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并不软弱,它只不过是一只睡着了的狮子,这只狮子一旦被惊醒,全世界都将为之颤动。”
这是万里之遥的一个岛上,一个法国人对旧中国的评价,当时的中国满目疮痍,贫穷落后受尽列强凌辱。
而这个法国人能在当时有如此远见,也非等闲之辈。
他就是欧洲四大天王之一法兰西的最伟大的皇帝——拿破仑。
这哥们真正诠释了什么是浓缩就是精华,虽然个子不高但却能镇住手下人高马大的士兵,并带领他们保卫了法兰西,使法兰西成为欧洲霸主。在世界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他的人生也充满传奇色彩,更让人疑惑的是每次拿破仑曾两次战败,但无论是敌国还是叛乱者却都不敢处决他。这又是为何呢?
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士兵1769年拿破仑出生与科西嘉岛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小时候的拿破仑就目睹自己的故乡被其他国家占领。
自己的父母都参与了战争革命,这使得拿破仑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将军赶跑侵略者。
15岁时朝梦想踏进了一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巴黎军官学院,主修炮兵学。
求学期间,拿破仑求知若渴努力地学习,加上聪明伶俐和与生俱来的军事天赋,他很快成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没人敢轻视这个身材矮小的学霸。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拿破仑所处的时代非常动荡,新老文化思想交替,战争纷争不断。拿破仑毕业后按部就班地成了一名军人,在战争中依靠着勇敢机智和扎实的军事理论,立下很多战功。
在他功成名就后,回忆自己的军旅生涯,拿破仑对自己的士兵说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战无不胜的将军拿破仑服役期间,意大利和奥地利帝国与法国发生战争,拿破仑作为军队总司令把联军打得落花流水,保护了自己的国家,这一战让拿破仑在法兰西名声大噪无论在政界还是民众中都有很高的威望。
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并占领亚历山大,面对骁勇善战的马穆鲁克,拿破仑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军事素养。7月,在吉萨金字塔的阴影下,“士兵们!四十个世纪的法老,在金字塔上看着你们!(拿破仑名言)”,通过金字塔战役震撼的战果一举扫清了通往开罗的障碍,并使其在马穆鲁克和奥斯曼人间获得恐怖名号。
战无不胜的拿破仑,不满足与纸当一个将军,他的野心绝不止步于此。
1799年欧洲反法联盟成立,懦弱的保皇政府不得民心,在前线的拿破仑立即秘密回到了巴黎,他是奔着王位来的。
1799年10月,回到了法国的拿破仑被当成“救星”来欢迎。11月9日,获得众人拥戴和支持的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获得成功,结束了大革命以来各种恐怖局面轮番交替的形势,成为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官。
雾月政变
致命的失利随后拿破仑野心勃勃,想要直接统一欧洲,可是在关键时刻,却遭遇了两次人生中的重要失败,尤其是第二次的滑铁卢之战失败后,拿破仑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
要是我们仔细研究这段历史,会发现一个比较奇怪的地方,历史很多头目要是战争失败,那下场都是身首异处,死得很惨。但拿破仑却在第一次战争惨败后,被敌人流放到离法国很近的岛上,类似于曹操败走华容道。
拿破仑
拿破仑的两次战败
1813年,拿破仑已经基本统一欧洲,仅剩下英国、沙俄等几个重要国家了,在关键时刻,这些国家联合起来组成一支联军,开始和拿破仑反抗,也就是在反抗中,拿破仑逐渐有些吃不消了,毕竟拿破仑的军队数量,远远不及联军。
任凭拿破仑骁勇善战运筹帷幄,但在巨大的兵力悬殊面前,最终战无不胜的拿破仑第一次品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面对包围,拿破仑选择向联军投降。出乎意料的是联军没有把拿破仑杀掉,仅仅是给他送到一个离他老家很近的一个岛上,常言道成王败寇,但联军还保留了拿破仑皇帝的名号,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仅仅过了一年拿破仑就悄悄返回法国之后,拿破仑靠着自己强大的号召力,很快就召集起来14万正规军加20万志愿军,他想要靠着这些军队继续创造辉煌,可是联军明显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因此联军直接倾其所有,召集70万大军攻打拿破仑。
军队实力悬殊巨大,拿破仑自然无力回天,最终在滑铁卢一战中惨败,再次落入联军之手,这次联军也总结了上次的经验教训,不仅没有保留拿破仑的皇帝身份,还直接将其流放到远在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让其再也无法返回法国。
这次拿破仑没有再次东山再起,心灰意冷的他最后病死在小岛上。一代枭雄如此结局令人惋惜。
联军为何不杀拿破仑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联军为何两次都选择流放而不处死拿破仑。
其实只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就能很容易看出背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
第一个原因就是拿破仑作为皇帝的正统性无法动摇,大家不能把故事书当作正史来看,在正史里拿破仑虽然战败,但人家是法兰西合法的皇帝,反而是联军才是造反分子,只不过拿破仑镇压失败了。
拿破仑作为正统的皇帝,联军是不敢动他的,如果杀了拿破仑。法兰西就会群龙无首乱成一团,很多人估计会叛乱自立门户当首领,这是联军不愿意看到的。
而拿破仑确实法兰西人民心中最有威望的人,只有他才能保证法兰西的社会次序,从他第一次流落荒岛回国后迅速得到人民的支持,东山再起就可见拿破仑在法兰西的号召力。
因此联军需要留着拿破仑的性命,但又忌惮他的实力只能把他流放的荒岛上,让法兰西的人民遗忘这个人,这也是最好的办法了。
第二个原因跟宗教有关系,当时的欧洲人们对宗教是非常信仰的。而拿破仑的这个皇位是罗马教皇授予的,这在人们心中可是正儿八经的君权神授。
作为上帝指定的皇帝,凡人有什么资格和胆量撤掉他的皇位。这就好像拿破仑有了一个上帝指定的免死金牌,联军根本没法动他。
第三个原因是联军不希望去破坏规则,给自己留条后路。
虽然拿破仑战败了,但作为一个战神。联军对拿破仑是非常佩服的。他们当然可以不顾上面说的各种理由找个借口除掉他,但如果他们这样做。万一那天又有新的起义军把他们给打败了,也效仿他们把领头的都咔嚓了。
这是他们所担心看到的,这绝不是什么杞人忧天的事。在当时混乱的时代下,改朝换代是非常容易发生的事情。这些联军首领也不想为了一时快。开这个杀戮的风头,实在是怕以后引火烧身。所以没有去杀拿破仑破坏潜在都规则。
这不可谓是眼光长远,看似放过的是拿破仑,其实也是对自己的慈悲,给自己留足后路。
况且,这是联军第二次击败拿破仑了,就算战神再厉害,那也是寡不敌众。联军并不再害怕拿破仑了。
话说回来此时二次失败的拿破仑确实也是心灰意冷,加上年纪已大,再无东山再起的野心。与其鱼死网破不如在岛上养老来得舒服。拿破仑之所以能从平民逆袭成为法兰西的皇帝,那靠的可是智慧和审时度势。
已经失去了威胁的拿破仑,结合以上几点原因,处死拿破仑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倒不如让他去岛上自生自灭来得好。所以联军再一次放过了拿破仑。
其实很多时候历史不是我们看的电视剧小说,快意江湖敢爱敢恨,有仇必报。那都是艺术加工,为的是让大家看得过瘾。
历史可不能戏说,更多的时候,历史是权力的游戏,统治者为了让利益最大化,经常做好多看似违背世俗常理的决定,这很正常。就如一句话说的,在利益面前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