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培养更多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解答他们对于创新创业相关赛事的疑惑,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热情,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湖北师范大学“雏鹰”青创实践团队于2022年7月19日中午12时30分采取线上连线的方式采访了化学与化工学院的指导老师——潘其云老师,邀请她分享一些经验和建议。老师创新性的可充电水系锌离子电池复合电解质的研究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启迪与思考,而老师分享的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经验和建议,也使我们在未来的创新创业道路中,少一些迷茫,多一份信心。本次采访耗时30分钟,采访内容信息量丰富,访谈过程高效高质量,整个氛围轻松愉悦。
访谈伊始,潘老师简单介绍了她的任职单位和为什么要做水系电池的原因。就目前市场上所有的电池而言,大部分是锂离子电池,因为这个锂它是很活泼的,所以它只能用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它本身沸点比较低,容易挥发或者着火,本身比较危险,而且这个锂离子电池它很容易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枝晶,所以就容易出现各种危险的事故,比如说电动车着火爆炸等,考虑到锂电池的一些弊端,为了环保安全,就打算做一个水系电池。听完了潘老师的讲解,我对此项目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如果真的研制出了更安全高效的电池,那么社会上一些由电池问题引发的火灾事故完全可以避免,社会会更加安定。随后的访谈中,潘老师又回答了大学生为什么要参加创新创业比赛的问题,她指出,一个国家想屹立于世界之巅,那你的科技必须是创新领先的,这就是创新创业大赛的初衷,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另外一点呢大学生,他是一个个体,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创新创业比赛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第三点,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潘老师的这些话对我很有启发,我们不能仅仅在意比赛的获奖名次,而一定要享受比赛的过程,创新创业比赛是一个大学生展现自己的平台,参与进去不论成败都能收获许多经验,提升自己,在比赛过程中不断激发创新潜能,促进自身发展。最后,潘老师向第一次尝试创新创业类项目,经验不足的学生传授了一些实用的经验与方法。她鼓励我们勇敢的迈出舒适圈,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去展现自己,不过分自信觉得自己一定能成功,也不过分自卑,在一切还未开始就给自己压力,让自己放弃,只有勇敢的去尝试才能收获属于自己的宝贵回忆。
此次访谈圆满成功,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创新创业对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意义,也让我们了解了创新创业比赛开办的初衷,启发大学生思考,鼓励大学生创业,提升大学生能力,相信通过一届又一届的创新创业比赛,会走出更多富有创新思想的年轻人,有干劲,敢拼搏,他们必将带领祖国的栋梁在创新的舞台上留下属于他们的梦想足迹。
访谈过程录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