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椒炒攸县香干
昨天(4月23日),株洲发布推送了攸县香干记忆(上),触动了不少网友的乡愁记忆,网友泉入湖留言:“我在深圳,每次在外吃饭,都要点我们的攸县香干。这也是一种情怀。”今天,我们将推送《攸县香干记忆》(下),介绍攸县香干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正宗攸县香干的制作工艺。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80年深圳特区建立之后,攸县香干迅速蹿红,在广州、深圳、上海、北京乃至全国很多城市口口相传,颇受众多南北食客的热捧。2000年,攸县香干成功跻身湘菜名录,被作为经典湘菜之一广为推介和保护传承。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攸县青椒炒香干香飘展会,获得湖南极具“湘土气息”的10道“参博菜”之一美誉 。2011年5月,攸县豆腐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1年10月,攸县香干文化节成功举办,攸县香干喜迎新一轮发展机遇。2017年4月,湖南“港洽周”系列活动之株洲农副产品香港对接会在香港举行。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商品,攸县香干、晒肉、麻鸭等商品首次亮相香港,引起国内外客商的广泛关注。
有需求就有市场。攸县香干很快在此“攻城拔寨”,占有一席之地。借助这一强劲势头,富有经济头脑的攸县人迅速把经营目标瞄准广州、北京、上海及其他沿江沿海城市、全国多个内陆城市,攸县香干也随即在全国各地的餐馆出现,让广大食客用舌尖为株洲赢得了荣誉和点赞。如今,攸县香干已作为湘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元素在全国备受推崇,光是长沙的餐饮门店每天就有2000吨的销量。
攸县香干,能让在外的湖南人品尝出一丝乡愁。出门在外的湖南人,去湘菜馆吃饭,爱点的一道菜便是攸县香干,红亮热辣而又清爽的滑嫩,松软细腻中透着几分劲道,有嚼头。
可以这样说,攸县香干的味道,贯穿着每个攸县人、湖南人的一生。品尝一口即可刺激你舌尖的味蕾,打开你家乡的记忆。独在异乡为异客。对于远在他乡的湖南人来说,乡愁就是一块薄薄的香干,品尝家乡菜,故乡涌心头。
攸县香干的制作工序
看完,你会沉默,因为你想不到,一块豆腐的工序竟然这么复杂,它饱含了攸县人的智慧和辛劳。它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攸县香干的灵魂,少一环都不行。
1.浸泡豆子
豆子浸泡约4小时左右,根据天气温度变化把握泡豆时间
2.磨豆子
豆子浸泡好之后,先磨豆,再滤浆,这是一个将豆渣与豆浆分离的过程,纯手工。
3.煮浆
将分离的豆浆倒入铁锅,煮浆。一定要煮透,这样豆腐就不会有豆腥味。但是也不能烧糊,这样豆腐就变成炭烧味,火候把握也是个技术活。
正宗的攸县香干一定要用传统的方式,煮浆一定要用柴火加热,这样才能保证没有豆腥味,这一点,蒸气煮浆是无法做到的。只有柴火,才能捍卫攸县香干的正宗的味儿,只有柴火,才可以让攸县香干散发出浓浓的豆腐香。
4.点膏
攸县豆腐的香味,与石膏的结合密不可分,比北方用卤水点出来的豆腐更好吃一些。豆子和水、气候、温度、搅动的次数与力度都能使豆腐发生不同的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味道或质量。
5.豆浆变成豆腐花
点完膏,豆浆就变成豆腐花,这个时候,想吃豆腐花的随时可以来上一碗。
6.称重
全手工用棉布一块块的将豆腐花包好,为了让每块豆腐的重量和形状差不多。
7.成型
将包好的豆腐用木板叠成15层左右,用重力压干豆腐水份过程长达30分钟以上。
8.压干
正宗的攸县香干要压两道,这就能保证豆腐的韧性和品质。压完第一道,豆腐形状就出来,然后人工一块一块的将豆腐翻过来,合上木板,再进行第二次去水份压制30分钟以上。
9.高温浸泡
第二道压制工艺后,人工一块一块的将去干水份的豆腐取出,置于高温的水中浸泡两分钟左右,这是保证豆腐中残留的由植物蛋白而生成的乳酸完全去除。同时便于长时间储存,不易发酵变酸。
10.盐水浸泡
攸县香干可以当零食吃,在盐水中浸泡是必要工序。在盐水浸泡30分钟左右,而后再置入食用焦糖中稍稍浸泡一下。盐最大限度的延长豆腐的保存时间。
11.晾干
从食用焦糖中捞出来后,然后又一块一块的放在篮子里晾干表面的水份,凉透后即是成品。
12.辨别
正宗的攸县香干不管是直角还是对角,它的韧性是可以支撑它对折的。你去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试一下,哪种豆腐可以有攸县香干这么有劲道。
目前,能够秉承百年工艺,且每一个环节都遵循传统的攸县香干制作人可能只有攸县人。
所以,当有人和你聊天起攸县香干的话题时,请告诉他,一块正宗攸县香干,攸县香干的工艺是攸县豆腐的灵魂,也是攸县人、湖南人的骄傲
作者/宁翔
编辑/黄盼
投稿邮箱:610255300@qq.com
新闻热线:18173385049(李记者)、15907333036(舒记者)
声明:分享要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株洲发布”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