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的北京,风光旖旎,生机盎然,到处都洋溢着秋色的绚丽和热烈。9月15日,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盛大开幕。本届活动周以“创新增动能,创业促就业”为主题。期间,北京会场热潮涌动,一批重磅科技创新成果纷纷亮相,呈现出北京创新创业工作成效,彰显了北京蓬勃的双创力量。
9月16日,在全国双创周北京会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会议中心一层颐和厅,首届“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正在隆重举行。15支晋级总决赛的大学生创业团队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来自北京大学的“面向跨尺度、大规模分子体系的AI for Science计算平台”项目团队捧起了冠军奖杯。
这是一场
北京大学生“双创盛宴”
大赛以“京彩青春·创响未来”为主题,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主办,集成奖金鼓励、场地支持、创业孵化、宣传推广、投融资对接等十大政策,深度赋能大学生创新创业。
大赛自启动以来,就受到了高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共吸引7475人注册参与,4574支创业团队成功报名参赛,覆盖了北京地区90余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大赛通过“首都教育”“成功就业”微信视频号,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师、各园区进行了同步直播。
这是一个
重要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
大赛重点唱响双创教育主旋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这个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上,1项主体赛事紧张激烈,展现了当代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蓬勃热情;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讲堂、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优秀创业团队项目对接会、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白皮书发布、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百粒‘金种子’项目(2022)”遴选以及“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IP形象设计大赛”等7项同期活动精彩纷呈,吸引了北京地区高校广大学子积极参与。
活动中,大赛支持单位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意向投资项目进行了签约,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与产学研深度融合。
这是一堂
激荡着家国情怀的“思政课”
大赛设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创意、乡村振兴四个赛道,呈现出覆盖领域多元化、转化落地高效化、校企衔接紧密化的特点。乡村振兴赛道上, 701支大学生创业团队报名参赛,占参赛团队总数的15%,他们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寻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他赛道上,也都洋溢着大学生们浓厚的家国情怀,体现了当代北京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如北京大学“面向跨尺度、大规模分子体系的AI for Science计算平台”项目团队致力于运用人工智能和分子模拟算法,结合先进计算手段求解重要科学问题,为人类文明最基础的生物医药、能源、材料和信息科学与工程研究打造新一代微尺度工业设计和仿真平台;北京理工大学“MARX——脑控双上肢机器人外骨骼开拓者”项目团队致力于脑机接口领域,为上肢残疾者推出了一款脑控双上肢辅助康复外骨骼,用技术赋能医疗健康;北京工业大学“化石成塑—科技助力矿区乡村振兴先行者”项目团队开拓以煤矸石为原料的复合塑料产业,致力于打造美丽矿区乡村;北京体育大学“智能化青少年运动能力测试与训练服务”团队秉承着“每一个运动的人都是运动员”的科学运动理念,致力于为广大青少年提供科学化、智能化运动解决方案,让青少年爱上体育、享受运动。
首届“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市教委“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评选活动”的全面升级,呈现出覆盖面更广、赛事更科学、活动更丰富、支持力度更大、显示度更高、影响力更强的特点。
下一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将联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通过吸纳获奖团队入驻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汇聚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落地转化,强化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京彩”不止步,
明年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