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2002年延安一死刑犯执行死刑,枪决4分钟前,法院急令:枪下留人(罕见的枪毙现场!13人被判死 刑,8人立即执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24 18:10:19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307    评论:0
导读

前言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刀下留人”的画面,而在现实生活的司法历史上也曾奇迹般地出现过“枪下留人”的一幕。 2002年4月29日,一名叫朱占平的西安律师,以最快的速度冲刺到最高人民法院李武清庭长的办公室,在一名死囚犯即将执行枪决的四分钟前

前言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刀下留人”的画面,而在现实生活的司法历史上也曾奇迹般地出现过“枪下留人”的一幕。

2002年4月29日,一名叫朱占平的西安律师,以最快的速度冲刺到最高人民法院李武清庭长的办公室,在一名死囚犯即将执行枪决的四分钟前,为他的争取到活下来的机会。

从此朱占平这个名字在司法界声名鹊起,他对生命的负责和对法律的忠诚,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也预示着中国法治的光明。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位朱占平律师的故事。

朱占平

一、为死刑犯代理辩护

1953年10月,朱占平出生于陕西子洲县老君殿镇,从小正义、负有责任感的他,学业有成后,成为一名实事求是、客观报道的新闻记者。

本以为他会在这个行业闯出一片天地,但一件事情的发生,彻底打乱了他的职业规划

1980年,朱占平的家人和当地权贵因为土地房产问题发生纠纷,官司打了十年都没有结果。朱占平从中意识到仅仅依靠报道事实,无法真正做到为群众发声,同时深深体会到法制对于人们的重要性。

于是在1986年,33岁的朱占平不顾旁人异样的目光,开始挑灯夜读,自学起了法律知识,并在同年取得全国首届律师资格证,正式弃文从法,成为一名律师。

朱占平

在从事法律行业的这些年中,他代理了无数案件,拯救了一个个在地狱门前徘徊的灵魂,但其中有一个案件让朱占平记忆犹新,并且成为了他心中永远难解的心结。

2001年12月31日下午五点多,在西安一律师事务所上班的朱占平,当时正准备收拾东西下班,突然来了两个神色紧张的人。

他们一进来就说道:“朱律师,求你一定要救救我的孩子”。

只见一位男青年搀扶着一位身穿破烂棉袄的老汉,正一脸焦急地看着朱占平,于是他立马请二人坐下,询问对方遇到了什么困难。

老汉开始哭诉道,他的儿子叫董伟,现年26岁,在2001年5月2日和刚谈的女友以及女友的同事,三人一起吃过饭后,就准备到延安电影院的舞厅玩,到了舞厅门口,两个女孩子先行进去,而董伟则在后面买票。

这时旁边一名叫宋阳的男子拦住了董伟的去路,说道:“你好了不起,一个人同时带两个女的,不然把长得高的那个让我玩一玩”。

董伟在面对如此粗俗无礼的言语时,并没有一时冲动,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你自己也有,回去玩你自己的”,说完便准备离开。

而宋阳却因此被激怒,便伸手拦住董伟,随即又抽出腰上的皮带不停朝董伟头部和背部抽打,但董伟只顾着应付殴打,并没有主动还手,幸好还是在旁边两名舞厅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才将宋阳给拉开。

董伟怕宋阳不会善罢甘休,便讨好地拿出两盒香烟给宋阳,请他照顾下情面,并以示和解。

宋阳接过香烟便转身离开,而董伟在门口一直等不到女友他们出来,便去附近十几米远的电话亭准备给家里打个电话。

可刚走到电话亭,就见宋阳叫了几个兄弟再次返回,一看见董伟便立马冲上去抓住他的头发,其他人则抱住董伟的腰。此时董伟的一条腿已经跪在地上,在面对几人的殴打,董伟顺势从地上摸到一块砖头,朝宋阳的脑袋砸了两下,当即宋阳就松开了手,董伟便朝旁边的小巷子跑了。

宋阳的同伙见其倒地,马上将他送往医院,害怕出意外的董伟,中途还让女友去医院打听情况。可七天后,宋阳还是因为颅脑损伤严重,导致呼吸中枢衰竭而死亡。

检方也以故意杀人罪对董伟提起诉讼,案件经过审理,一审法院认为董伟以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特判处死刑。

听完老汉的叙述后,朱占平决定代理此案,并表示:“如果事实真如你说的,那显然存在自卫情节,法院对董伟判处死刑就属量刑过重”。

但他作为一名专业的律师,显然不可能仅凭老汉的一面之词,就确定整个案件,一切还要靠证据和事实说话。

于是元旦过后,朱占平立马赶赴延安,开始对董伟案件进行调查,他查阅了与案件相关的所有资料,并会见了关押的董伟,进行详细的取证。

在查看案卷时,他发现一位姓“靳”的摩托车司机的证言,是定案的主要证据,于是朱占平便对这份证言进行仔细地分析。

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发现靳某的证言有矛盾之处,其中靳某说:“在案发时,有一个头戴帽子、身穿运动服的青年站在一旁观看”。

而这个青年叫高某,也是后来将宋阳送到医院的人。但高某本人却表示,自己是在宋阳被打后才赶赴现场的,而且还有两名证人能够证明,高某在案发时是和他们在一起的。

朱占平发现这一线索后特别高兴,但光凭这一点想推翻整个案件,显然是不可能的。

于是,他又冒着刺骨的寒风,在大街上及出租车站点奔走数天,终于找到了案发当天拉宋阳到医院的司机,并根据司机的叙述,朱占平又发现了许多疑点。

在了解完整个案件经过后,朱占平立马返回西安,挑灯写了一份周密完备的辩护词,于2002年1月23日交往省高院。在辩护词里,他详细列出案件存在的各种疑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朱占平认为董伟案件明显属于防卫过当,虽然也要承担相应责任,但远远没达到要判处死刑的地步。

在递交辩护词后,朱占平多次赴法院询问案件情况,他认为自己的辩护词写得非常充分,应该有很大的希望会改判,但实事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

2002年4月27日,朱占平收到确切消息:二审裁定维持死刑判决

这个裁定不仅让董家人如临深渊,也让朱占平为此愤愤不平,但他更多的还是难过,作为一名律师,他知道裁定结果一出,很快就会执行死刑,所以他决定立即赴北京去找最高人民法院申诉。

二、紧急申诉,四分钟枪下留人

当时正值五一节,是出行的高峰期,没办法在车站买到票的朱占平,花高价在票贩子那里买到一张当天去往北京的火车票。

经过一天一夜的长途跋涉,4月28日一大早,朱占平就站在了最高人民法院的门口,但是却被值班的工作人员拦在门外。

朱占平拨打了无数个电话,才终于联系到刑庭的一位女法官,她将朱占平带来的申诉材料拿了进去,并表示会尽快审查,这让朱占平悬着的心稍微放下一点。

本以为这下肯定没问题了,结果在下午5点左右,朱占平正在餐馆吃饭,接到董伟父亲打来的电话。刚一接通,就听见电话对面放声大哭的声音,董伟父亲边哭边说,法院刚刚通知他,说明天上午10点30分对董伟执行死刑,让家属到延安来收尸。

朱占平听后,急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完,就开始想办法,但现在都已经快到下班点,再赶往最高院也来不及了。于是,他又开始挨个打电话询问,但最终都徒劳无功。

当晚北京下起了倾盆大雨,而朱占平也是心急如焚,一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法院还没上班他就已经在门口等着,当时距离执行时间仅剩两个小时,时间紧迫,任务重大,朱占平决定先找到昨天收他材料的那位女法官,但一直都没有见到人影。

他意识到不能再这样徒劳无功地寻找,于是又开始挨个给法院打电话,折腾了一阵子,还是没有结果。

直到上午9点40分,董伟的家属又给他打来了电话,电话里的声音绝望地说道:“谢谢你,朱律师,我们知道你已经尽全力了,但现在囚车已经到看守所门口了,一切都来不及了”。

朱占平默默地听着,内心早已下定决心,他不想眼睁睁看着这样年轻的生命就此消失,只对着电话说了一句:“只要没听见枪响,我就不会停止努力”。

想尽所有办法的朱占平,在9点45分时,使了个小手段,领到一张入门券,成功混入最高院的大门,一路冲刺找到刑一庭的副庭长李武清,进到办公室没有任何问好,朱占直接用最简练的话将整个案件情况和他申诉的理由,向李武清叙述清楚。

李武清听完后,马上查阅申诉材料,同时一面向最高院院长递交呈文请求暂缓执行枪决,一面又联系董伟案件的一、二审法院,但由于电脑未连网,李武清只能辗转询问联系方式。

在10点15分时,这时距离执行枪决仅剩下15分钟,董伟家属电话联系朱占平说:“武警已经在做准备工作,看样子就要执行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而此时的李武清还在询问电话号码。

10点24分时,李武清终于联系到本案的执行法官,他直接问道:“目前是否在执行董伟的案件?”

得到对方肯定的回答后,李武清又继续追问:“开枪了没有?”
终于在得到未执行的答复后,李武清立即说道:“我是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的,现在通知你将董伟案的执行推迟到下午3点,期间我们会再给你新的指令”。

执行法官听到这个通知后都快蒙了,从来没有遇到到这样的情况,预感到似乎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便追问对方是谁。

李武清回答道:“我是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的李武清,请你保持手机通畅,到时候省高院会给你新的指示”,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此时朱占平看了下时间,显示为10点26分,距离行刑仅剩四分钟,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比赛,他终于赢了。

直到最高院的“暂缓执行命令”签署下来,朱占平才彻底松了口气,四月底的天气不算太热,但朱占平早已湿透了衬衣。

这时朱占平又接到了董伟家属的电话,对方激动地大哭道:“救下来了!朱律师,太感谢你了”,说了无数句感谢的话,此时朱占平也被热泪浸湿了眼眶。

难以平息激动心情的他,紧紧握住了李武清的手,一遍又一遍地道谢,为国家有这样认真负责的法官表示自豪,同时李武清也对他致以最高的评价:“我从来没见过像你这样敬业的律师”。

确实在很多律师看来,案件到了要执行的地步,就不会再去争取这渺茫的希望,但朱占平却认为:只要有一点点可能性,他都会尽力做到最后,想要把法律的公平和公正留给当事人,毕竟一旦成功,挽救的就是一条活生生的性命。

“枪下留人”后,朱占平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内心的欣慰,这也并不代表董伟案就此结束,接下来还要进行死刑复核程序,那朱占平的努力能换来好的结果吗?

三、执行枪决,致力为死刑犯辩护

最终董伟案在经过省高院四个多月的复核之后,认为一、二审法院审理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而且不具有法定减轻处罚的情形,于是作出了终审裁定,维持原判,并于2002年9月5日执行枪决。

当朱占平在接到法院的通知时已经是九点多,而董伟在八点就已经执行死刑了,朱占平怎么都没想到自己所作出的努力,换来的竟然是这样的结果。

其实在董伟案件的背后,还牵扯到另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宋阳抢救无效死亡后,他的妹妹因为承受不了打击,也跟着自杀身亡,虽然两起事件没有直接关系,但却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除此之外,案件本身也是存在一定问题,就是董伟和宋阳在互相扭打的过程中,除了董伟自己的供述外,没有其它证据能够直接证明他是属于正当防卫。

虽然在案发当晚宋阳的同伙也在现场,但在法院审理案件时他们都没有出庭作证,只是写出了证词,由此在程序上缺乏了一定的保证。

而且本案在进行二审时,并没有公开审理,因此朱占平也无法进行口头辩论。

虽然“四分钟枪下留人”事件一发生,让朱占平这位普通的律师在司法界一下声名远播,但董伟的死还是给朱占平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作为一名律师,他认为自己没有在法律上帮助到董伟;而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又很同情董伟家属因此失去亲人,朱占平眼看着这个自己贯注了所有努力,都没有换回来的年轻生命逝去,他感到无能为力,这也是朱占平一生的遗憾。

从董伟事件过后,朱占平一直在思索中国的死刑制度,似乎是为了要弥补董伟在他心中的遗憾,朱占平决心成为一名专门为死囚犯辩护的律师。

朱占平也因此遭受了众多的不解和无数的攻击,但他仍然没有放弃,他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就是拯救,无论是多么罪大恶极的人都有获得辩护的权利,没有人生来就是恶魔,每个人都有对生命的渴望,在绝境时,都希望有奇迹出现,而朱占平愿意做那根拯救深渊人的救命稻草。

结尾

2007年国家进行了司法制度的改革,统一将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用健全的制度保障死刑判决的慎重与公正。

而如今“慎用死刑,少杀慎杀”的司法精神,也慢慢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关键词: 董伟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7042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