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凉席的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硬挺性,对人体的支撑性强,再结合编织结构变化,席子的材料间孔隙大,可以减少皮肤接触面积,使人体更容易向周围空间散热,从而给使用者带来凉爽的感觉。
一、传统凉席常见的传统凉席有:
1.草席
草席是用天然草或仿草编织而成,款式变化不大,价格比较实惠,一般只能擦洗清洁,容易滋生螨虫,产品使用寿命短,不便于收纳。
2.竹席
竹席是用天然竹片、竹条、竹丝为主或再配以织物编织制成,材质较硬,吸湿性差,容易积汗,使用时容易在人体皮肤上留下印痕。如果竹条或竹丝起毛刺,则容易划伤皮肤。一般只能擦洗或冲洗清洁,不便于收纳。
3.藤席
藤席是用滕材或仿滕材配以织物编织制成,通常结实耐磨,但价格比草席、竹席高,凉意不及竹席。一般只能擦洗清洁,不便于收纳。
4.亚麻席
亚麻凉席 采用较厚重的纯亚麻或亚麻纺织物制成,有一定的吸湿性、透气性,水洗容易变形。
5.粗布凉席
老粗布凉席采用较厚重的纯棉粗布织物制成,有一定的吸湿性、透气性、柔软性,不能擦洗。
6.牛皮凉席
牛皮凉席采用牛皮革制成,使用舒适,但价格偏高。一般只能擦洗清洁,不能暴晒,不便于收纳。
二、冰丝席下面 聊一聊近几年出现的冰丝席。冰丝席一般有两种叫法:一种叫做冰丝席;另一种叫做凉席。当然这两种叫法都是商家对应的商品名。
某款冰丝席
从冰丝席的角度来解读一下,冰丝听起来就非常“高大上”,给人一种冰冰凉凉、光滑又高级的感觉。 但目前的国家标准和纺织材料名称定义中,并没有“冰丝”一说。它不是一种材质,而是展示产品特性的一种叫法。因其织出来的面料相对凉爽而得名,是商家为了销售商品“创造”出来的。冰丝凉席普遍是由再生纤维素材料和聚酯纤维交织而成,比较常见的是凉席长度方向材质为聚酯纤维(涤纶),宽度方向材质为纤维素材料。 当然也有全部是聚酯纤维交织而成的。
实际上,冰丝凉席(覆无纺布底)不是很建议水洗。日常清洁时,可用湿毛巾擦拭,注意不可用力搓刷,以免破坏席子的质地,产生褶皱。用完收纳时,悬挂晾干,折叠放置即可。
从凉感席的角度来解读一下,凉感席产品则主要采用具有接触瞬间凉感性能的纺织面料制成,不仅具有凉爽效果,而且相较于传统凉席来说,大多数凉感席产品更加柔软轻薄,容易折叠收纳,有些还可以水洗,方便清洁。
目前我们国内标准对于“凉感席”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从市面上的产品信息来看,“凉感席”通常指席面面料具有接触瞬间凉感性能的凉席产品。根据国家标准GB/T35263-2017《纺织品接触瞬间凉感性能的检测和评价》中的定义,“接触瞬间凉感“是指皮肤与低于其温度的织物接触瞬时,引起皮肤表面热量快速流失、温度瞬即下降,再经过皮肤中感温神经末梢反映到大脑后形成的凉爽感觉。常见的凉感面料主要是通过向合成纤维中添加功能性物质(比如添加纳米级玉石粉、云母粉等导热效果好、具有冰凉效果的矿物质)、纤维形态设计、纤维选择混纺、纱线形态和织物组织结构设计、功能性整理等一种或多种方式相结合获得。
某些“冰丝席”是具有瞬间接触凉感的,因此也可以称之为“凉感席”。关键还是在于商家是如何宣传其产品。
若商家以“凉感席”的定位去宣传其产品,那么应该根据纺织行业标准FZ/T62042-2020《凉感面料床上用品》。该标准适用于以含有接触瞬间凉感功能的织物为面料加工制成的床上用品。标准要求如下:
Qmax数值越大表示皮肤感受到凉感程度越强,数值越小表示皮肤感受到凉感程度越弱。
GB/T35263-2017《纺织品接触瞬间凉感性能的检测和评价》也规定了纺织品接触瞬间凉感性能的评价指标:即接触凉感系数Qmax>0.15J/(cm2.s),则该样品可评价为具有接触瞬间凉感性能。
简单来说,通过测试纺织品的接触凉感系数,就可以判断纺织品是否具有接触瞬间凉感性能。如果商品的Qmax值小于0.15J(cm2.s),就不能称之为合格的“凉感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