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台媒:大陆青年热衷网购年货 剁手党5天狂买21亿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28 10:06:24    作者:life    浏览次数:5128    评论:0
导读

参考消息网2月4日报道 台媒称,阿里巴巴日前发布首份《中国年货大数据告》,在阿里年货节集中售卖的五天内,消费者买走21亿件年货商品,相当于每个大陆人平均购买1.5件年货,其中手机下单就占了七成;年轻消费者仍是网购年货主力,90后和80后消费

参考消息网2月4日报道 台媒称,阿里巴巴日前发布首份《中国年货大数据告》,在阿里年货节集中售卖的五天内,消费者买走21亿件年货商品,相当于每个大陆人平均购买1.5件年货,其中手机下单就占了七成;年轻消费者仍是网购年货主力,90后和80后消费者联手贡献了81%订单。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2月3日报道,继“双十一”购物节后,阿里巴巴又创造了“年货节”,剁手党大军再出动。阿里年货节在1月17日至21日举行,服装和食品消费超过一半,其中食品类销量比平时增长165%,仅次于服装,说明新衣和舌尖上的年货,是大陆民众购买年货的主要目标。不过,一些新年货如妇幼、娱乐服务增加,显示民众对年货的消费变得更加多元。

从各省特产和最爱购买的年货可以发现,挑剔的吃货们(喜爱美食者)春节居然最爱有家乡特产相伴,各地特产几乎都是秒杀成交。例如,贵州特产辣椒酱礼盒五小时就卖掉八万瓶;洛川苹果四小时卖出十万斤(半公斤),紧急补货五万斤,两小时内又售罄。

数据显示,内蒙古、福建、四川、山东、山西成为最爱家乡味的前五大省分,近六成内蒙古消费者购买了乳酪、牛肉等内蒙古特产;超过三成浙江消费者购买了石斛、枫斗、香榧、黄酒等浙江特产;逾四成福建消费者年货清单裡有金骏眉、正山小种等福建好茶。

在进口年货消费部分,百分之五十九是女性,购买目标从美妆、日用品到食品、妇幼产品都有。其中,广州、深圳、北京、上海、杭州、重庆、东莞、成都、苏州、佛山是最爱买洋年货的十大城市;珠三角、江浙沪继续不相上下,重庆、成都成为中西部黑马。

各省的洋货清单中,北京人最爱买名牌皮带、上海人最爱买瑞士腕表、广州人最爱旅行箱、辽宁人爱滋补燕窝、浙江女人不仅爱名牌包,浙江男人入手精品男包也不含煳;而四川人不仅爱喝茶、打麻将,也讲究小资情调,狂买各国咖啡。

阿里年货节大数据,首次评选出十大孝心省分,其中广东、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夺得前五名。猴年春节前,广东省的年轻人除了自己买买买,也不忘给长辈送礼物,在老年手机、老年服装、广场舞用品等长辈用品上,花销远超其他省分,孝心指数遥遥领先。

年货大数据里也公布了十大土豪村,村子名不见经传,但消费一点也不手软,其中山东就占了三席。这十大爱买年货的土豪村分别是:山东陵阳镇集西头村、贵州玉屏社区服务点、山东陵阳镇大寺村、江苏东小店乡谢圩村、河南南华社区杨李村服务站、浙江万全镇中镇村、四川长沟村服务站、山东蛇窝泊镇荷叶村、湖南湘江乡庙子源村、安徽官桥社区服务站。

资料图:购年货(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新网杭州2月2日电 (赵小燕)2月1日,阿里巴巴发布首份“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阿里年货节集中售卖5天内,消费者买走21亿件年货商品,相当于全国人民每人买走了1.5件。

数据显示,1月17日到1月21日阿里年货节期间,国人累计从淘宝、天猫、聚划算和村淘上买走21亿件年货,相当于每人购买了1.5件年货。如果按照阿里巴巴平台上活跃用户数4.07亿人计算,则相当于每人买走了5.2件年货。这其中,70%的订单是通过移动端完成的,15%的订单来自村里,90后和80后消费者,联手贡献了81%的订单,年轻消费者仍是年货消费的主力。

在阿里年货节期间,服装和食品的消费超过了一半,不过比重却在逐年下滑,而一些新年货如母婴、娱乐服务有所上升,显示出人们对于年货的消费变得更加多元。

得益于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以及县乡村各级物流体系的发展,猴年春节村里人首次有机会大规模购买到高品质的国内外商品,农村也展现出强大的消费力。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显示,全国超过12000个农村淘宝服务站参加了阿里年货节,消费比平时增长331%,平均每笔订单为262元,对比2015年12月的笔单价121元,增长了141元,增幅达到117%。

“过新年穿新衣”的传统习俗在农村依然浓郁,村民在网上购买最多的年货仍是衣服。由于农村男性消费者比例较高,电子电器类产品也深受农民兄弟喜爱。手机是村里人最爱买的电子电器产品,Q币卡、平板电视和网游充值的购物需求也颇为旺盛。看来春节放假在家,杀几盘LOL是少不了的。

报告还发现,农村的消费群体呈现更加年轻化的网络结构,泛95后成为农村网购新势力,这一年龄阶段的消费人群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将近一倍,这些年轻人偏好购买服装、美妆、大家电和服务类产品,购买占比高于其他年龄段。

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公布的十大土豪村,包括山东陵阳镇集西头村、贵州玉屏社区服务站、山东陵阳镇大寺村等。

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显示,食品类商品的销量比平时增长了165%,食品在年货消费中的占比仅次于服装,远高于电器、美妆饰品、家居用品等其他品类,说明舌尖味蕾绝对是国人置办年货的重要考虑。

除了爱家乡味,国人也亲睐土货。阿里年货节期间,土货特产成为年货节最大赢家。像贵州辣椒酱5小时卖出8万瓶,大别山黑猪肉9小时卖掉2吨,苏北土鸡蛋2小时卖掉3万颗,洛川苹果11小时卖掉18万斤……

猴年春节,大量洋货来袭。2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5000个国际品牌,也让国人足不出户买遍全球。进口年货消费人群59%是女性这件事,并没有出乎太多人意料。白富美们的购买目标从美妆、日化到食品、母婴,一应俱全。在她们的不懈努力下,天猫美妆高端品牌兰蔻比去年同期增长27.6%,5500元土豪金罐装的海蓝之谜很快被抢购,连同为中国猴年设计中国红包装的SK-II、推出中国礼盒套装的雅诗兰黛,成为最受欢迎四大洋品牌。(完)

【延伸阅读】天津百姓赶大集抢年货 体味舌尖上“小年”

中新网天津2月1日电(记者 刘家宇)2月1日,农历腊月二十三,中国民间传统的“小年”。作为农历新年前的压轴大戏“2016迎新春年货大集”当日在天津国展中心启幕,超万余平米展区集中了全国各地美食,吸引众多天津市民抢购。

一直以来,天津卫老百姓一直都以爱吃、会吃闻名全国。“过小年,赶大集,备年货”也成为天津市民喜欢的一种庆祝节日的方式。

当日展会面积超过一万平米,展商500余家,覆盖了服装、鞋帽、原汁原味的特产、海鲜、日用品、粮油谷物、山野干货、酒水糖茶等数十个大类的万余种商品。

大连海鲜、宁夏枸杞、沧州小枣、平遥牛肉、新疆大枣等来自国内众多知名企业参展商以及天津名特优、老字号特产集中亮相。吊钱、灯笼、年画、窗花、春联等极富天津传统民间喜庆气氛的装饰品也应有尽有。

据主办方介绍,迎新春年货大集为市民和参展企业搭建了桥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让利给消费者。记者从天津第十五届年货大集组委会了解到,本届年货大集将持续至2月5日。(完)

(2016-02-01 20:53:01)

中新网哈尔滨2月1日电(记者 杨拓 刘锡菊)2月1日,农历十月二十三,中国民间传统的“小年”。凌晨5点,黑河市民张翔把早已列好的年货清单揣进怀里,随着数千人一起涌入黑河最大的“俄罗斯商品一条街”抢购年货。与此同时,远在黑河东南700多公里的绥芬河“伊戈尔市场”,俄罗斯夫妇伊利亚和音娜也在为全家挑选“年货”。不断升温的中俄商品互市,在农历小年这天接近了年货“对流”的沸点,不仅是中国北疆,整个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年货市场都被这股热浪席卷。

“乌拉列次、乌拉列次……”张翔从走进互市起就开始背诵儿子昨晚点名要买的冰激凌品牌。他告诉记者:“现在俄罗斯的巧克力、冰激凌都是倍受孩子们欢迎的年货。这时候买年货就得趁早来,来晚了就断货了。”

张翔的担心不无道理。作为中俄边界线上唯一对接的“双子城”,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口岸素有“中俄最繁忙口岸”之称。据黑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1月,共计737.65吨俄罗斯商品过关,同比增长734.82%,货值达232.55万美元,同比增长1164.55%。“10倍的激增,多是进口大豆油、小麦粉、冰激凌和巧克力制品及糖果等年货。”工作人员说。

如此庞大的增量,显然并不是仅限于黑河,甚至黑龙江,更多的进入中国的俄货都是通过互联网等渠道,流通到中国内陆市场。

在哈尔滨,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俄罗斯商品城, 哈尔滨南极国际俄罗斯商品城的工人们已经连续工作近24小时。商场里80%以上的俄罗斯货品来自黑河和绥芬河这两个口岸。“小年前后这段时间,我们营业额已经超过平时的4倍。”商品城负责人高勇告诉中新网记者。

“现在生活水平好了,吃点儿新鲜的俄罗斯冰鲜产品也不是什么难事。我周围的朋友几乎家家都在年前去俄货商店备货。我最喜欢吃帝王蟹、甜红虾,起早去互市赶集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绥芬河市民魏由说,中国公民通过互市贸易进口的商品价值在8000元人民币以下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绥芬河的俄罗斯商品销售商朱莹正端着饭盒向两名顾客介绍艾利克面粉和雪兔面粉的区别,她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店里卖的最火的俄罗斯年货是提拉米苏,每天都能卖出一百多盒。俄罗斯大豆油和饮料销量也很好。现在我守在店里卖货,我先生每天都往返于中俄之间,一天一进货。”谈起收入,朱莹抿嘴笑了,1月,在小年的刺激下,朱莹纯盈利达60多万元人民币。

随着中俄边贸的不断加深,“年货大集”处处开花。除了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黑龙江对岸的俄罗斯消费者也加入到这股购物大军中。质优价廉的中国商品也受到俄罗斯民众的青睐。

在百年口岸绥芬河互市上,俄罗斯游客伊利亚夫妇用不太流利的汉语问价着精致的袋装糖葫芦。

“这几年知道中国‘小年’的俄罗斯民众越来越多。我们持有效证件可简化手续,免办签证进入互贸区,一次准许居留30天。这让我们在黑龙江‘过小年’成为可能。”伊利亚告诉记者。

伊利亚的妻子音娜说:“这是我们第三年过‘小年’了,每次都呆两三天。每年这个时候互市上的产品更丰富。现在虽然卢布持续下滑,我们减少了对欧美奢侈品的购买。但中国商品物美、价廉,是更理性的选择。”

在绥芬河口岸,几乎每一个俄罗斯游客回国时都是肩背手提,携带着日用百货、家用电器,近期中国的传统美食、水果和蔬菜更受青睐。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俄边贸互市的发展让中俄两国人民的生活逐步交融,固定的界限被慢慢淡化,成为中俄边境城市一道独特景观。在这里,“对流”的不仅是年货,更是两国年节与生活。(完)

中新网2月1日电 据西班牙欧浪网报道,由于近期是西班牙的旅游淡季,便宜的价格吸引了不少中国游客到西班牙“狂扫年货”。

近两年来,西班牙对于中国游客来说来成了新兴的旅游购物目的地,尤其是每逢“十•一”、“五•一”、春节小长假又或者是暑假,则成为了中国游客来西班牙的旅游旺季。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超过30万中国游客抵达西班牙观光购物,中国游客在西班牙的花费增加了51%,而平均每人消费达到924欧元(其中的70%都用来购物)。购物旅游成为西班牙吸金的主要方式,也使购物旅游成为西班牙面向中国游客最赚钱、最推崇的旅游方式。

但是,旅游旺季随着游客的增加,在观光购物上也带来很多不便,例如机票酒店的价格成倍翻涨,名牌店内人满为患,机场排队退税太耽误时间等等。因此,现在不少中国游客都会趁着旺季来临之前抓住淡季的尾巴来西班牙观光购物。

黄小姐和李小姐就是反季节旅游的成员之一。“我们就是特意趁着过年前来购物的,现在不是刚刚好又是西班牙的折扣季节吗,所以就想着到国外来扫货,”黄小姐说,“这不趁着中国新年还没到,西班牙还在旅游淡季,我们在旅游网站上一看,机票+酒店的价格两个人总共才一万四千元人民币,合着一个人才七千块,真的好便宜!于是我和朋友就定下来了”。

黄小姐说,来西班牙虽说主要的目的还是购物,但还是会去一些比较著名的旅游景点参观。此前有调查显示,中国游客除了会去著名景点参观外,他们最喜欢的旅游活动就是购物,拒不完全统计,10个中国游客中有8个都喜欢购物,尤其是在奢侈品行业,包括皮包、鞋子、服装、手表和珠宝等,这些奢侈品占中国游客购物总价值的30%,使得西班牙成为欧盟奢侈品市场的第五大受益国。

根据2015年的一项数据显示,非欧盟的游客在西班牙的消费是欧盟国家游客的10倍。一个中国游客,每次进店平均消费的金额约为1000欧元,这几乎是欧盟国家游客在西班牙逗留一星期的消费水准。同时,70%的中国游客会选择旅游途中购物,甚至购物占据了主要部分,而诸如马德里和巴塞罗那是他们的首选目的地。2015年8月,马德里游客的消费指数平均增长了1.5%,而中国游客是作出最大“贡献”的一个主要群体。(赵珉)

 
关键词: 精品男包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7171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