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火耍起来、秦腔吼起来、年画刻起来……宝鸡民俗说不尽道不完。
古老的民间狂欢——社火 嫽
宝鸡社火堪称古老而张扬的民间狂欢,据说有两千多年历史。其中,以陇县社火名头最响,耍得那叫一个嫽,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光种类就多得一双手数不过来:重现古战场的马社火、粗犷剽悍的背社火、玄妙精彩的高芯社火……二十多种社火种类随意切换。
正月十五早上,陇州社火游演开始,锣鼓开敲,各乡村的社火队聚集到县城,数万群众围观,彩旗飘摇,热闹非凡。
人们描眉画眼、身穿彩服,尽情扮演着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经典小说中的人物。忙碌了一年的人们,用耍社火的古朴方式,表达对丰收的庆祝,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别小看社火,它可是数次登上央视荧屏的民间艺术奇葩,多次走出国门,展示中国民俗之美。
秦声秦韵吼出来——秦腔 爽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听秦腔,宝鸡人最爱的民俗活动之一。你就看那庙会上,人最多的地方,一定是戏台子跟前。
不论男女老少,拿个小马扎,戏台前一坐,时而粗放时而婉转的秦腔味儿,能让人静听半天不嫌腻味。
宝鸡人堆里,随便找一个人,都能来两句秦腔。爱听秦腔仿佛带有遗传效应一般,一个人一个家一个村的人都爱这味,也许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基因遗传。
西府秦腔传统剧目约有千本以上,《破洪州》《鸿门宴》《精忠保国》等等,唱的人入戏带情,听的人热血沸腾。
别小看秦腔,在宝鸡这地,你会两句秦腔,随便就能交到朋友,混顿饭没问题。
巧手变出百样美——泥老虎 威武
宝鸡有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誉,这美誉可不是胡吹出来的,而是靠一件件精美的民间艺术品搏来的。
你先看那凤翔木版年画,既有吉祥喜气的年画《增福童子》,还有威武生杀的门神《坐虎秦琼》《坐虎敬德》,有文气雅致的《佳人爱菊》,还有讽刺小人的《小人图》。看起来美,贴在家里吉祥,细咂摸起来有深意。
可别小看这一张张年画,它们登上了国家邮政局设计的邮票,牛着呢。
再看咱的凤翔泥塑,泥老虎、泥羊、泥马,你就说吧,说个啥那巧手的泥塑人就能捏个啥,有170多个花色品种。尤其是泥老虎,造型洗练夸张、装饰华美富繁、形态稚拙可爱,堪称一绝。
可别小看这一只只泥耍货,它们曾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当过央视春晚吉祥物,厉害着呢。
陈仓马勺脸谱、西秦刺绣、精怪剪纸、麦秆画……宝鸡的民俗艺术品数不尽。
民俗能展现一方水土上的人们的性情与脾气,宝鸡民俗展现着宝鸡人的敦厚与温情。(宝鸡日报)
(Y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