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创业 » 正文

哈萨克斯坦的有个杂艺团的精英是阳信水落坡大孙家闯出去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21 09:44:24    作者:life    浏览次数:2260    评论:0
导读

每个了解这个故事,知道这个老人的家人,难道不为他浓重的乡土情怀深深震撼吗?这也是大孙家人,在孙氏宗谱上也有准记的…… ——编者 史料讲述人:孙振田老师,老惠师毕业,一生教书育人引为骄傲,现在退休居家多年,好书乐研,广泛涉猎于文史哲。 故事的

每个了解这个故事,知道这个老人的家人,难道不为他浓重的乡土情怀深深震撼吗?这也是大孙家人,在孙氏宗谱上也有准记的……

——编者

史料讲述人:孙振田老师,老惠师毕业,一生教书育人引为骄傲,现在退休居家多年,好书乐研,广泛涉猎于文史哲。

故事的主角是孙老师家祖辈人,选用拍摄的图片资料是孙老师精心保管的。

1962年收到哈萨克斯坦第一封来信,也是孙老师当年就读惠师二年级的时候。当时学校有会俄语的老师,孙老师就把信带到学校请老师翻译了,然后他给这位身居异乡他国的三爷爷回信。之后的书信来往就主要是汉语。

1962年寄来的照片,老人在信中提到自己的名字叫孙中玉,家谱上落的名字是孙中长。据孙振田老师推算,老人当年出走异乡的时候,大概是清末,但还不到民初,并用孙中山同盟会等资料佐证,推断是那个民主主义革命风潮将起的时候。下面是1962年收到的第一封来自哈萨克斯坦的信,老人没有读过书,汉字是为了给故土家人写信自学的。

孙振田老师谈到,老人身形矮小,现在说法就是“袖珍人”,自然也是一个有志气有灵气的人。正如当下许多走红的袖珍艺人一样,孙中玉老人长到成人二十来岁的时候,已经是学了不少杂耍技艺和魔术在身。行走江湖,卖艺谋生,虽然也是极尽艰辛,毕竟能换得钱财吃穿不会太困难。这样在一次回孙法家(大孙家的故称)的时候,就有叔伯侄子愿意跟着,长辈们觉得也是个能有出息的路子,也没太阻挡。可是行艺路上艰难多,清末那个时代的社会,对于我们无法想象,当时的医疗条件也相当底下。瘟疫就是那时代索命的病,孙中玉带出去的这个侄子就在一次瘟疫中丢了命。这样孙中玉就感觉无法交代,不好回老家了,当然是一路走下去。后来越走越远,西去异地,也就流落到哈萨克斯坦去了。

1962年首次收到来信的时候,与信一起寄来的还有食品大膘肉和面粉。

这里演艺的照片上,是孙中玉老人的两个女儿。孙中玉是孙振田老师的祖辈,这就是孙振田老师的两个姑姑,左边的是大姑你拉瓦,右边是二姑你娜。

信件往来中,孙中玉老人告诉家里人,他在哈萨克斯坦的杂艺团体享受退休待遇。他的儿子儿媳和两个女儿,还有后人,都有杂艺在身,可谓子孙事业两相兴旺。

孙中玉老人的儿子儿媳,信里对孙振田老师称婶子名叫大马拉,叔名叫瓦利

瓦利的表演艺术照

孙中玉老人大女儿照片

1962年孙中玉先生自哈萨克斯坦来信的事情,家人感动于其浓浓怀乡思家之情,深知其骨肉情深,并且理解为人之常情。改革开放初期曾有乡政府领导,作为外籍关系对此信件往来曾经做过专门了解。

更多的乡亲口口相传,也是为老人怀艺居远思乡情重感叹唏嘘。

来往信函

从首次收到哈萨克来信,到最后,有四封来信。最后的一封信中,老人称以后自己怕是写信困难。孙振田老师的理解是,第一封信的到来,可能是老人家一次大病后写的,因为年纪大了又生过大病,人思乡之情就会特别强烈,到第四封信可能写信很吃力了,加上再没有人懂汉语,信件来往不得不结束了。

有人问,收集和发布这个有什么意义呢?

编者在这里想说的是,一、孙中玉老人是我们大孙家走出去的老辈人,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走外闯业而且取得相当成就的人;二、一个侏儒身形的袖珍人不自卑不气馁,他所具有的不只是聪明和灵气,更重要的是自信和坚强;三、每个了解这个故事,知道这个老人的乡土家人,难道不为他浓重的乡土情怀深深震撼吗?这是大孙家的老辈人,在孙氏宗谱上也有准记……正如孙振田老师说的,孙中玉老人身残志坚,走出国门,把魔术杂耍等中国技艺传播他乡,让华夏文化在哈萨克斯坦这片异国土地上传承发扬,在民族文化交流上面更有一番积极意义。

这样一来,大孙家这个偏僻的乡村,照样是一个有历史传奇的地方,而且大孙家照样是一个创造艺术和故事的村庄。沧桑和古老,现代和落后,我们从矛盾中走来,靠着自信和坚强,一定能够创造出大孙家人更多的故事和传奇。

而这所有一切,就是我们大孙家人特有的文明创造和文化传承。你说呢?

【强烈推荐】

关注阳信大众网微信二维码

您可以随时随地知晓阳信身边事!

 
关键词: 闯业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6489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