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创业 » 正文

72岁台湾“少女”在蓉创业:用创意美食征服成都,永远活得像17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24 12:04:15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579    评论:0
导读

70岁以后的人生会是怎样? 大部分人想到的是轻松愉悦的生活:退休不再需要工作,四处游玩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并盼望着届时身体能好一点。 但如果,这时你遭遇了一场经济危机呢? 1949年出生的台湾女性孙亦敏,就遇到了这样的逆境。在70岁时,她被朋

70岁以后的人生会是怎样?

大部分人想到的是轻松愉悦的生活:退休不再需要工作,四处游玩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并盼望着届时身体能好一点。

但如果,这时你遭遇了一场经济危机呢?

1949年出生的台湾女性孙亦敏,就遇到了这样的逆境。在70岁时,她被朋友背刺,背上了三套房子的债务,她开始重新创业,打造个人的美食品牌,回到竞争的环境。

她曾在台湾开店,做一人食的麻辣火锅,成了当地人最爱去的餐厅;后来她又去美国开烤鸭店,同样叫鹿鼎记(The Duck House),又成为美国西海岸最受欢迎的餐厅之一;而当她来到成都,创立“孙阿姨移动厨房”,和“孙不悟空”卤料酱料,同样用她亲手制作的创意美食,征服了成都。

我们采访了成都人称“孙阿姨”的孙亦敏,聊了聊关于她与美食的缘分,关于她面对逆境、在逆境中飞翔的经历,以及她在经历了这些之后,依然保持着的“17岁少女”的状态。

01▼

食为天

孙亦敏在中国台湾的大溪镇长大。

这里位于桃园以南,70年代出过红极一时的歌星凤飞飞,满眼望去,一片好山好水。

孙亦敏的家住在山坡上,山下有一条大汉溪绕山流过。小时候,孙亦敏和小伙伴下山去溪边洗衣服,敲敲打打之后,便把衣服往山脚下低矮的灌木丛里一铺,像放在一个天然的晾衣架上,阳光照下来,一下午便能干。

等待的时间里,他们也不闲着,去溪边捉鱼摸虾,四处找果子吃。大溪的风景极美,他们身处碧草蓝天里,游玩、唱歌、等待,到了晚上,衣服干得差不多了,他们就抱上晒干的衣服,手牵着手,兴高采烈地回家。

这里的自然与人,有着非常融洽的相处。

孙亦敏和姐妹们

人与人之间呢?也非常亲近

孙亦敏所住的地方叫眷村,村民之间的关系非常亲近,屋舍之间没有篱笆封锁,从你家到我家,开门随便走。那时的小孩子们玩耍打闹,都是从东家窜到西家,在不同的人家里躲猫猫,找都找不见。

有时,小孩子们路过堂屋,见到桌子上有刚出笼的、热腾腾的包子,他们就伸手一抓,一路吃着就跑了。气得邻居在后面大叫:“gao inn 啊!”(闽南语,猴孩子意)

那是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

看着照片回忆的孙亦敏

眷村的人们,来自天南海北,那时大家都不富裕,为了省钱,只能买当地、当季应季的食物。但就算是这样,各地烹制食物不同的方法与风味,也让食物呈现出丰富多元的口感

以面为例,四川人做面,在最后会配以一小撮海椒面,然后淋上热油,霎时香味四散;广东人则会配以少许海鲜,使得汤头澄净又自带清甜;北方人呢?则多会做成杂酱面,筷子一搅,酱料的香味,随着刚出锅的热气,一同腾起。

“那时候接受了很多各省的风味,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从小吃习惯了,从来都不以为意。”

精心制作糕点的孙亦敏

在这种潜移默化之下,孙亦敏形成了她对食物的审美,与强烈的喜爱。

小学时,她妈妈买了菜,出去打牌,父亲就让她帮母亲给菜做预处理。有时候,趁着母亲不注意,孙亦敏就自己炒起菜来,没想到父母吃了之后,都觉得相当不错。做饭从那个受表扬的时刻开始,成了她最快乐的事。

在她后来的生命里,有两次大的逆境,孙亦敏都通过做饭这件事,而获得了涅槃新生。

02▼

敲了房子,破釜沉舟

80年代,孙亦敏在家做家庭主妇,照料孩子,她先生则在做进出口贸易。适逢石油危机,先生对外贸易的大量外国欠款收不回来,家庭因此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

孙亦敏的先生想打国际官司,但国际官司耗时长,且那时中国人普遍对”打官司“这件事很顾忌,孙亦敏于是和先生讲:“要不我们不打官司了,我们开源吧。”

但开源,做什么呢?

孙亦敏提议开个餐厅。她喜欢做饭,照顾孩子时也总是在家做饭,家人也都觉得她做得好吃。

但先生和婆婆都不同意:你都没做过,而且开餐厅太辛苦,孩子又还小,你一个人怎么顾得过来?

线下讲课的孙亦敏

但孙亦敏还是想做,不仅想做,还想把屋子敲了做

他们的屋子在巷子口,是个住宅,孙亦敏把房子里的遮挡墙体都敲掉了,辟出一个整块的大空间出来,专门待客。

婆婆气得不得了:“你怎么就敲掉了!万一做得不好,你们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

但孙亦敏想要地就是破釜沉舟,“敲掉屋子以后,我们没有退路了,只能成功。”

她选择了她最会做的麻辣火锅,用一人食的方式打入市场。

去书架上找店名的灵感时,一本书掉下来,孙亦敏低头一看,是《鹿鼎记》。她眼前突然一亮:鹿为肉,鼎为锅,正合她做的事。于是她定下了店名:鹿鼎记。

孙亦敏做的红烧肉

她的店获得了周围街坊邻居的喜爱,大家常常来这用餐,喜欢孙亦敏做的食物,喜欢她的店,也喜欢她这个随时都乐观的人。

在孙亦敏离开台湾时,周围的食客都跑来告诉她:“你可不能走啊,你走了,我们去哪里再吃你的东西呢。做餐厅要有社会责任心啊。”

非常舍不得她。

开店的决定,改变了她的人生,让她从逆境中重新飞翔

“很多人问我: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你?”

“逆境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人在逆境时,求生意志会爆发出来,你要改变现状,只能把自己的潜能全面激发出来

03▼

70岁,重新创业

但孙亦敏所遭遇的逆境并不止于此。

因家庭原因离开台湾后,孙亦敏在美国开了一家名为“鹿鼎记”(The Duck House)的烤鸭店。这家店同样获得了当地华人的喜爱,成为西海岸著名的中餐厅之一。

而后,她和先生退休,把店交给女儿打理,来到成都,这里买房定居。

孙亦敏在成都

成都是个自由包容的城市,孙亦敏很喜欢这里。

但没想到的是,70岁时,她信任的朋友却突然在背后刺了她一刀,将她在蓉的房子拿去抵押。一时之间,孙亦敏背上了3套房子的债务。

就像是80年代危机的重现,突然之间,生活失常,孙亦敏再次陷入了逆境。

而孙亦敏的选择,依然是站出来,直面这一逆境。

工作状态的孙亦敏

孙亦敏热爱做饭,来到成都后,她常常做饭给周围的邻居分享。好吃的食物总是让人喜欢的,很快,朋友们就建议她开个班,教大家做饭。

在成都重新开始创业之前,她就已经通过良好的厨艺、好吃的食物,进入了其他人的视野里。

逆境出现后,孙亦敏有了更大的动力,将创业这件事做好。

2014年,她开始做“孙阿姨的移动厨房”,带上随身携带的厨具,到三圣乡麓湖、甚至他人家中,教大家如何制作食物。

教授他人做饭的孙亦敏

她会分享很多料理食物的小Tips。

比如用塑料袋裹上猪排,再轻轻敲击,猪排就会更入味,且不会弄脏灶台;草莓沿着45°角切下去,才能做出好看的圣诞老人。

她也会用食物传递爱意。

有一次,她去教一位妈妈做饭,准备时她问那位妈妈:“你的女儿叫什么名字?我们把她的名字刻在南瓜盅上,等女儿回来,给她一个惊喜。”

那位妈妈忍不住哽咽,她为家人做了多年的饭,却从不知道原来食物也能成为爱意的表达。那个刻了女儿名字的南瓜盅,不仅刻入女儿的记忆里,也被这位妈妈放在了心上,“孙阿姨不仅教我做饭,也教我如何做一个母亲。”

教授包粽子的孙亦敏

2020年,孙亦敏创建了自己的美食品牌,“孙不悟空”,先出了卤料,后又开始做酱料。

“很多年轻人想做美食,但他不会做,做出来也不好吃,久而久之,他就会放弃自己做饭这件事。我想让食物成为大家享受的东西,而不是一种负担,”

基于此,她选择了卤料和酱料,它们的好处是足够千变万化,炒饭时、蒸茄子淋汁时、蒸蛋时加上一勺,都可以让食物的口感变得丰富而美味。它几乎是万用的。

为什么叫‘孙不悟空’?孙悟空呢,大家都知道是齐天大圣,有72变。我姓孙,一来我还没能到‘悟空’的境界,二来,食物的变化何止72变,它存乎一心,只要你有想象力,它就可以千变万化。”

孙不悟空麻辣卤料

当她讲起来她正在做的事时,她的眼里有动人的光,嘴角带着笑意。逆境依然没有打倒她,在她70岁时,借由食物,孙亦敏有了再次飞过逆境的底气。

04▼

爱,美食,与人生

事实上,每一次做饭时,孙亦敏都会从中感受到幸福。

在她最初发现自己背上债务时,她也曾感到剧烈而惊诧的痛苦,但当她开始做饭时,那些痛苦就会逐渐消失,她会重新专注于手边的事:如何处理好食材,处理好食物的风味,把这一餐做好,把这一日过好。

而后,她会逐渐从痛苦的情绪中脱离出来,生出面对困境的勇气。

孙亦敏制作的糕点

美食贯穿了她几乎一生。

在她幼年时期,眷村里来自各地的美食,形成了她对食物最初的记忆与审美。后来,在开店的过程中,她开始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制作美食。

我们眷村出来的孩子,对食物都很珍惜,边角料都想把它利用好。”

喝不完的郎酒,孙亦敏把它创意地加入月饼里;馒头包子没有新意,她就用不同颜色的面团捏个小兔子;多余的红酒,冬天用来煮梨、煮苹果,把它变成热红酒。

她用多余的、剩下的、用不完的边角料,创造出了完全不同的经典,让这些食材在食物上华丽转身。

孙亦敏制作的月饼(浅色月饼中加入了喝不完的郎酒)

孙亦敏做出的食物是美的。

这种美,不仅在于色泽、口味的美感,还在于其中本身所蕴含的理念:敬天惜物地对待每一份食物,让食物呈现出它最好的状态与味道。

对孙亦敏而言,食物是美好的,它和一切温暖的记忆挂钩。

童年玩闹时,从邻家跑着带走的刚出炉的包子;怀孕时邻居特意为她做的一碗锅巴煮成的泡饭,配着泡菜;还有因她所做的食物,而最终和她结缘的人。

和大家一起做饭的孙亦敏

她的生命浸润在美食构成的人生里,也浸润在美食带来的美好感受里。尽管她身体已经72岁,但她的状态却依然像是17岁

依然对未来抱有期待,对身边的人充满善意,善于发现寻常事的美好。周围所有的人都认为她可爱,愿意和她持续交往、做朋友。

孙亦敏和朋友们

她甚至并不怨恨那位让她背上债务的朋友。

“虽然房子因此抵押,但那并不是我的债务,而是别人的债务,我想要做的,是证明我依然还有能力把钱挣回来。”

她欣赏褚时健在74岁时种橙开始第二次创业,把“褚橙”做得人尽皆知。她也想如此,用开瓦斯炉的一双手,打造一个美食天堂,做大家买得起、吃得起、喜欢吃,并觉得物超所值的美食。

跟我年纪差不多的人,总给我发各种养身保健的东西,但我觉得,那些离我都很遥远,我还很小。”

她笑起来,眼里有光,唇角上扬,总是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

依然是17岁的模样

 
关键词: 成都创业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6977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