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外小,每年10000多人报名,只有6000人有资格参加游园,实际录取240人,不到4%。这所像神一样的学校,每年让多少家长前赴后继,心之向往,甚至不惜搬家换工作去陪读。
武汉有近2000所幼儿园,一所幼儿园,能有一两个孩子考上外小,都会高兴地在门口张贴喜报了。而这所幼儿园,十多年来已有过百名孩子考上外小,2021年就有7个。
说起若华幼儿园,可能会有人比较疑惑。但说起宋妈妈早教园,相信武汉三镇乃至武汉周边的家长并不陌生。
创始人宋翠华是一位从事幼教工作40年的幼儿高级教师,也是现在若华幼儿园的园长,由于在孩子和家长群中深受喜爱,被亲切地称呼为宋妈妈。
2008年从武钢幼教中心退休后,她创立了宋妈妈早教园,从事3-6岁幼儿蒙氏数学培训。高峰期时有200余孩子在其门下培训。虽然生源不断,但她并没有感受到太大的成就感。她发现,在她的培训课上,教给孩子们的好行为,在下一次来培训的时候,又还给了她。家长也反映,在培训班学到的好习惯,一回到幼儿园又忘了,很难保持。
她深知,习惯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周一个半小时的培训远远不够。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得到专业且连贯的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2019年,宋妈妈早教园转型升级为一所全日制的幼儿园,也就是现在的若华幼儿园。
在这里,你会发现孩子们习惯特别好,书包整理地井井有条,思维也很敏捷,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运动能力更是杠杠的,几乎每个孩子都能做到一分钟跳绳100多个,家长会或大型活动,爸爸们的到场率100%……
经过多年的发展,凭借着口口相传的好口碑,若华幼儿园目前在徐东和水果湖均有校区,已形成“SONG幼教私学”这一响当当的品牌,也逐渐从武昌走向外区——汉阳分校区也即将落成。据了解,这所幼儿园每年为武汉外小、美加外校、光谷外校、海淀外校、华一寄、育二寄、杨实等名校输送众多出类拔萃的学生,名校录取率几近100%。
成为武汉重点小学的“摇篮”,这所幼儿园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01
好习惯,好命运
“打开书包就知道是不是我们的孩子”
行为习惯对幼儿来说有多重要?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在武汉,真正重视习惯培养的幼儿园少之又少,若华幼儿园是其中之一。
丨坐姿训练
“好习惯才有好命运,把孩子们的习惯培养好了,学习知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宋妈妈表示,每个幼儿园都会说到这一点,但少有真正做到的。若华幼儿园是真正落到实处了,会对孩子学习生活中的各个环节都有规矩和要求,而当孩子触犯了规矩的时候是真的要受到惩罚的,但这惩罚不是靠吼也不是靠打骂,而是重来、重做。
比如,幼儿园上楼梯的要求是:一、不能说话,二、手扶栏杆,三、两个小朋友之间相距一级台阶。这个规则一方面是为了安全,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如果有孩子没有按规矩来,老师就会让他重新上楼梯。
幼儿园对孩子的秩序感和习惯的培养体现在每一个环节,大到课堂秩序、体育活动的秩序,小到各种细节,比如正确的握笔姿势,正确的书写姿势,正确的阅读习惯等,为了改掉部分孩子歪头写字、低头写字的坏习惯,会让他们头顶毛巾写字。
丨书写姿势训练
“您这个握笔的姿势是不对的”,大概是职业习惯使然,交谈间,宋妈妈突然停下来,抽出我手中的笔讲解道:“正确的握笔姿势应该是这样的,三个点,拇指、食指和中指三个手指无缝地把笔握好,您这样握笔我一抽就抽跑了,还有笔杆不是在虎口,是在食指的第三关节侧面,这样写字才轻松且不累。”
这里的秩序感也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孩子跟孩子之间也会有秩序感,如果有孩子没有遵守秩序,其他的孩子会主动去提醒他。比如当两个孩子快要发生肢体冲突的时候,就会有其他孩子站出来制止说这样是不对的。
学校也会有意地训练孩子们之间的这种秩序感,比如让两个孩子之间互相检查隔汗巾,穿脱衣服等。“只要把他们书包打开就知道是不是我们园毕业的孩子,书包整理地非常有秩序,大书小书,封面封底,从大到小,都是跟书包的正反呼应的,水杯、汗巾放在哪里,一目了然。”宋妈妈自豪地说道。
丨站姿训练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曾说:“我教了40多年高中,在我看来,让幼儿园的孩子养成整理东西的习惯远比让他们早识字重要,让孩子多读书远比让他们做那些阅读理解题重要。”
幼儿园非常重视孩子的阅读习惯,对手指点读的姿势有着严格的要求,不可以离字很远,也不可以遮住字,尤其重视亲子阅读,宋妈妈解释,“我们的亲子阅读不是一味的家长来读,而是互换角色让孩子扮演家长给家长讲故事,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喜欢扮演大人”。
02
自己编写教材
在场景中、生活中教学
对有着四十年数学教学经验的宋妈妈来说,很难在市面上找到令她十分满意的数学教材,“市面上的数学教材都是缺牙漏齿的,连贯性很弱,我们在给孩子选教材的时候都是选几个版本,再融合自己的东西进去编写而成,比如有两个最基本的数学知识点,‘目测数群’和‘群数’,包括有些小学老师都是忽略的,但这两个概念在生活中运用地非常普遍。”
她解释,三岁之前的孩子,数数会一个、两个、三个地数,要一口气说三个是很有困难的,这要用眼睛去看,不是用手一个个地去指,这就是目测数群。幼儿园对中班的孩子要求是,7个以内杂乱无章的物品摆在一起,用眼睛一看可以目测出来,并且数量不错,这个就是达到要求的,大班的孩子是10个以内的物品能够目测出来。群数就是两个两个一数,三个三个一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同时还需要具备是用两个两个一数,还是要用三个三个一数、五个五个一数、十个十个一数的判断能力。
这里的孩子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习惯好,还有一个就是数学好。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枯燥无味的数学,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却是优、加分项。因为这里的数学教学不是在黑板上教孩子们2+3=5,而是在场景中,在生活中随时都有数学,这就需要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我们培养孩子是要让他们成为一个会观察的孩子,到了一个场景,要把这个场景的特征描述出来,这也是外小本部要求的,外小本部有一年就是在谈话环节问了一个孩子:‘刚才进我们学校的时候,你发现我们学校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孩子答不出来,因为他没有观察事物的习惯。”
“外小本部还有一次问了孩子:‘你会倒数吗?’孩子说:‘老师我会,我还会从100数到1’。结果老师的问题是:'请问你见到过哪些倒数现象呢?'结果把孩子问懵了。其实我们生活中的倒数现象太多了,天天都可以见到的下电梯、红绿灯,家里的洗衣机、微波炉,电视里的火箭发射等等都是常见的倒数现象。“
“学习数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数学生活化。”因此,宋妈妈常常将数学题生活化:“红红排队做核酸,从前往后数和从后往前数都排在第三个,请问这一队有多少人排队?很多孩子会说3+3=6。那么我们会怎么教呢?我们会让孩子把手伸出来,问他哪个手指是红红。他就会知道,数到3是中指,中指就是红红。那么你有几根手指呢?孩子就会明白是5个。
“同时,我们还会让他们自己上来排队,明白为什么是5。因为从前往后数数了红红,从后往前数又数了红红,数了两次红红,但是队伍里只有一个红红,所以应该是3+3-1=5。这样的教学逻辑也遵循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成长规律。”宋妈妈表示,当孩子们处于蒙氏数学的教学氛围里时,始终是在用一种生动而具体的方式构建数学概念,不是死记硬背,也不是埋头做题,而是在具象的感知中,真正理解数学,爱上数学。
此外,幼儿园也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每周一次的班会,是孩子们自己上去讲,主题有道德教育,也有时政热点,比如最近的俄乌冲突也会让孩子们各抒己见。她说,“我们不在乎孩子们到底讲的有多深刻,我们在乎的是孩子们敢于表达的勇气,声情并茂的肢体动作等,这才是我们要的。”
03
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运动时间
一分钟跳绳220个的牛娃!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使人健康,我今年已经60岁了,但跳绳还能一分钟跳200个,我们的冠军小朋友也很厉害,一分钟能跳220个。”宋妈妈说,国家提倡幼儿园须制定并实施与幼儿身体发展相适应的体格锻炼计划,保证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并掌握一到两个运动技能。但事实上,很多幼儿园的户外运动是大打折扣的。
若华幼儿园不仅严格落实户外运动时间,为了让孩子们的运动确保质量,还特地聘请了专职的体能教练为孩子们进行专业的体能训练,教小朋友拍篮球的老师也是聘请的持有国家篮球教练员证的专业篮球教练。在这里,哪怕是小班的孩子都会双手拍篮球,大班的孩子全部会跳绳。而篮球和跳绳,是已经纳入中考的体育项目。
说到教学的专业性,除了和其他幼儿园一样的基础的跑跳练习以外,若华幼儿园非常重视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会注重双人、多人的体育项目,在这些项目中选出小队长,让队长和队员协商怎么完成这个体育项目。比如,四个孩子手牵手站成一个圈,在手不松开的情况下怎么全部完成转身,会设置这样的题目让孩子们去思考。
“我们从来不担心孩子的吃饭问题。有个孩子是转班过来的,以前在月收费将近一万的幼儿园,伙食很好但就是吃不进去,但来到这里以后食欲变得很好。我们的老师从来不喂饭,合理运动后自然就有食欲,吃完了午睡也不是问题,很多孩子睡到打呼噜,我们拍视频给家长看他们都不信,说以前是按着睡都睡不着的。”
宋妈妈认为,很多幼儿园之所以户外运动时间不长,除了考虑安全因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运动完后孩子出汗了容易着凉。但若华幼儿园却不担心,每个班都配备了专门的保育老师,班主任和体育老师也都具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知道如何把控时间,也会在40分钟一节课的最后,留五分钟的时间给孩子们静置收汗然后换衣服,不会让孩子闷着一身汗就直接进教室上课。
04
游园必须爸爸来
家长群一个月不冒泡要被“揪”出来
真正的蒙氏教育,是贯穿在幼儿教育的各个环节,幼儿园也不仅仅是儿童教育的场所,同时还是链接社会与家庭的纽带。若华幼儿园每学期都会开设很多专门针对家庭教育的家长课堂,除了妈妈,爸爸也必须参与进来。
在宋妈妈看来,家庭教育中爸爸的介入非常重要。“其实每个爸爸都是爱孩子的,但是他们有一个误区,觉得孩子在0-6岁学龄前这段时间,妈妈管就行了,爸爸没必要管。其实不然,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等到上小学再管已经晚了。”
在爸爸如何介入方面,幼儿园有非常多的方法与措施。比如游园必须爸爸来,在若华幼儿园的游园环节,妈妈不来都可以,但是爸爸是一定要来的。游园不是看孩子的成绩怎么样,而是看家长是否认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这也是若华幼儿园独有的特点。
丨参加游园的爸爸们
再比如会要求爸爸每天像新闻联播的频率一样,抽出固定时间段与妻子和孩子沟通,即使出差在外也要通过视频、语音、电话的形式完成,假如无法完成就要向妻子请假。因为这样会让孩子有安全感和陪伴感。
“每个孩子都有两条生命,一个是身体的健康,一个是心理的健康。为什么每年都有那么多孩子自杀,有那么多男孩子缺乏阳刚之气,这是因为没有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爸爸的陪伴少了。”宋妈妈解释,很多爸爸不是不想管孩子,而是没有这种意识以及缺少介入的方法,在了解了之后,他们都非常配合幼儿园的做法。
“别的幼儿园参加活动都是妈妈,我们幼儿园的活动黑压压一片都是爸爸头。我们家长的口号是:‘欢迎爸爸妈妈都到,但如果只能到一个我希望是爸爸’。正因如此,我们幼儿园的孩子都是身心健全的孩子。”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是,如果有爸爸在群里一个月不冒泡的,是会被宋妈妈“揪”出来单独聊聊的。
05
30个孩子30种教育方法
“捣蛋鬼”也能变成好孩子!
“如果班上有30个孩子,我们的老师一定要有30种不同的教育方法。我作为园长,如果园里有100个孩子,我一定会有100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包括家长沟通也会用不同的方法去沟通。比如有的孩子性格张扬,就会多按一下,有的孩子个性胆小,就会多鼓励。”
宋妈妈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慢慢了。若华幼儿园就是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让一个个看似"调皮捣蛋","多动症"、"不听话"、“难管教”的孩子变成活泼、大方、阳光、自信的孩子。
“智商方面我们完全不担心,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做培训起家的,我们非常注重孩子情商的培养,这体现在课程和生活当中,比如会让孩子当礼仪天使,每天早上去学校门口迎接入园的小朋友和家长,锻炼孩子打招呼和外向展示自己的能力,再比如让孩子当组长,在一个小活动中调动别人去配合他完成任务。”
此外,幼儿园还非常注重逆上教育,锻炼孩子们抗压抗挫的能力,比如在某些场景故意制造一些不公平的事件,然后看孩子如何应对,做得好会表扬,做得不好会告诉他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样的孩子以后步入社会才会成为社会受用的人才。
06
外小特训成果多
冲外小不用再另外报班!
外小有多难进,相信武汉每一个幼升小家长都深有感触。外小每年从6000位游园小朋友中录取240名,录取比率4%。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场景,孩子们都跃跃欲试,争相成为那颗璀璨的明珠。为了让孩子进外小,需要花费的精力还有金钱也不在少数。
但在若华幼儿园,冲外小完全不需要另外报班。若华幼儿园专注于外小招生多年,每年为外小输送众多优秀的小学生,仅仅2021年就有7名小朋友通过了外小的游园。
丨若华幼儿园部分外小特训项目
若华幼儿园每年开展外小特训月。特训月中,所有模拟训练是根据过去十多年外小历年游园题目进行串编,若华幼儿园所有校区骨干教师不断优化,训练内容主要包含自我展示、建构、美工、生活自理、逻辑思维、行为礼仪、专注力、社会常识、体智能九大块,对孩子现有能力进行训练测评,提前了解了外小游园的规则及考点,让孩子得到全面提升。
每一年,若华幼儿园都会组织特训月,并按照外小游园场景做模拟测评,让幼儿园的孩子们获得专项学习。到目前为止,已有过千个小朋友进行过这些项目的特训和测评。
教育是一项复杂却有规律可循的需要长久付出持之以恒的事业。很多孩子在低龄阶段就学会了万以内加减,却说不出2+3=5的意义,也缺乏变通的能力。这类问题在短时间内看不出来,却不利于后期的学习。
若华幼儿园一直强调孩子们的习惯培养以及道德情感方面的建立,是希望孩子们在拥有良好的身心和生活状态之后,再去面对知识技能的学习。
这也是身为家长的他们,选择若华幼儿园的原因。
另据小编了解,若华幼儿园在汉阳的新校区即将落成,新校区面积更大,硬件更好,还增加了住宿,面向全武汉市招生,感兴趣的家长可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