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代精密结构件的加工制造过程中,研磨与抛光是必不可少的工艺之一,帮助工件获得光洁平整的表面。抛光后的清洗也是传统基本清洗工艺。早期抛光液的清洗,往往使用单一的强碱性清洗剂即可满足清洗需求,例如我司强碱性AK163,AK171清洗剂等。
随着电子产品的升级,精密工件的材质和清洗要求也不断升级。玻璃材质慢慢从传统的康宁3代玻璃升级为康宁6代、7代以及微晶玻璃等。金属工件慢慢从简单的微型工件升级到有复杂凹槽结构和高光面的复合工件。同时,抛光后的工件一般还要经过电镀工艺,对抛光后工件的洁净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清洗剂往往难以满足需求。例如传统的强碱性清洗剂容易导致GG7和微晶玻璃发蓝,容易在高光面金属工件上残留白点和水印,导致电镀后异色。随着清洗要求的不断提高,酸性清洗剂的应用慢慢变得流行。
■ ■ ■
酸碱搭配效果翻倍
与单纯的碱性清洗剂相比,酸性洗剂有更好的润湿渗透效果,可以缓解残留的污渍板结,使其更容易变得清洗。目前行业内的流行工艺是酸性洗剂与碱性洗剂联合使用。酸性洗剂作为浸泡剂或者第一段的清洗剂,软化污渍,活化表面,使后段的碱性清洗剂清洗更彻底。
■ ■ ■
产品优点一目了然
① 提高洁净度。使用酸性洗剂预洗后,污渍被软化,好洗的部分被洗掉。后段碱性清洗难度降低,清洗更彻底,不容易有白点,水印等污渍残留。
② 提高清洗效率。以玻璃磨粉清洗为例,传统碱性洗剂上线清洗,清洗节拍一般设置为150~180s才能保障稳定清洗。使用酸碱搭配工艺后,一般清洗节拍设置为120~150s,即可满足在线清洗需求。
③ 提升清洗剂的寿命。使用酸性洗剂预洗后,大部分污渍在第一个酸性槽中即被洗掉,少部分进行碱性槽中清洗。以前使用单纯的碱性洗剂,往往线上寿命只有12小时或者24小时。与酸性洗剂搭配使用后,洗剂的线上寿命可提升至48小时。极大提高了洗剂的经济性,减少现场换液清机频率。
飞耐尔化学作为业内专业洗剂供应商,深入客户应用一线调研情况,深刻了解客户面临的需求和挑战,将开发环保高效的酸性洗剂作为重点项目进行了长期攻关。在经历了两年的艰苦努力,测试大量清洗原料后,终于取得突破。我司定制了新型酸性助剂,并对它们进行了有效复配,通过大量对比实验优化清洗性能,获得了比传统含磷洗剂更优秀的酸性洗剂——AK173S。
环保挑战不容小觑
我们着重介绍了酸性清洗剂在行业内的应用背景和多重优点,因为以上优点,很多客户现场会广泛使用酸碱搭配的工艺清洗磨粉。然而,我司通过对市面大量酸性洗剂的对比研究发现,目前市面上的酸性洗剂也往往面临如下三个问题:
1、 含有卤素。很多小型客户使用洁厕灵作为酸性洗剂,可以获得不错的效果。但是洁厕灵作为日化产品,很多时候含有盐酸或者含氯的成分,不满足大型客户的环保需求。万一操作不慎残留在工件上在终端客户处检出,加工厂面临高额赔偿,风险很大。
2、 不含卤素但含磷。因为洁厕灵含卤素,很多客户不使用这类洗剂。但是市面上其他供应商提供的酸性清洗剂,要么清洗效果差,要么含磷。酸性的含磷助剂,例如磷酸和HEDP,可以获得优秀的清洗性能,但是废水处理成本很高,环境负荷很重,不环保。很多客户处也是明文禁止使用含磷洗剂。使用不含磷的环保成分例如柠檬酸配置的酸性洗剂清洗效果差,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高的浓度才能勉强满足客户的清洗需求。另外,在国家环保法规日趋严格的背景下,含磷产品价格一路飙升。此类含磷洗剂不具备成本优势,供应也不稳定。
3、不含卤素不含磷但是COD或者VOC超标。市面上少部分供应商提供的酸性洗剂不含卤素不含磷,但是为了保障清洗效果,加入了大量清洗助剂和表活。在华南地区还可正常使用,但是在环保要求更严格的华中地区,对化学品的COD和VOC值都有严格标准。此类清洗剂往往这两者超标。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范围内的环保要求都会维持在较高水准。因此,开发更严格更高效更环保的清洗剂,只是时间问题。
■ ■ ■
历时两年创新突破
总体而言,酸性洗剂的使用对清洗效率带来较大提升,但是面临较严峻的环保挑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客户,飞耐尔团队历时两年,始终以专注的态度,专业的知识,坚持不懈的精神投入研发,在经过多次复配对比实验中推出了这款好用且高效的酸性洗剂---AK173S。它是一款不含磷,不含卤素,低COD,低VOC,清洗性能优异的酸性洗剂。在业内大型客户处应用实践表明,使用我司AK173S酸性洗剂搭配我司AK171S碱性洗剂清洗玻璃磨粉,可以获得两天的清洗时效,清洗良率由过去的95%~97%提升至99%,并且清洗十分稳定,获得客户广泛好评。
温馨提示:针对易发蓝的GG7玻璃和微晶玻璃的清洗,推荐我司更为温和的HFM-50酸性洗剂哦!
欢迎广大客户联系咨询并试用我司2022新款酸性环保洗剂FLIER AK1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