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2日,雨后天晴的官湖村,空气十分清新。“十年前,开始在村里摸索建设‘壹号城乡共建富裕实验基地’,你们看,今天终于初具规模了。”北大猪肉佬陈生站在村口的山头上,指着一排排红顶米色墙的别墅群、蓝顶白墙的猪栏,说自己的快乐很简单,就是带领村民致富、实现共同富裕。
北大猪肉佬陈生谈捐建乡村初衷:有钱人就应该给村民建别墅
近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强调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三次分配”等话题引发关注。这让陈生极为振奋,感受到了带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继续前行的动力,敞开心扉畅谈他在官湖村的十年探索之路。
“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官湖村,这个拥有400多年历史、背靠乌蛇岭、西溪河环绕、三面环湖的偏僻小山村,虽然离湛江市区只有40公里车程,但因出村道路不畅、产业凋敝和自然资源匮乏,贫困面貌多年没有根本性改变。
北大猪肉佬陈生
谈起捐建乡村的初衷,他说:“这个城乡共建富裕实验基地,我大约十年前就在谋划了,2014年开始初步建设,因为我在这里出生,读了书,享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政策红利。我创业赚钱了,返乡看到村民们这么多年还是贫困,住的地方破破烂烂的,我的同学、叔叔伯伯、哥哥还是挑着粪桶,淋那么点菜,一天的收入只有这么十几二十块钱。”
陈生说,官湖村曾是著名的“光棍村”,村民住房都是破破烂烂的泥瓦屋,全村三分之一的人讨不到媳妇。上世纪80年代,家境贫寒的他考上北京大学需要坐火车去北京,20多元钱车费还是全村人集资凑给他的,村里270多户村民1500多人祖祖辈辈就在山下住泥瓦屋、种一点菜,或在山上种产值不高的桉树卖钱,该村在2013年前还是省级贫困村。
官湖别墅
回村捐资建桥修路,发展农业,为了防止村民因买房致贫,他拿出企业当年接近全年净利润的2亿多元给乡亲们免费建别墅和生态配套,这在当时是需要勇气的。他说:“不是说我觉悟早,没有那么回事,只是我有钱了拿出一部分来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而已。”
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别墅分两期建设,几年时间,第一期120多套别墅建成后,无偿赠送给了村里上百户村民。为了让村民有活干,共同致富,陈生还投资2.5亿元在村里建设了较大规模的数字化生态养猪场,并投资500万元将已承包给他人的1000亩林地收回平整,改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荔枝树。平均每一户有一栋别墅,两层半高,每户住275平方米,不想养猪的农户则每户分到约5亩的荔枝树,“别墅+养猪+种植+乡村旅游”构成了“壹号城乡共建富裕实验基地”的基本内容。
官湖别墅
“我觉得共同富裕是长期的复杂的。”陈生认为,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就要有前瞻性眼光,要真正弄懂“共同富裕”含义,不作过度解读,才能看懂长期趋势、顺势而为。这个“势”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呢?他说:“我是学经济出身的,货币的边际效用之下,一亿元、两亿元对于我们一些企业家来说只是账户上的数字,边际效用递减了。对村里1000多人而言,能让他们生活发生根本性改变,让乡村持续振兴,这个社会效益是巨大的。在不影响企业当下发展的情况下,企业家拿出一点钱帮助未富裕起来的人,这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的趋势。”
官湖养殖基地俯瞰图
养猪和种植等产业导入为乡村振兴输送“活水”,“数字化+产业振兴”保障共同富裕底座更坚实。不管是十年前布局“壹号城乡共建富裕实验基地”,还是今年初预判猪肉价格波动规劝养殖户减少养猪,或是提前加强国家种猪遗传库建设,陈生的前瞻性布局总有想不到的收获。
变化是巨大的。旧村场和河滩地上崛起了别墅群,昔日“贫困村”“光棍村”变成了“美丽乡村”“产业村”,一排排米色外墙、红色屋顶的三层别墅整齐划一,远处的山上种满了果树,家家户户有门前小花园,许多村民腰包鼓了。2020年,官湖村全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6000元,奏响了生态发展、产业振兴,共同致富的乡村振兴进行曲。
傍晚的微风拂过山头,陈生站在荔枝林畔,望向远处的别墅新村和猪栏,又开始了深思……
【作者】 赵兵辉
南方公益+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