,策马疆场战烟硝。
“马上林冲,马下武松”,可见武松战斗力之强。最为我们熟知的是景阳岗打虎,连喝十八碗烈酒的武松,赤手空拳将一只吊睛白额猛虎按在地上动弹不得,一通猛揍,将老虎打死;
身高九尺的蒋忠,人称“蒋门神”,来到施恩的快活林酒馆闹事喝醉酒的武松三拳两脚,打得蒋门神跪地求饶;
征方腊时,杭州之战,把方腊手下名将贝应夔一刀砍下马。
最能体现武松力大无比的,是他曾举起一块三五百斤的石头。
《水浒传》二十八回中说武松臂力过人,天王堂前的石墩有三五百斤重,武松把上半身衣裳脱下来,拴在腰间,只见武松将石墩轻松提起,抛到空中,然后双手一接,轻轻地将石墩放回原处。整个过程没有没有脸红、没有流汗、没有喘粗气,可谓是技惊四座。而且显然武松未尽全力,不知道使出全力的武松又能发挥多大的力量?
《水浒传》里有记载:
施恩道:“三五百斤石头,如何轻视得他!”武松便把那个石墩一抱,轻轻地抱将起来;双手把石墩只一撇,扑地打下地里一尺来深。武松再把右手去地里一提,提将起来,望空只一掷,掷起去离地一丈来高;武松双手只一接,接来轻轻地放在原旧安处,回过身来,看着施恩并众囚徒,面上不红,心头不跳,口里不喘。
在梁山108将中,陶宗旺并不起眼,只排在第七十五位,他的武器是一把铁锹,负责梁山的防御工程建造,修建城墙一类的,很少上战场。
但是有一句话叫平时性格如鼠,关键时刻却像一只虎。
征方腊时,攻打杭州,为了抢占杭州城门,陶宗旺用自己的双臂,扛起了重达千斤的闸门,梁山军得以顺利进城,陶宗旺扛起闸门,没法躲避敌人的攻击,被乱箭射死,马踏身亡。
凡人之躯比肩神明,确实令人震撼。
2.托塔天王晁盖梁山经历了三代领导人,除了我们熟悉的宋江外,第一代是白衣秀士王伦,第二代则是托塔天王晁盖。
晁盖“托塔天王”的绰号怎么来的呢?就是因为他把一座青石宝塔从西溪村抢到东溪村。
在上梁山之前,晁盖是东溪村的保正,也就是土财主,很有钱,为人也仗义,很有名望。
晁盖居住的东溪村,对面有一个西溪村,两村之间被一条溪水隔开。
据说隔壁这个西溪村时常闹鬼,西溪村的村民在一位路过的僧人的指点下,在溪边造了一座青石宝塔,这样把西溪村的鬼,都赶到东溪村来了。
在东溪村居住的晁盖听闻后,拍屁股起来,一个人把青石宝塔从西溪村搬到了东溪村。这份气魄、这份神力,绝非常人所及。
1.花和尚鲁智深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水浒传》中力量最强大的是谁?他就是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除暴安良,活得坦荡,率性可爱,是真正的侠义之人。伴随鲁智深行走天下的,就是他手中的水磨禅杖。
水磨是一种打磨的工艺,指通体沾水打磨。鲁智深的水磨禅杖,是一条长度约一米七,直径最多五厘米,重达六十二斤的一条铁棒。
《水浒传》中这样描述鲁智深的兵器:
“戒刀灿三尺春冰,深藏鞘内;禅杖挥一条玉蟒,横在肩头。”
力大无比的鲁智深拿着这把禅杖,堪称是所向披靡。鲁智深为了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大闹野猪林救下林冲,空手打烂半山亭,马战五十回合打平呼延灼。与方腊手下大元帅邓元觉斗个旗鼓相当,最后方腊也是被鲁智深一禅杖干翻。
不过,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鲁智深到东京大相国寺后,被安排看菜园子,有一窝撮鸟总是在柳树上叫,搞得他好不烦躁。一般人遇到这种事,会拿着杆子把鸟窝捅下来,或者力气大的会摇晃柳树,把这些鸟赶走。但是鲁智深选择把柳树拔起来,只见他脱掉外衣,先是用左手向下搂住树干,然后右手把住树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那棵柳树被竟然连根拔起。
我们知道,柳树的根支在土壤里盘根错节,一般能扎到土下两三米左右。
生活中,拔掉这样一棵树,通常需要几百匹马力、甚至上千匹马力的挖掘机或者吊车才行。
鲁智深也不松土,直接硬拔,并且能把树连根拔起,力量快赶上一台挖掘机了。说他是《水浒传》中的力量王者也是实至名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