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鞋子,就会想到我们日常外出必定会穿上的,是服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类社会生活起到了渗透作用。它可以起到装饰、保暖以及发挥着运动锻炼的功能,而且在我们潮汕地区,鞋子跟人们的民俗文化也有着特殊的关联。
生育中的鞋子礼俗
生育是维系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功能。潮汕受古代封建宗法礼制的影响颇深,因此潮汕的传统观念是多子多福、添丁增子以及无后为大等,而诞生礼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开始的礼仪,历来也为潮人所重视。因此,潮汕地区有着“满月”礼和“周岁”礼等传统礼俗。
满月在潮汕称为“足月”或“到月”,一般外婆家会送去腰兜、红鞋、猫帽、衫以及方裙,表示对小外孙的疼爱。
到了周岁那天大,外婆家要备椅轿一架、新衫一套以及新鞋一双给到外孙,以鞋祝福孩子健康成长、长命百岁等的吉祥物。所以满月及周岁的鞋子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包含了对小孩的美好祝愿及疼爱之情。
成人礼“出花园”的鞋子礼俗
潮汕地区给孩子过的成人礼,称为“出花园”礼俗,“出花园”有穿红木屐的习俗。
相传明朝潮州状元林大钦少时读书时由于买不起红鞋,便穿着红木屐上学,后来高中状元,名扬四海。
所以潮人觉得穿红木屐是有好兆头的吉祥物,因此在“出花园”那天就会给孩子准备并穿上红木屐的传统习俗。还有一些地方,在小孩入学第一天要穿上红木屐,希望孩子读书会聪明,能出人头地。
另外,鞋子在潮汕人的婚俗和丧礼也有特殊的寓意。
婚姻中的鞋文化
在潮汕地区,如果婚事谈妥,男方女方都要准备鞋子给媒人,表示好事多磨,因为媒人在促成这桩亲事需要经常在双方跑动。此外,新娘在出嫁前要准备特殊的“上轿鞋”,一般共有五双鞋,分别是春夏秋冬四季的应季鞋子以及备有一双水鞋,以便雨天的劳作。寓意是夫妻风雨同心,一起走好婚后的道路,一方面也表现出潮汕女子的灵活巧妙。而且在谈恋爱时,一般是忌讳赠送鞋子给对方的,因为送鞋的意义不好,送鞋会使对方穿上鞋子遛走,使这段爱情可能因此告终。
丧礼中的鞋礼俗
在潮汕地区,老人死后,他的子孙后代要为其脚均着黑鞋,此鞋不能用毛皮制作,也不能用皮底,以防灵魂下辈子转世成牲畜。大殓后,族长或法师会给丧家男女子孙赐授麻衣、麻帽、草鞋或麻鞋、孝杖,以供丧期使用,称为“赐杖成服”。一方面看出了潮汕地区保留了古中原传统的遗风,反映了潮汕地区丧鞋古朴的原则。死者家属在送葬时应赤足,不得穿鞋。
潮汕戏曲中的鞋文化
在潮汕艺术瑰宝“南国鲜花”的潮剧中,鞋是作为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鞋面颜色、纹样的变化和鞋底厚薄而创造出各式各样的戏鞋,以来适用潮剧中各阶级的角色穿用。按照潮剧鞋子的分类,可分为长靴、短靴、男鞋和女鞋四大类。每一类鞋就只能相应级别或相应类别的角色穿用,不可乱穿。
所以,鞋文化在我们的人生的应用,是非常常见的。只要留心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很容易从生活中发现一处处文化的存在!
对潮汕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持续关注我的作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