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法人员正对市面上化妆品店进行抽检 羊城晚报记者 马灿 摄
食刻出击之追踪化妆品安全
微博报料:羊城晚报新闻热线
羊城晚报记者 马灿 通讯员 张雅馨
近年来,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致力于构建化妆品安全风险管理模式,以规范化妆品生产经营秩序,保障化妆品安全。围绕这一目标,该局部署开展化妆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在汕头、梅州两地试点化妆品市场安全治理省级示范区建设。本月上旬,该局化妆品监管处率队进入汕头,进行专题指导和检查。
分解任务,推进示范区顺利建设
汕头是中国化妆品行业最具活力的生产基地之一,化妆品行业在广东省乃至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的总量和规模在省内仅次于广州,拥有“拉芳”、“蒂花之秀”、“琪雅”等一批知名品牌。
“截至10月31日,汕头市化妆品生产企业有246家、化妆品经营企业近万家,年生产产值超过100亿元。”11月5日,汕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黄勇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化妆品行业是汕头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形成了配套齐全的化妆品产业链和产业圈,在化工材料、模具、设备、吹瓶、印刷、包装、技术科研、物流运输、咨询服务、广告设计、市场销售等方面形成了大规模的现代化聚集效应。
据了解,今年5月初,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率先在汕头市开展化妆品市场安全治理省级示范区试点工作。黄勇称,本次省级试点示范区经过省、市食药监局调研后定在金平区新厦路及周边地区,共涵盖18家化妆品专卖店、商场超市、美容美发店、委托生产企业、妇婴专用品店、酒店等企业,“从创建省级试点示范区工作开展至今,市局已召开汕头市化妆品市场安全治理示范区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市化妆品行业协会、美容美发行业协会座谈会,分解落实各项创建工作任务。”
依据标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根据《广东省化妆品市场安全治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汕头市实际,汕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汕头市化妆品市场安全治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方案初步形成汕头市示范区建设标准。据汕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吴军晖局长介绍,方案坚持贯彻“三个到位”,为确保创建依据到位,还成立了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统筹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考评等工作。
据介绍,5月20日开始至今,汕头市食药监局监管人员已对新厦路省级试点示范区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化妆品的标签说明书、宣传资料是否规范、是否有索证索票、是否建立购进台账、特殊用途化妆品是否取得批准证书,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是否已经备案等。在检查的同时将印制的“化妆品示范区经营企业建设标准”、“化妆品合法性查询指南”等规范性资料发给化妆品经营企业,督促企业查缺补漏,规范自身经营行为。
对发现问题的企业,汕头市监管人员将违法违规情况告知企业,现场填写《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其立即整改;对发现的严重违规化妆品,填写《先行登记保存物品通知书》,将违规产品先行扣留,再进行调查处理。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共建共创示范区
“汕头市力争在5年内通过创建化妆品市场安全治理示范区活动,将示范区标准和监管理念推广到全市范围。”吴军晖坦言,要达到这个目标,示范区创建不能单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需要充分整合资源,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才能更好地完成示范区创建任务。因此,该局邀请汕头市化妆品行业协会、美容美发行业协会参加座谈会,将试点示范区的通知精神传达给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通过行业协会倡导行业自律。
据悉,上述协会大力支持示范区创建工作,将《汕头市化妆品市场安全治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在行业协会网站进行公告,并将示范区创建工作每一阶段的成果通过短信平台发送给会员单位和经营企业。通过前期示范区创建工作,涌现出了像汕头金发拉比妇婴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的优秀会员企业。
“看秀发飘洒,激扬起中国风……”这首名叫《让美丽传遍世界》的汕头化妆品行业协会会歌,唱出了会员企业的心声。该协会会长张义强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充分发挥核心竞争力,指导和协助有条件的企业创品牌,提高会员企业的名牌战略,全力打造本土品牌、国际品质的化妆品。
广东5年内建500个
化妆品安全治理范本
11月4日,省、市两级食药监局检查组人员根据风险监测的有关线索直奔汕头市区某化妆品经营店,通过快筛快检技术,当场发现一祛痘产品结果呈阳性,随即,检查人员对该产品进行了查封,并保存相关证据。
中国已经快速进入了美丽时代,但“美丽风险”随之而来。时代的呼唤、产业的发展及公众的期待,对化妆品的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监管处副处长郭昌茂表示,省局将持续按照ISO31000的原则和方法,完善化妆品安全风险管理的要素系统、结构系统和过程系统。
日常监管不放松。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以下称《通知》)。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属于事中事后监管的范畴,省局将按照《通知》新要求构建化妆品安全随机抽查监管制度体系。日常监督检查要求是责任目标化、监督网格化、内容标准化、过程痕迹化、结果指标化及管理信息化。据介绍,日常监督检查的方式主要包括专项检查(有因)、重点检查(有因)、日常巡查(无因)及上级抽查。
专项整治不留死角。专项整治将按照既有模式,针对化妆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等禁用物质,并且呈现出规避法定检测方法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风险监测的新技术、新方法,瞄准风险发生发展规律,发挥技术支撑的核心作用,支持各级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开展化妆品风险物质的探索性研究,鼓励支持快筛快检技术的研究开发,要求各级监管机构应用快筛快检技术开展日常监管工作。
示范区5年计划建设。示范区建设将继续按照“践行一个模式,落实两个责任,打通三个路径”的总体要求,着力完善化妆品市场安全治理示范区的建设标准、化妆品经营管理指南及基于第三方调查机构的考核评价标准。示范区建设将按照5年计划,每年建100个省市示范区的目标,建成化妆品市场安全治理的范本,持续发挥示范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各地区主流经营街区的系统规范。
“化妆品安全风险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完善之路是永无止境的。”郭昌茂称,省局将在监管实践中,持续完善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整治及示范区建设的方法,通过 “查”、“打”、“建”三种手段有机结合进一步管控化妆品安全的一般风险、重点风险及关键风险,最终实现化妆品安全风险的综合治理。
马灿、张雅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