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识流文学
意识流界定
意识流内涵有三:其一,指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其二,指一种小说文体;其三,指表现人物意识活动的一种技巧 。
意识流文学是20世纪20、30年代流行于欧美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詹姆斯、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
文学主张: 1、表现人的意识流动过程,尤其是潜意识活动; 2、不受客观时空限制,按照主观心理时空组织情节; 3、叙事视角不断切换; 4、表现手法:自由联想、内心独白、象征等。
代表作家作品有:英国伍尔夫《到灯塔去》,爱尔兰乔伊斯《尤利西斯》,法国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美国丽克纳《喧哗与骚动》。
一、生平与创作
乔伊斯于1882年2月2日出生于都柏林。父母共生有15个孩子,存活10个,乔伊斯为长子。他称父母就像他的祖国爱尔兰一样, 既美貌又充满灾难,既有可歌可泣的的斗争悲剧,又有偏狭、虚伪的地方俗气。他一生既躲避她,又思念她。
乔伊斯自幼在著名的天主教主寄宿学校读书,准备日后当神父。1898年入都柏林大学攻现代语言。1902年赴巴黎学医,1903年因母亲生病曾短暂回乡,此后,一直生活在欧洲大陆,以教授英语为生,并进行文学创作。1941年1月13日 胃穿孔,在苏黎世病逝。
乔伊斯自幼接受严格的天主教教育,成年却因为天主教不能解答人的情欲困扰而背叛天主教;富有语言天赋,能言善辩,能用意大利语、法语、德语流畅交谈,阅读丹麦语、挪威语和拉丁语书籍也毫不费力,这些,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明显表现;富有音乐天赋,曾在国家音乐比赛中获铜奖。- - 生贫病交加,却又常常在接受资助后慷慨挥霍。1904年6月16日结识旅馆侍女诺拉,一个是才高八斗的作家,一个是不通文墨的侍女,两人却相伴一生。
主要作品:《都柏林人》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尤利西斯》、《芬尼根的苏醒》。
《都柏林人》
由内在联系的15个短篇小说组成,运用现实主义手法集中揭示生活内在的“瘫痪”状态。乔伊斯试图从“童年期、青春期、壮年期和社会生活”四个方面描写这种“瘫痪”,又在瘫痪所造成的幻灭中找到了一种突然而至的心灵感悟。小说集笔法细腻,含蓄冷静,表现出福楼拜和契诃夫的影响,即以平淡自然的白描方式叙写平凡琐屑的日常生活,讲究细节的精确及其蕴含的意味,从中透露心灵世界的微妙变化;结构上淡化情节及其戏剧性,转而按照“顿悟”模式布局,在感受积累的渲染铺垫中体现“一种突然的心灵显现”,形成了乔伊斯的风格。
都柏林人
二、《尤利西斯》(Ulysses, 1922-2-2)
(一)、内容简介:书名取自荷马史诗《奥德修纪》,由主人公奥德修斯的拉丁文名而来。叙述1904年6月16日早展八点到次日凌晨两点20个小时内青年艺术家斯蒂芬、广告经纪人布卢姆及其妻子歌唱演员莫莉三个人物在都柏林的活动。小说从早上八点斯蒂芬起床写起,他吃过早餐后去学校上历史课。十一点钟,他在海边漫步思索,考虑历史、哲学等问题。下午二时,他在国立图书馆和几个熟人讨论莎士比亚及哈姆雷特的个性问题。这天八时,布卢姆早餐后去参加葬礼。途经邮局时,他去取情人的信。上午十一点,他参加葬礼,接着与人谈生意。下午一点,在街上游荡到书摊上为妻子租了一本色情小说。下午五点以后,他到海滩上漫步,并对少女葛蒂想入非非。晚上十点多,他到医院探视一位临产的妇女,看见斯蒂芬。斯蒂芬离开医院去妓院。布卢姆怕喝醉的斯蒂芬出事,决定尾随其后。斯蒂芬与两个英国士兵冲突被打,布卢姆把受伤的斯蒂芬带回家中。时间已过午夜,他们一边喝茶一边交谈,虽观点不尽相同,却谈得很投机。布卢姆留斯蒂芬过夜,斯蒂芬婉言谢绝。斯蒂芬离去后,布卢姆上床睡觉。这时莫莉半睡半醒,在朦胧状态中,她几乎想到了所有她认识的男人。她想得最多的还是丈夫布卢姆,觉得他有很多优点。比情人鲍伊岚强得多。最后,她想起布卢姆向她求婚时的情景,内心洋溢着幸福之情。
(二)、《尤利西斯》的现代性内涵
《尤利西斯》最独特的文本价值就在于它以最坦诚的态度真实地记录了现代人在现代文明语境中的生存状态和现世人性内涵,而这一文本价值主要是通过布卢姆、莫莉、斯蒂芬这三个人物来实现的。
第一,《尤利西斯》揭示了现代人在现代文明世界中的生存困惑与痛苦。
主人公布卢姆是一个犹太裔爱尔兰人,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地带。作为犹太人,他在罗马天主教统治下的爱尔兰受到种族的和宗教的双重歧视;作为广告经纪人,他人到中年,仍未发达,还要为生存所需奔波劳碌,低声下气,忍受嘲弄;作为丈夫与父亲,11年前幼子夭折,妻子莫莉现在正与音乐会经理鲍伊岚私通。布卢姆在现实生存中感到苦闷困惑。书中另一个人物斯蒂芬的生存痛苦则是漂泊中的孤独、空虚。
第二,《尤利西斯》超越了灵与肉二元对立的价值模式,揭示了现实人生的真实形态。Anthony Cronin指出,“《尤利西斯》比其他任何一部作品更能标志英雄文学的结束。随着布卢姆的出现,人们对自己复杂的世俗品质产生了艺术的兴趣和关注,而不再把自己当作慷慨悲壮、具有一定力量的演员了。”布卢姆所代表的非英雄品格更能代表凡夫俗子的生存状态。人的个体生命存在本身是二元的,既有高尚的一面,也有低俗的一面;人的现世生存是理性与非理性、灵性与肉性的统一体。布卢姆既善良正直,又猥琐、堕落。在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真实描述中,乔伊斯把布卢姆和莫莉的世俗生活从灵与肉二元对立的价值困扰中解脱出来,揭示出西方现代人性品质的复杂性。
三、《尤利西斯》的艺术特色
在艺术上,《尤利西斯》 全面革新了传统小说的艺术观念,对西方20世纪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强烈又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
(1)娴熟的意识流技艺。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使用的意识流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运用自由联想、蒙太奇、梦呓等表现意识的流动性、发散性、多层次性,运用内心独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隐秘性、朦胧性、不确定性,最精彩的当推小说第十八章( 997-1060 )莫莉的大段内心独白。在睡意朦胧中,莫莉的意识象行云流水不受限制、没有停顿地自由驰骋,以致于心理分析学家荣格也不得不叹服乔伊斯所表现的莫莉的内心独白的心理真实性,他说:“只有魔鬼的奶奶才能知道女人想什么”。
(2)神话结构模式。 《尤利西斯》各章的内容设计与荷马史诗中的《奥德修斯》中的人物形成对称。这种神话结构模式强化了《尤利西斯》所表现的生活内涵的历史深度。
(3)多变的文体。《尤利西斯》的每一章都以不同的文体出现,以配合本章的内容变化。如第七章布卢姆在报社谈广告生意时采有了新闻体。第十三章叙述布卢姆在海滩上与18岁的少女葛蒂调情,则模拟廉价杂志上记述风流故事所用的庸俗笔调,乔伊斯自称这是一种软绵绵、甜浠浠、粘乎乎、果酱似的、裤衩似的冒泡文体。第十四章叙述医科学生在医院讨论生育、节育、绝育等问题,文字分九部分,对照胚胎发育的九个月,并在九个月发展顺序中分别模拟了14、15世纪至19世纪各阶段的英语文体,合起来就是一部形象的英语文体发展史。仅以《尤利西斯》的艺术形式而言,乔伊斯也不愧是博学多才的意识流小说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