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创业 » 正文

双创繁华的浙江密码:人才为本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15 16:44:25    作者:life    浏览次数:2217    评论:0
导读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外景。 余宣 供图。 摄 中新网杭州12月1日电(记者 柴燕菲 宋唯岚)近年,浙江以独特的笔触,书写了一篇篇双创故事。其中,“人”这一核心要素成为其中最明显的推动力。 当下,各类创新人才纷纷扎根浙江,推动浙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外景。 余宣 供图。 摄

中新网杭州12月1日电(记者 柴燕菲 宋唯岚)近年,浙江以独特的笔触,书写了一篇篇双创故事。其中,“人”这一核心要素成为其中最明显的推动力。

当下,各类创新人才纷纷扎根浙江,推动浙江创业创新不断迈向高层次、深领域。目前,浙江人才资源总量达1075万,提前5年实现2020年规划目标数。规模与活力背后,离不开该省“立人才之本”的思维和实践。而努力打造“人才生态最优省份”的浙江,在引才、聚才、留才方面同向发力,助力双创势头不断上升的同时,也让浙江“人才强省”、“创新强省”的目标实现有了扎实基础。

引才篇:积极“走出去”引高层次人才

“浙江尊重人才,浙江渴求人才,浙江呼唤人才,浙江更能成就人才。我们张开双臂、敞开怀抱,欢迎天下英才来浙江创业,来浙江发展,来浙江圆梦。”浙江省委书记车俊曾表示。

如今,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求贤若渴”的浙江正通过“走出去”,引来“金凤凰”。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刘文娟便是浙江引来的“金凤凰”之一。

2013年,刘文娟正式加盟微宏,担任公司首席先进电池科学家,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先进锂离子电池的研究。2014年,其入选湖州市“南太湖精英计划”,获得政府一系列政策支持。

“我十分感谢湖州市政府。我回国的时候,就提供了人才资金和人才公寓等生活保障。”刘文娟说。

而实际上,重视人才扶持与培育的远远不只湖州。如今,浙江省11个地市均已全部出台相关引才计划,引得人才前来。

去年5月,杭州宣布,新引进到杭州工作的应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和归国留学人员将有机会获得生活补贴2-3万元,一次性发放;而宁波更是明确提出,对人才层次高、影响力大,项目核心技术世界领先,属于颠覆性创新,且产业化、市场化前景特别好的重大人才项目,可实行一事一议,资助额度上不封顶。

“抓住了人才就抓住了创新的制高点。”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王文序说。

除了制定一系列引才计划,浙江也积极举办活动,主动对接高层次人才,表现出满满诚意。

嘉兴为例。早在2011年,嘉兴便在英国伦敦建立了首个海外人才工作站,而截至去年底,该市已经建立海外人才工作站点14个。

上述案例,只是浙江大力“走出去”引进人才的缩影。数据显示,2016年,浙江全年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6万余名,外国专家5万余人次。

“当前浙江正在奋力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更渴求人才,也更能成就人才。”车俊此前表示,要千方百计引进人才,让更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到浙江、留在浙江。

聚才篇:建人才集聚区添创新动能

人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生态的竞争。除积极“走出去”外,为“金凤凰”们“筑巢”,也是浙江着力在做的事情。

“80后”海归杨佳威就是被杭州未来科技城的平台优势吸引而来。其表示,周边有很多小镇和产业园,吸引了不少相关领域产业链上的合作企业前来考察,有些合作企业也成了他的“邻居”。

如其所说,为更好搭建平台,杭州未来科技城整合了人才、项目、资本以及孵化机构、中介机构、一流大学等各类要素,为创业者提供了完整的创业生态系统。

如今,成果已在这里显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杭州未来科技处已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470余名,其中“国千”115名,“省千”145名。

除杭州以外,温州浙南科技城也是如此。瞄准创建国家“千人计划产业园”蓝图,浙南科技城加快平台搭建,加速蓝图变现。美国东北大学终身教授苏明、海归“国千”胡如意……一个个高端人才,纷纷带着先进项目来到这里。

“引才聚才是为了用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丽君说,浙江所有措施都紧紧围绕激发人才活力,围绕人才创业创新活动的需求和各类要素供给,强调共建共享。

如今的浙江,在人才不断流入的同时,一座座科技城、一个个产业园正应运而生。这些科技城与产业园的集聚,为浙江创新产业的发展增添了十足动力,也显现出巨大动能。

今年上半年,浙江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033.2亿元,同比增长10.8%。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利税总额均实现12%以上的高速增长。

“浙江省在一些特定的区域空间,或在一些特定的产业领域,以特别的机制、特殊的环境、特优的政策,率先较大规模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与企业发展急需人才,形成人才体系和层次结构合理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特区,可加快推进创新创业,大力提升科技、产业及区域的国际竞争力。”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许为民说。

留才篇:做贴心“店小二”留得“金凤凰”

在引才、聚才后,如何让人才“待得住”,成为浙江更需思索的命题。而围绕“两个高水平”建设,浙江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为人才提供贴心服务,便是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

微泰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郑攀便是受益者之一。“我当初选择留在浙江,是当初那份政府对人才的重视和诚意打动我。”郑攀说。

公司登记注册那天,大雪纷飞,郑攀所在园区管委会派专人陪同郑攀办理手续,走绿色通道;研发产品需要厂房,管委会工作人员就陪同郑攀四处选址;郑攀等人提出建议是否可以在园区内增加健身房等设施,过了没多久,设施就配备齐全……

与之拥有类似经历的还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范渊。在创业初期,一心忙于事业的他,和妻儿两地分居。3年前,在与杭州市滨江区人才办的小型交流会上,范渊无意透露了这一“内情”,马上被工作人员记在心上。经过当地政府努力,范渊妻子顺利来杭州就业居住,儿子也到杭州上学。

许为民表示,政府发扬“店小二精神”,帮人才之所急,想人才之所思,乃至想人才所未想,把各项政策优惠落到位,把无微不至服务送上门。这样的服务环境,高端人才“金凤凰”必然纷至沓来,在“人才特区”的梧桐树上展示创新才华,奉献创业硕果。

如今的浙江,还努力深化管理和服务两大改革,为人才提供贴心服务。以该省正在展开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例,其营造了浙江上下人人争当“店小二”的氛围,使得大批“高精尖缺”人才和项目落户浙江。

当下,以“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为发展理念的浙江,正以开放、包容、踏实的姿态,勾勒出一幅人才生态最优省份的蓝图。而未来,浙江的创新发展,也有望因人才汇聚而释放出更强活力。(完)

 
关键词: 浙江创业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6178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