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国五千年来历代将帅共同追寻的兵家最高境界。
与“不战而屈人之兵”并向发展的便是“谋略”,中国人推崇的“谋略”蕴含了中国人的智慧、世界观以及文化底蕴。
中国面临的“困境”有人说,2020年的中国是最难受的一年。
这一点无可厚非,算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吧!在过去的十多个月中我们的确很难受,春节前夕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袭击,随后是欧美国家不负责任地“甩锅大战”,中印边境迎来过去40多年中最激烈的冲突和对峙,美军两海联动,台海、南海并驾齐驱,伴随近似疯狂的抵近侦察和军事讹诈,当下且有向东海拓展搞三海联动的态势。
这是“近”距角度,我们再来看看“远”向。
这个“远”,核心便是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政治、军事、外交等手段多管齐下,意图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上构建起一条菱形支撑点连接的对华遏制围堵网,其核心动机在于在中国东西两个方向上切断中国发展日益依赖的海上生命线。
美军第一步打造所谓的印太版小北约的构想基本框架达成。通过美日印澳四国外长会、防长会,以军售为纽带强化四国军事合作深度与广度,同步举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联合军演和训练,大有拉着一帮小弟打群架的架势。
印太战略的第二步是在美日印澳印太版小北约的四国框架基础上,沿着中国周边布局,自上而下,不择手段的拉韩国、越南、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关键节点上的国家,在四国联盟的基础上,壮大队伍,对中国形成一个合围之势。
纵观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困境”,大致概括起来就是美军的“三海联动”、中印边境问题和印太战略大布局,当下讲的比较多的一句话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那么这个“一拳”到底在哪里“打”得开呢?
投票率最高的切入点当属台海局势。
另外,我们从事物的本质逻辑上来分析,中国周边的所有局和热点,始作俑者刨根掘底都是美国。
因此,我们权且从台海和美国两个角度上思变,谋破局之道。
台海——远交近攻有关“远交近攻”战略,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秦国灭六国一统天下,打造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帝国时所采用的战略。
“远交近攻”即是:以地理界限为宏观依据,从秦国僻居的西隅开始,由内向外,遵循近邻蚕食、攻击,远邻国家邦交为主的主基调,破六国合纵伐秦之策,实力与谋略并行,最终一统天下。
这一策略摆在当前台海局势上颇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原因有三:
其一、台独势力活动猖獗,和平统一机会渺茫,震慑迫在眉睫。
蔡英文当局上台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挟洋自重、挟洋谋独之嘴脸世人皆知,一个疯狂的美国总统和一个疯狂的台湾地区当局,沆瀣一气,使得台海的局势一步一步逼近战争的边缘,台海局势濒临24年以来最危险的一刻。面对猖獗的台独势力,必要的武力震慑势在必行,甚至稍有差池便可迈进战争的地界。
其二、台湾独不了已成一个大趋势,谁也不可逆转。
为什么要讲台湾独不了这个问题呢?这里需要将“远交近攻”战略一个核心指标那便是实力,即中国大陆有能力、有信心、有意志捍卫国家的统一,只有在军事上有实力,这个核心指标不变,这一战略方有可行性基础。当前两岸的军力以及经济实力对比今非昔比,中国大陆的实力摆在那里,这就注定了台湾无论怎么走,独立都是绝对不可能的。
其三、要发展和打台湾之间需要作出抉择。
探讨要发展还是打台湾的问题,我们这里梳理一个逻辑,那就是同属国王的一件宝物和一匹宝马,将其置于室内和牵出去置于室外某处,对于这个东西的归属权不存在争议。台湾问题亦是如此,中国大陆有实力管控局势,那么台湾打与不打,主动权在中国的手中,决定权在中国手中,何时打也在中国手中。
上述三点,确立了一个“近攻”的先决条件,最关键的核心指标实力已经具备。
此外,我们提及台海问题,通常更多地关注来自域外势力的干涉,也就是罪魁祸首美国。当下有可能干涉台海动向的无外乎美国、日本以及澳大利亚三个国家,当然也不能排除其他国家介入的可能性。
那么如何使用谋略,对来自域外的这些干预势力进行邦交或者反介入,将是解决台海问题的核心结症所在。
从战与不战的两种选择上,很显然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上上策,不管是威慑还是邦交,最终的目的都是将可能的域外干涉势力拒之千里之外。对于美国这种强国,邦交为先,对于日澳这种跳梁小丑,多管齐下的震慑是必选之道。
这就是“远交”。
美国——远攻近交讲完台湾,我们再看中美博弈。
中美博弈,需要明确一个要点便是,无论谁当美国总统,美国在日后对华的打压和围堵是一个大趋势,只不过是策略上的直接路线亦或更富有弹性一些,这都不影响这个本质。
在中美博弈的大局之中,美国的终极目标是将发展势头强劲的中国踩下去,中国的终极目标是如何突出重围,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使命。在具体的手段上,美国对中国“遏制”战略当先,中国则是想尽一切办法的谋发展,只有中国足够强,方能无惧于天下。
在布局上,美国的总体战略是“拉着一帮小弟打群架”,便是在中国周边通过政治、军事、外交以及其他手段,千方百计地拉拢,挑拨与中国有矛盾的国家,甚至将没有矛盾的放大制造矛盾,最终将这些域内国家变为美国的马前卒,在美国的指挥下,对中国发起没完没了的遏制。
我们一直讲,以当前中国的实力,中国不怕打,怕的是没完没了的打。
梳理清楚美国的布局脉络之后,我们发现结症便在于“盟”上。
因此对于美国,我们不得不使用“远攻近交”之策,这是对症下药。
因为,中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那便是可持续增长的经济,而美国最大的优势则在于强大如我的军事上。这就要看中国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所在了。
对于中国周边的国家,尽管有些争议或者小矛盾,我们可以搁置争议和矛盾,充分发挥我们经济的优势,从而施加更大的影响力,最终将中国的近邻保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中。如此之下,如今日的南海,不管美军如何肆无忌惮地挑衅,但南海的大局总体可控、稳定,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此便是“近交”之策。
至于“远攻”,罗列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中国谈的大门随时敞开。
由于是一个大布局,所以需要同时兼顾多个方向的利益,以谋求获得利益最大值。鉴于台海问题的“远交近攻”战略,一定意义上需要美国的合作,且中美之间合作利大于弊,我们需要一个过渡的时间周期,基于上述,我们在遂行“远攻”的时候,第一点要时刻保持中国谈的大门永远敞开,打我们也不怕,奉陪到底!
第二点,核心利益上争一争。
长期以来,中国在应对美国的打压和遏制中,保持了较大的战略定力,遵循对等原则和以静制动的原则,总体来说呈守势,柔中缺乏有些阳刚之气。
但是鉴于中美关系极化发展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势头,上文我们提到中国的优势,我们在必要的时候充分发挥我们自己的优势,在关乎核心利益上,也该出手时就出手,以打疼、打怕为核心,最终达到以打促谈的效果。
第三点,跳出传统地域思维,在美国心窝之地转转也未尝不可。
中国总体上是一种与人无争的状态,受到农耕历史文化和大陆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并不在乎“扩张”,无论是地盘还是影响力。
当下,是时候跳出这种传统思维了,不能因墨西哥、南美被美国视为后院,我们就尽量不去触及;不能因为印度临近印度洋,印度洋沿岸我们就不去了。这是没有道理的,中国讲“来而不往非礼也”。
那么,美国的战略轰炸机可以在中国家门口耀武扬威,我们的轰-6N以及新一代轰-20面世后,是不是也要去美国西海岸常态化巡逻一番呢?美国的军舰在南海进行所谓“航行自由行动”,那么我们的远洋舰艇编队以及空中机群何尝不可突破第二岛链呢?你可以抵近侦察中国,中国为何不能去美国的军事基地周边活动呢,你要情报我也要啊。
系列预告:下篇我们主讲应对印度和日本这两个近邻的“合纵”之策,敬请期待,有兴趣的看官老爷,点关注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