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颗地球上大概有5.5亿支枪,平均下来每12个人就拥有一支枪,那么问题来了,我该怎么让剩下的11个人也有枪呢?”
这段台词出自“烂片之王”尼古拉斯凯奇的经典电影《战争之王》,在一片金灿灿的弹壳之中,伴随着枪械的射击和战士们的嚎叫,凯奇扮演的“战争之王”尤里.奥洛夫微笑着说出这句话。
在尤里的世界观里,枪无关于正义和邪恶,枪也无关于战争与和平,枪只和一个东西有关——钱。
尤里.奥洛夫是个虚构的角色,但是他也有真实原型,尤里的故事大部分脱胎于俄罗斯武器商人维克托.布特,他凭借贩卖军火发家,身价近600亿,因而有个更响亮的外号:死亡商人。
维克托是上世纪末世界最著名的私人军火商之一,他以物流运输公司为伪装,向全世界十几个国家贩卖军火,获利数十亿美金。维克托做生意不分黑白,他的生意伙伴包括独裁者、军阀、革命军,甚至恐怖分子。
维克托不问他们买武器干什么,也不管战争的正义性,只要赚得到钱,他什么都不过问。
因罪行累累,维克托在21世纪初被联合国通缉,最后于2008年在泰国被抓获,2010年引渡美国,被判处25年监禁。
作为一个苏联军人,维克托是怎么走上贩卖军火的道路的?他都支持过哪些国家或者哪些组织的战争?联合国将维克托列为危险分子,维克托自己却认为自己做的是正当生意,他的理由是什么?
一、从苏联少校到死亡商人维克托.布特,这个神秘军火商如今已经在大牢里关了10年,但是他身上的迷雾依然没有消散。
维克托是哪里人?这个问题到现在众说纷纭。
维克托自己承认,他于1968年出生在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塔吉克斯坦的首都杜尚别,他的父母都是乌克兰人,当时在塔吉克斯坦工作。
少年时,维克托在苏联安安分分上学,平淡无奇,他自己很少谈起自己的青春年代,到了成年后,他像一个普通的苏联青年一样入伍参军。
18岁时他进入苏联空军,随后在非洲执行了两年维和任务。后来他从军队考到军事外语学院学习,经过三年多的训练,熟练掌握了英语、法语、乌兹别克语、汉语、俄语、葡萄牙语六种语言。
刚从学校毕业,维克准备大展拳脚,但他却遇到了人生最大的转折点——苏联解体。
强大无比的超级大国苏联突然解散了,分裂成十几个小加盟国,几百万苏联红军也土崩瓦解,各加盟共和国养不起军队,军人们的生活非常困窘。
维克托的部队被解散了,这群会开飞机、会多国语言的人才失去了饭碗,他们非常想找个出路,而且这个出路必须够体面,配得上身份。
维克托靠着自己的人脉和父母的面子,借来了一点钱,在阿联酋成立了一个航空公司,他从亚洲往非洲贩运电子产品,赚点小钱。
当时维克托20多岁,一心想做一个生意人,完全跟军火贸易完全沾不上边。但是在1995年,经过他克格勃老丈人的牵线搭桥,一个保加利亚军火商找到了布特。
当时阿富汗正在打内战,北方山区的“北方联盟”和南方的“塔利班”打得不可开交,但是北方联盟缺乏武器,保加利亚人和俄罗斯人都想做这个生意。
在保加利亚军火商米尔切夫的撮合下,保加利亚军队出武器,布特管运输,大量枪支弹药从欧洲运往阿富汗,这一单生意让布特赚了上百万美金,尝到甜头的他被军火贸易的暴利征服了。
于是,维克托开始频繁游走于东欧各国,他联系工厂和军队,将那些封存在库房里的武器重新擦洗,然后偷偷运往国外出售。
维克托在全世界寻找买家,根据他在非洲维和的经验,黑非洲地区绝对是世界上最炙手可热的军火市场。1995年,他在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定居,开始往非洲贩卖武器。
二、一己之力帮助非洲战争,维克托赚取带血黑金90年代的黑非洲十分动荡,因为苏联解体,这里造成了一股巨大的权力真空,美国和欧洲人重返非洲,扶持各种势力在非洲进行政权颠覆。
此外,非洲本土也有很多民族主义叛军活动,这些军队和恐怖组织性质差不多,因为没人想趟这个浑水,国际社会一时拿他们没有什么办法。
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国对90年代处于战争中的安哥拉、刚果金、卢旺达、中非、喀麦隆等十几个国家实行禁运,除了人道主义物资外,各国不许向他们出售武器。
正当战争犯们焦头烂额的时候,一个操着生硬英语的金发男人出现在他们面前,向他们兜售苏制武器,从手枪、冲锋枪到RPG火箭、无后坐力炮、防空导弹应有尽有。
这个人就是维克托.布特,他当时捏造的身份是慈善家。
在客户下单后,维克托联系欧洲,运输公司的飞机从东欧起飞,将保加利亚、乌克兰、摩尔多瓦的武器装机,先到中东转机,然后飞往非洲。
在维克托的支持下,安哥拉内战和刚果金内战各方获得了充足的武器,这两场战争也成为90年代非洲最惨烈的两场战争。
而刚果金内战,则是非洲史上首屈一指的惨烈之战,号称“非洲世界大战”,围绕刚果金的9个国家、20多支武装部队在刚果混战。这些非洲军队的军纪极差,有明确记载的屠杀事件就多达几十次,最终这场战争造成400万人伤亡,产生1000万难民。
这是二战结束后人类爆发的最大规模的“国战”,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对刚果内战无可奈何,联合国只能限制对参战各方的武器出口。但维克托绕过了国际监管,用金钱买通了非洲联合国官员,用飞机把大量的武器弹药卖到刚果,获利上亿美金。
几乎在同时,安哥拉内战也有维克托的身影,这个国家内战打了几十年。在90年代,安哥拉各方基本妥协,只有被全世界抛弃的“安哥拉彻底解放全国联盟”,简称安盟还在顽抗。
安盟在90年代挑起战争,联合国规定不允许各国向其出售武器,但维克托依然和安盟合作,为安哥拉内战提供军火。
当维和部队发现安盟士兵手里有AK步枪和RPG火箭时,各国立刻开始追查这些武器的来源。
最后,维克托浮出了水面,安盟用钻石来支付军火钱,维克托又把这些钻石卖到了欧洲,带血的钻石出现在了巴黎和伦敦的珠宝店里,这一剧情在《战争之王》里有还原。
90年底末期,美国CIA开始调查维克托的生意,他的航空公司有50多架大型运输机,频繁飞行于东欧、中亚、西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维克托还会化身正经商人,帮联合国和维和部队运送武器和物资,换取合法的运输凭证,但是在大米和土豆下面,就是给各大局部战争运送的军火。
三、一个维克托倒下了,还有十个站起来除了在黑非洲售卖武器外,维克托后来还跟利比亚的独裁者卡扎菲合作,向他售卖装甲车、防空导弹和武装直升机。
在阿富汗,塔利班、基地组织都是维克托的伙伴,恐怖头子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就使用维克托卖出的AK步枪和RPG火箭大战美军。
因此,西方媒体称他为“世界头号军火商”。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维克托,近30年内得世界多场战争可能根本打不起来!
在美国的眼里,维克托已经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因而CIA将其放上了猎杀名单。
维克托自己也不傻,他知道跟美国作对,CIA会想尽一切办法抓住他。所以在21世纪初,他就搬到了俄罗斯去住,因为俄罗斯和西方不对付,不会接受西方的起诉,也不会引渡犯人到西方。
定居俄罗斯后,维克托继续操纵着自己的运输公司,他在2003年居然还跟美国合作,给伊拉克战争里的美军搞搞后勤,希望美国能对自己网开一面。
但是伊拉克战争刚打完,美国就继续追捕维克托,毕竟他跟基地组织的关系实在太复杂,美国不可能放任他不管。可在美国人眼中,维克托常年蹲在莫斯科郊区的别墅里远程指挥,实在是不方便逮捕,怎么把他骗出国是个很头疼的问题。
终于在2006年,美国CIA想了个“钓鱼执法”的办法,CIA派人伪装成哥伦比亚叛军联系了维克托,要求购买几百万美元的轻武器。
当时,哥伦比亚政府军和叛军的战争还没结束,维克托以为这是个新方向,可以开辟新市场来赚大钱,于是显得非常积极。
见维克托上钩,CIA骗他因为国际外交关系,自己不能入境俄罗斯谈判,希望维克托能到泰国来谈具体的生意。维克托果然上当,坐着飞机到了泰国。
抵达泰国后,他见到了所谓的“哥伦比亚叛军”,对方要买10000把AK步枪,1000万发子弹,还有几百们迫击炮和几万枚手雷以及一吨炸药,维克托开心得合不拢嘴。
最后两方达成协议,维克托直接把武器运到加勒比海,哥伦比亚叛军要先交30%定金。
结果刚谈完生意,美国特工就找上了门,他们早在桌子下面安装了录音器,维克托被当场逮捕。
维克托被泰国警方接走,然后受到了法庭审判,要在泰国坐牢。美国则强烈要求将其引渡到美国,俄罗斯也给泰国政府施压,不允许将维克托交给美国人。
美、泰、俄三国纠缠了两年之久,最后维克托还是被引渡到了美国,被美国以“危害美国国家安全”和“杀害美国公民”的罪名判处25年监禁。
维克托被捕时已经40岁,这个“死亡商人”很可能在美国的监牢里度过余生。
在他入狱后,很多媒体争相采访他,询问他对于国际武器贸易,以及局部战争里屠杀事件的看法。
维克托则显得非常淡定,他认为自己只是个搬运工,是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而那些生产武器和使用武器的人才是战争的罪魁祸首,自己替一些国家和大企业背了黑锅。
他不愿意透露自己和美国政府的谈话内容,但是维克托认为与其将自己判刑,不如把美国总统和内阁抓到牢里来,它们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战争贩子。
维克托的入狱对于国际新闻界是个盛事,全世界的报道层出不穷,但是对于国际武器走私行业,失去一个他并没有什么影响。
直到今天,军火是仅次于石油和粮食的世界重要贸易,武器走私依然是非洲和拉美地区的一大问题,一个维克托倒下了,还有新人顶替他的位置,要彻底解决这一顽疾,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战争之王,世界头号军火贩子血腥发家史》,孔令龙
2、《美国特工诱捕战争之王》,韩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