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祢正平裸衣骂贼,吉太医下毒遭刑”产生了一个名场面——祢衡击鼓骂曹。在击鼓骂曹之前,祢衡还把曹操麾下的文武重臣都吐槽讽刺了个遍,堪称阴阳怪气的“典范”。那么《三国演义》的祢衡对曹操重臣的讽刺吐槽都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要说明的是,历史上的祢衡只损了荀彧和赵融,荀攸、程昱、郭嘉、张辽、许褚、乐进、李典、吕虔、满宠、于禁、徐晃、夏侯惇、曹仁没有挨骂。《三国演义》对曹操重臣的讽刺吐槽与历史上的祢衡无关,而是罗贯中的创作。以下的内容则是本鬼个人的解读。
荀彧可使吊丧问疾
祢衡对荀彧的吐槽是有史料来源的,史书记载为:“文若(荀彧)可借面吊丧”。根据史书记载,荀彧的外表是“为人伟美,有仪容”,后世专门用“荀令留香”来形容美男子。长得帅的人在“吊丧问疾”这种社交中更为有利,祢衡此言的意思就是荀彧是只有脸好看的“绣花枕头”。
荀攸可使守坟看墓
荀攸的祖父荀昙去世后,荀昙的旧部张权请求为荀昙守墓。但荀攸却觉得张权神色有异,认为张权肯定有不可告人的原因,请叔叔荀衢调查,结果发现张权是个杀人犯,想借守墓躲风头。可以说荀攸是靠守墓相关的故事而成名当官的。因此祢衡说荀攸“可使守坟看墓”。
程昱可使关门闭户
程昱在史书记载中留下的第一个突出事迹是防守老家东阿县城,成功地击退了进攻东阿的黄巾军。吕布偷袭兖州的时候,程昱又成功地守住了兖州的三座重要城池,让曹操保住了根据地。另外,据说程昱每天睡觉前都要检查门窗是否关好,祢衡因此说程昱“可使关门闭户”。
郭嘉可使白词念赋
由于各种原因,郭嘉在三国圈内的知名度极高,以至于形成了网上三大吹之一的“郭嘉吹”。不过郭嘉最厉害的地方是会说话和知人性,能在关键的时刻说出让曹操高兴或者坚定曹操信心的话,比如有名的“十胜十败”。因此祢衡说“郭嘉可使白词念赋”,意思是只有嘴厉害。
张辽可使击鼓鸣金
张辽善于鼓动士气,喜欢亲自冲锋在前乃至于孤身犯险。在逍遥津之战中,张辽都将自己善于鼓动士气和亲自冲锋的作战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虽然逍遥津之战发生在祢衡死后,但罗贯中知道逍遥津之战,便借祢衡之口说张辽“可使击鼓鸣金”,暗讽张辽没有大将之风。
许褚可使牧牛放马
东汉末年乱世开始后,许褚建立坞壁以自保。有一天,万余人的贼兵进攻许褚的坞壁,激战数日而未分胜负,双方只得达成了用牲畜换粮食的和约。许褚给贼兵的一头牛跑了回来,许褚愣是拉着牛的尾巴拖行一百多步,把贼兵吓得够呛。因此祢衡说许褚“可使牧牛放马”。
乐进可使取状读招
乐进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但也是“五子良将”中最不起眼的。根据史书记载,乐进出身寒门,而且容貌短小,早年是就不太起眼。更要命的是,作为先登陷阵的猛将,乐进的声音却是很尖,像被阉割后的宦官。因此祢衡说乐进“可使取状读招”,吐槽乐进的声音像太监。
李典可使传书送檄
李典是地方大族出身,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以熟读《春秋左氏传(左传)》闻名,书法作文的水平不错,是曹魏阵营中有名的“儒将”。除了喜欢读书外,李典还喜欢战马,他的战马多是速度快的好马。因此祢衡说李典“可使传书送檄”,意思是李典能当个军队里的文书。
吕虔可使磨刀铸剑
吕虔曾经拥有一把佩刀(可能是自己打造的)。有个工匠很欣赏吕虔的佩刀,说拥有这把佩刀的人能位至三公。可吕虔却觉得自己当不上三公,便把佩刀送给了下属王祥、王览兄弟。王祥王览就是琅琊王氏的先祖,王导、王羲之的先辈。因此祢衡说吕虔“可使磨刀铸剑”。
满宠可使食糟饮酒
在网上被称为“满数十”的满宠特别喜欢喝酒,据说六十多岁的时候还每天至少饮酒一石,相当于今天的八斤白酒。满宠的下属王凌还专门向魏明帝曹睿告状,指责满宠酗酒的问题。包括曹睿在内的不少人都让满宠少喝酒,但他坚决不改。因此祢衡说满宠“可使食糟饮酒”。
于禁可负版筑墙
曹操在宛城遇张绣之时,有士兵诬陷于禁造反。而于禁却冒着可能被曹操冤枉的危险及时加强修补工事,击退了张绣的追兵。根据史书记载的蛛丝马迹,包括邺城、许昌在内的很多重要的军事工程都是于禁负责修建的。因此祢衡说于禁“可负版筑墙”,只是个包工头而已。
徐晃可屠猪杀狗
徐晃是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人,是行伍寒门出身。徐晃在小说《三国演义》里的兵器是一柄大斧,曾经与“可使牧牛放马”的许褚大战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负。斧子在古代也是屠宰牲畜的工具,因此祢衡说徐晃“可屠猪杀狗”,与“可使牧牛放马”的许褚正好是一对。
夏侯惇称为“完体将军”
夏侯惇此生官至大将军,是曹营中地位仅次于曹操的二号人物。然而夏侯惇的战绩却实在配不上他的地位,被称为“肉票将军”。而夏侯惇最有名的一次战败就是在反攻吕布时被射瞎了一只眼睛,人称“盲夏侯”。“完体将军”既是嘲讽夏侯惇瞎了眼,也讽刺夏侯惇屡战屡败。
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
曹仁的军事才能算是曹姓夏侯姓诸将中最高的,但曹仁的品德却有很大的缺陷。根据史书记载,曹仁有贪污的毛病,《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曹仁是“仁少时不修行检”,曹仁的弟弟曹洪更是有名的“守财奴”。“要钱太守”就是讽刺曹仁和曹洪兄弟过于贪财,不知检点。
可以说祢衡(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对曹操文武重臣的讽刺吐槽都是确有来源的,充分体现了什么叫“骂人不吐脏字”,曹操自然是勃然大怒。无论是真实历史还是小说《三国演义》,祢衡确实是一个口无遮拦又文采出众之人,最后也是死在了太会骂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