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压缩机的起源
提到工业的发展程度,德国这些发达国家可能已经成为了我们下意识地回答,也许你知道中国历史悠久,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都是由中国发明的,但是或许你并不知道,压缩机的发明也属于我们中国。
早在战国时期,智慧的中国古人已经开始了对空气压缩的研究,为了吹火、冶炼而发明了一种助火工具,名为“橐”(tuó),橐是最早的助火工具,也是风匣/风箱的前身。在技术语汇中风箱是空气泵的一种。
最早的“橐龠
橐,也称橐龠(tuó yuè)。“橐”是以牛皮制成的风袋;“龠”指的是橐的输风管。
操作方式很简单,拉开皮橐,空气通过进气阀入橐;压缩皮橐,橐内空气通过排气阀进入输风管,最后进入冶炼炉中,可以说,是古代中国推动了金属冶炼的发展。
利用“橐龠”冶炼的古代人
然而,现代空气压缩机的鼻祖却是德国。公元1640年,德国发明了第一台(机械式)真空泵。
随后,大约在公元1800年,第一台单级往复式压缩机在英国制造成功,此后空气压缩机便得到了蓬勃发展。
世界上第一台“空气压缩机”
如今,世界上已经衍化创新出适应各种工况,繁多的压缩机类型。中国在其中又占据了多少分量呢?
二、压缩机的技术发展
现代压缩机大致有往复式、转子式、涡轮式、螺杆式、离心式等。涡旋压缩机应用于整体式冷冻冷藏设备居多,而冷库又占到了整体冷冻冷藏涡旋压缩机市场的60%以上。
艾默生/谷轮的市场占有率高达68%。
我国在涡轮式压缩机领域中,相对侧重于家用制冷器具的研究,在涡旋压缩机领域依旧处于劣势,与美、日两国相比,我国在涡旋压缩机领域的总技术研发投入较少,技术积累不充足。
涡旋压缩机国内外专利总量对比图
说到这,大家不免有些失落,难道中国在工业领域就这么不堪一击吗?
错!
转子压缩机国内外专利总量对比图
2015年后,我国转子压缩机的专利申请量迅猛增长!原因是,我国的格力、美芝等龙头企业,对转子压缩机进行了大量的研发投入,促使新技术不断涌现,最大的五家压缩机厂,竟然占据了国内87%的市场份额,让美、日两国望而却步!事实证明,只要我们愿意使劲,就没有中国人做不到的事情。
三、中国的未来在哪里
1961年,我们成功开发了注油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和螺杆工艺压缩机。
2006年以后,螺杆主机终于有了“中国芯”。国产化后的螺杆空压机焕发出新的生机,后十年的年产量平均增长了47.1%!
2011年,我国拥有了自己的百万吨级的乙烯压缩机,这也意味着我国的压缩机摆脱了对西方国家的依靠,成为全球第四个拥有这项技术的国家。
乙烯压缩机
10年还是100年,这不重要。
中国文化给了我们答案。《荀子》说:“智者自知,仁者自爱。”《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切都要从自身做起,中国人正是通过一次次的“反求诸己”,才造就了一次次的辉煌成就,这就是我们身为中国人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