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孙髯翁
滇池,面积约330平方千米,中国第六大淡水湖泊,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泊,古称滇南泽,又名昆明湖。
1985年初冬,一群来自于遥远的西伯利亚的红嘴鸥出现在滇池上空,从此与昆明结下不解之缘。
2021年春天,被称为“水鸟大熊猫” 的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出现在滇池湖滨,时隔不到一年,去冬今春,青头潜鸭再次到滇池越冬。
2021年清明,50余只有“鸟界超模”美誉的黑翅长脚鹬做客南滇池湿地……滇池成了众多鸟类的家园与“驿站”。
漫步滇池湿地,高大的桉树与滇朴为我们送来绿荫下的清凉。
微风携着青草与繁花随阵阵清香,花间有蜜蜂嗡嗡,彩蝶翩翩,时不时看到水面有鱼跃起,浅滩上有螺蛳和虾……高原明珠再现波光粼粼、芦苇飘飘、柳色青青、鱼跃鹭飞、蝶舞蜂飞的美好场景。(图为2022年夏季斗南湿地美景)
滇池,昆明人的母亲湖,这一湖水,寄托了多少人的诗意、乡愁与梦想。
近年来,随着滇池水环境持续改善,水质持续好转,环滇池建成湿地建设力度加大,湖滨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图为南滇池湿地夏日美景)
如今,沿湖徒步行走,闻花香、听鸟语,看朝霞暮云,赏日出日落,蓝天白云下打卡拍照,是市民喜爱的休闲项目,高原明珠正逐步绽放昔日光彩。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滇池是候鸟的越冬地与迁徙途中的驿站,也为众多的留鸟提供了家园。据10月13日发布的《滇池流域生物多样性绿皮书》显示,滇池流域共记录到鸟类311种,其中不乏青头潜鸭、彩鹮、钳嘴鹳、三趾滨鹬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52种,流域内鸟类明显增加。(图为去冬春在滇池湿地越冬的赤麻鸭)
1985年冬天,从西伯利亚南迁的红嘴鸥在我国华南一带遭遇冷空气,继而涌入昆明滇池一带,从此,这些可爱的精灵与昆明结下不解之缘。往后的三十余年,这座四季如春的城市成了红嘴鸥理想的越冬地。在昆明越冬的主要有红嘴鸥和棕头鸥两种。其主要来源地为蒙古国的乌布苏湖和吉尔吉斯湖流域、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以及新疆的博斯腾湖。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超过3万只红嘴鸥(2020年达到4万多只)会迁徙到昆明越冬,翌年3月底至4月初开始成群结队返回栖息地繁衍后代,越冬期持续约5个月。
2021年 6月,记录拍摄到一对长脚鹬父母,带领着四只长脚鹬雏鸟在南滇池湿地浅滩和水草间觅食漫步。
长脚鹬雏鸟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成长很快,没过多久就振翅欲飞。7月,长脚鹬一家已不见踪影,完成生儿育女使命的长脚鹬,还是摆脱不了候鸟的天性,带着全家飞向远方了。
2022年夏季,“长腿超模”黑翅长脚鹬一家三口再次出现在滇池湿地。
滇池湿地已成为一个鸟类迁徙通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每到候鸟迁移季,常会有候鸟在此落脚休整觅食,补充体力,而后再次出发。图为去冬今春在滇池湿地越冬的罗纹鸭。
“有吃、有喝、安全”是鸟类在迁徙过程中选择一个地区补给和休息的基础条件,如果条件不合适或感觉不安全,它们不会降落,宁愿放弃补给,继续飞行。越来越多的候鸟选择滇池湖滨作为它们迁徙途中的“驿站”。图为2022年夏季,滇池湖滨成白鹭、苍鹭,黑翅长脚鹬、野鸭在滇池湖滨稻田里觅食休憩。
在滇池湖滨,常会邂逅一些白色或灰色大鸟,它们通常是白鹭和苍鹭。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体羽全白,称为“白鹭”。
白鹭主要以小型鱼类为食,捕食的时候,涉水漫步向前,眼睛一刻不停的望着水面,然后突然地用长嘴向水中猛一啄,将食物准确地啄到嘴里,有时也常伫立于水边,伺机捕食过往的鱼类。
而牛背鹭则是唯一不以鱼为主食,而是以昆虫为主食的鹭类。图为2022年5月在滇池湖滨觅食的牛背鹭。
环滇池湿地,水草丰茂,鱼虾螺蛳多,为䴙䴘提供了理想居所。
滇池湿地还有众多的留鸟,最常见的是数黄臀鹎。
黄脊鸰与鹬鸟。
普通翠鸟,滇池湿地里较为常见。
鹪莺
伯劳鸟,小猛禽
滇池上空的盘旋的黑鸢,中型猛禽。
椋鸟
2022年5月,在滇池湖滨稻田里拍摄到珍惜鸟类金眶鸻,这种小鸟天生戴着一幅“金眶眼镜”,围着“黑围巾”,看似呆萌可爱,其实极为机敏。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鸟类是广泛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和趋势的最准确表征之一,人类通过保护候鸟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就能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所以,鸟类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生物多样性、完整性和生态质量的指标性动物。
俯瞰滇池,片片湿地如绿色宝石镶嵌在高原明珠周围,形成了一道美丽的生态隔离带。
2022年1月,盘龙江入湖口星海湿地与海洪湿地美景。
2022年2月22日,一场春雪, 宝丰湿地美如水墨画卷。
冬日暖阳下,宝丰湿地又如一幅油画。
夏季,宝丰湿地绿树成荫,满目苍翠。
海东湿地宛如翠玉。
王官湿地冬景
王官湿地夏景
斗南湿地夏季景色。
南滇池湿地冬景
南滇池湿地夏景
南滇池春景
海洪湿地冬景
湖滨生态带的建成和湿地的恢复,为滇池构建了一道生态屏障,给鸟类的“回归”和栖息提供了美好的家园,也生长着各种昆虫。
滇池湿地里的蜻蜓。
云南的鱼类物种资源非常丰富,淡水鱼有629种,其中云南所特有的土著鱼种就有594种,占全国土著淡水鱼总数的40%左右,高居全国第一。比较有代表性的物种有云南光唇鱼、云南盘鮈、滇池金线鲃、滇池高背鲫、昆明裂腹鱼等等。图为宝丰湿地
滇池金线鲃
滇池因生物多样而多彩,鸟语花香彩蝶飞、树绿草翠夏蝉鸣,绿水青山景色新,蓝天白云生态美,这是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宝丰湿地里成群的鱼与正在生长的海菜花。
六五环境日即将来来临,向所有关心关注和致力高原明珠滇池保护治理的人们致敬。
图文作者李维梅。
(彩龙社区 维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