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郭旭阳 通讯员 王丽丽
病房里、医院走廊角落里、自己的车里……只要有可能,任何地方都可以是郑州市中原区伊河路小学南校区二二班班主任张颖的直播间。
即使自己4岁的孩子还在住院,张颖的网课从未间断。
一边是孩子手术住院,一边是学生等着上课,这位老师犯了难
在疫情面前,伊河路小学南校区的每一位教师都是勇担当职责和使命的践行者。
张颖是二年级二班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本次线上教学开始前,4岁的孩子住院做手术,她一直在医院陪护。
可谁曾想,孩子还没出院,线上课却要开始了。
一边是孩子手术住院,一边是学生等着上课,张颖该如何选择?
还没等她选择,校领导考虑到她的实际情况,准备协调同组老师帮忙联播,好让她在医院放心照顾年幼的孩子。
但是张颖考虑到班级教学进度不同以及学情的差异,她坚持自己直播上课。
面对来自同事的关心,张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和职责,每天上课,看到孩子们对知识都掌握了,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的事情!”
为了不打扰其他病人休息,同时保证良好的直播效果,张颖有时在医院走廊僻静的角落里上网课,有时她趁孩子熟睡时赶紧到楼下的车内上课。
就这样,张颖每天都能准时按课表给学生们上课,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
张颖倾心付出,感动着同事,也感动了学生和家长。
不止张颖,面对刚入学一学期的一年级学生,线上教学让他们出现了学习动力不足、焦虑、情绪烦躁等问题。
对此,一年级组的老师们积极开展线上教研,积极安排部署线上教育教学活动,精心的组织他们开展有趣的课堂教学、课间游戏,鼓励学生每天向老师展示他们的体育锻炼和家务劳动的情况。
“让孩子们都动起来,让居家学习同样丰富多彩!”年级组长段袁媛说。
网络隔不开师生情,“沉浸式”关怀有点甜
张颖老师的事儿感动了学生和家长。
其实,这只是伊河路小学南校区众多一线教师的一个缩影,也是千千万万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的缩影。
除了确保线上教学顺利开展,为学生居家学习保驾护航,伊河路小学南校区近期一直严格按照“五育并举”精神引领,坚持上、下午的大课间教师带动学生居家锻炼身体。
少先队活动课上,辅导员老师倡议学生每日要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与此同时,该校持续关注学生心理状况,每天下午教导处在课程安排上特别开设公共课,从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疫情防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五个方面,坚持每日一主题进行全校联播,让学生从具体事例中认识到生命安全的重要性,从而掌握学习、生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品德素养。
伊河路小学南校区通过排查,了解到部分学生的父母是防疫一线的医警人员、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还有些学生被集中隔离。
面对不同的情况,老师们通过电话、视频连线等方式,从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帮助,心理上疏导,为这些学生送去关心与指导,让他们有这样的共识:老师一直和我在一起,从而筑起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的“爱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