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中国下一代战略轰炸机会有多强大,将是轰7改几呢?(中国什么时候才有战略轰炸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17 19:03:55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750    评论:0
导读

标志着中国空军技术水平总体持平主要竞争对手美国空军的“20世代”新机目前就只差一个“新型战略轰炸机”就算齐活了。 而“新轰”有关的项目则是高度保密,比现在这批已经服役的“20世代”战机保密程度可要高多了,这也让外界怀疑:解放军的新型轰炸机真

标志着中国空军技术水平总体持平主要竞争对手美国空军的“20世代”新机目前就只差一个“新型战略轰炸机”就算齐活了。

而“新轰”有关的项目则是高度保密,比现在这批已经服役的“20世代”战机保密程度可要高多了,这也让外界怀疑:解放军的新型轰炸机真的存在吗?

有这种疑问是很正常的,不过前任空军司令马晓天在几年前的珠海航展期间曾公开透露过相关信息,证实了解放军新型轰炸机在研的事实,只是说到底什么时候出来?

恐怕需要等挺久,而且也应该会比美军下一个服役的B-21轰炸机来的更晚。

俗话说“大器晚成”,我想这句话用在未来现身的中国新一代战略轰炸机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外界很少考虑这个“器”到底有多大,以至于需要10-20年的时间我们才能看到“新轰”。

但我可以肯定地说,如果要负责任地开展这一项目,那么解放军的新型轰炸机将并不是外界普遍预期的那样作为一型对标美军现役B-2轰炸机的平台。

而是一型技术水平相比现役B-2以及美军即将推出的B-21轰炸机拥有“代差”的先进平台,否则的话这个项目就失去价值了!解放军现在服役一型技术水平与B-2相似的战略轰炸机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

而这就得谈谈目前解放军对战略轰炸机的需求以及面临的客观形势,以及目前作为标杆的B-2轰炸机的一些特征与美国空军战略轰炸机机队的现状。

B-2于1989年7月首飞,1997年服役,是典型的第二代隐身飞机,外形上采用了能够兼顾续航与低可探测性的飞翼布局,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170吨的水平,拥有一万公里出头的航程。

在美军遍布全世界的军事基地与加油机的支持下可以实现“全球范围打击”的目标,在其服役的20世纪90年代B-2轰炸机可以轻易地穿越各国布满各类对空传感器的边境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对纵深战略目标发起攻击。

不过这是当年的情况,放在2020年代来看的话,其实B-2已经不可能做到当年美军为其设想的作战模式,而在执行一些低风险作战任务时,该机的作战效费比还要比美军现役的B-1B、B-52H更低。

B-52服役于1955年,而目前美军现役的B-52H则是1980年代的改型,不过改机其实已经能够胜任很多工作了,搭配新时代研发的防区外弹药,他们可以在1000公里的距离上发动攻击。

而在战区外美军的战术战斗机能够确保掌握制空权并保护这一外线空域活动的轰炸机、加油机、预警机等重资产平台,在执行这类并不需要深入敌方纵深的任务时其实B-52和B-2没有什么区别。

而如果说到深入敌方纵深,千禧年时代的中国空防其实也不算太弱,2020年代就更是今非昔比了。

除了朝鲜半岛和以色列以外,中国东南沿海是全世界防空力量最密集的地区,海量的、多种原理对空传感器与防空导弹分布在沿海4000多公里长的防区。

基本确保不可能有任何目前技术水平的隐形飞行器能够在未被发现的情况下接近到中国海岸线300公里距离内。

针对主要对手,美军的做法是研发制造、使用成本都更低,技术水平总体接近B-2的新型轰炸机也就是B-21建立一个数量在200架左右规模的战略轰炸机单位,在战斗机的协助下进行突防。

是的,目前高度保密,仅透露非常有限信息的B-21轰炸机在技术指标上已经确定相比B-2会有所降低并主要追求性价比。

实际上这一项目本质上也不过是千禧年世代美国空军军备发展计划失败的产物:假如说现在美军现役的数百架新型隐身战机是技术指标上与现役的F-22亦或者是下马项目的A-12类似的高性能隐身平台。

现在美军能给中国空防体系施加的压力会大得多。

但很可惜时间不会倒流,JSF计划的产物F-35成为了最终美军在2030年代的绝对主力。

而该型机受到来自“三军通用”与“多用途”化思想的拖累,实际上是一种“出生即落后”的产物,且不要考虑对抗对手先进的重型隐身战机,仅仅是对抗拥有完善空情支持的四代战机诸如歼-10/11/16都很难。

在获得预警机以及编队内055驱逐舰空情支援的情况下仅仅是歼-15就足够对付F-35了。

而这种战术平台的劣势导致了美军不得不装备数量更多的新型轰炸机来实现对中国纵深战略目标的威胁,否则的话,现役的24架B-2其实完全够用了!

所以要明确一点:亚音速的隐身战略轰炸机在2020年代其实并不是什么高科技,在面对愈发先进的空防体系与高性能隐身战斗机的威胁时,B-2那种自身突防全靠隐身的东西其实已经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他们引以为豪的低可探测性根本不足以支撑渗透敌方空防体系攻击纵深战略目标,而在外线搭载远程空对面弹药执行任务时性价比又远不如B-52、轰-6K这些改进了航电系统的老式平台。

这也就是为什么解放军要抱着轰-6改改改的原因,承担与美军B-52类似的作战任务其实完全够用也不需要研发新平台,不隐身、亚音速这些都不重要,一千多公里的打击距离就是最大的安全,直接在对方防空区外攻击就行了。

轰-6K及其改型服役的时间还会很久,至少在B-52H退役之前,轰-6K都会一直在中国空军坚守岗位。

回到正题:连B-2这种当今其实技术水平最先进的战略轰炸机都无法满足美国空军面对主要竞争对手时候的作战需求,那么很显然,中国研发一种技术水平、指标都类似的平台,其实也无法满足中国空军的需求!

要知道,美国的军事态势再差,至少他们真的把军事基地修在了对手的家门口,而我们呢?所有的军事基地都在本土,中国空军要实现对美国本土的威慑,就意味着我们的轰炸机要从本土起飞,然后跨越万里飞到美国本土!

这是什么概念?从中国东部海岸到美国本土,即使是选择距离相对较近的北方航线,往返距离都在20000-27000公里之间,这个数字是美军现役B-2轰炸机航程的2-3倍,往返一次需要30多个小时。

在这条航线上分布着数十个比较大型的美国空军基地,还要穿越空防严密的美国阿拉斯加地区;须知,美军在阿拉斯加的空防体系建设是按照冷战时期防御苏联大规模战略打击的标准设计的,是美国本土的大门。

要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让亚音速的隐身轰炸机跨越如此遥远的距离执行任务绝不可能做到!

这就意味着,隐身的亚音速战略轰炸机并不能让中国空军获得袭击美国本土的能力,那么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因为中国空军在中国周边、亚太地区的战略打击需求是目前现役的轰-6K完全能够满足的!

航母战斗群的支持下依靠装备长剑-20巡航导弹的轰-6K,中国空军已经能够实现对关岛等二岛链美军基地的威胁了!而斥巨资研发装备一种各方面与B-2相似的新平台不会带来任何质变!

而因为中国空军起步还是比较晚,直到2010年代才开始朝着战略空军的方向发展,其实我们的战略轰炸机起步也比较晚,原型机从研发、试飞到最终服役可能至少已经是2025-2030年的事情。

那么如果几年前研发的中国首款国产战略轰炸机真的是类似于B-2那种强调大航程、隐身但只能亚音速飞行的平台,那么实际上也会面临“出生即落后”的现状。

另一方面还有一个问题在于:和美国空军不同,中国空军对自身战略打击能力的需求没有那么强,三军体系中主要承担对敌战略威慑的支撑点也并不相同。

在美军的军事体系中,海陆空三军均匀地承担了这个军事体系的核威慑任务,而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对美核威慑的任务完全是依靠第二炮兵的远程弹道导弹承担的。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因为过去中国海空军技术水平低下,无论是战略轰炸机还是核潜艇都无法攻击到美国本土。

即使是今天,中国海军的战略核潜艇与潜射弹道导弹的技术水平也是比较落后的,主要威慑的对象是美军在第二岛链的军事基地。

甚至中国空军对轰-6K的需求都部分基于其作为一种海军轰炸机执行对海攻击任务,中国对美军岛链军事基地群的威慑相当一部分也是火箭军在承担的。

所以未来中国海空军直接承担对美国本土核威慑任务实际上是一个军事体系全面发展的结果,但因为政治上的原因中国很难获得所需要的海外军事基地,承担这一任务需要中国拥有技术水平上超越对手乃至于拥有代差优势的新型装备。

比如说,排水量超过一万吨水平能够在中断补给情况下连续数个月执行任务的大型战略核潜艇与射程10000公里级别的潜射弹道导弹,以及能够从中国本土起飞,通过北极航线直接威胁到美国本土的远程航空平台及其配套的远程空对面导弹。

这些新装备需要很长时间去发展,并且是在中国基本确保了本土军事态势稳固,沿海不会受到美国军事威胁的情况下才会寻求这些比较“高大上”的能力。

而现在并不是一个很合适的时间点,因为中国本土也直接受到了美国的威胁,并且我们在军工业的技术水平上还没有拉开与美国的差距。

实际上对于中国来说, 下一型战略轰炸机、“20世代”的终章,它到底是什么样子?我觉得可能用苹果公司的那句广告词:“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改一改能够比较好地概括:“中国的下一款轰炸机,何必是轰炸机?”

能够往返两三万公里直接从中国本土攻击到美国纵深战略目标的平台,并不是现有技术框架下采用隐身技术、使用喷气式发动机的飞行器,而应该是一种采用新型推进单元,能够飞到几十公里乃至于上百公里的平流层乃至于中间层。

在如此高度下以3-5倍音速飞行的高超音速空天飞行器,它能够直接无视现在的各种空防体系,美军现役的各种防空导弹是无法攻击如此高度飞行的目标的,他们可能需要使用弹道导弹的拦截弹实施防御。

这种平台才能满足中国空军立足于本土军事基地,直接实现对美本土核威慑的一个需求,而这样一种先进平台因为技术上太领先了,也不是一蹴而就能够在2020年代就实用化的东西。

实际上这无关于先进落后,目前中国军事体系建设的目标其实就没有将重心放在对美本土军事威慑这方面,我们发展军队的最主要目的除了确保基本的国家安全以外。

最主要的是立足于中国周边,寻求解决台湾问题,寻求打破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优势,对美军事威慑的目的本质上无非是吓阻美国精英对中国发动全面战争的想法,还远没有发展到将战场搬到美国家门口这个程度。

军队装备体系中能够对美国本土实现威慑的各种配套平台本质上其实也只是航天技术发展的副产品。

所以事实上:“新轰炸机”对于解放军它就不是特别重要的东西,现在我们拥有的弹道导弹就已经能够相当程度地去满足这种需求了。

但当哪一天解放军的新轰炸机横空出世的时候,其各方面的含义就远比外界所认为的要复杂了,这种装备存在的价值与含义是超越其本身作为一种武器装备的特性所拥有的含义的。

等同于明确宣布了要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对抗,它将不再是一种隐身的亚音速战略轰炸机,而是一种真正能够以较高效费比实现全球威慑、全球打击的划时代的武器装备。

 
关键词: 轰7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6235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