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孙雯 宋浩 刘玉涵
“宋韵文化”到底是怎样的?
近年来,对于宋代历史、文学、艺术以及物质文明的讨论一直很热门。《清平乐》《大宋宫词》等宋代历史背景的影视作品,也引发不少关注。
如何认识宋代?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邀请了几位朋友,他们是著名学者和资深出版人,他们审读过、研究过甚至写过宋代相关的作品,看看他们心中的“宋韵书单”吧。
推荐人:钱之江(浙江古籍出版社总编辑)
1 、《直斋书录解题》
(宋)陈振孙 著;浙江古籍出版社
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与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是我国著名的私家藏书目录,在中国目录学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称为私家目录著作的“双璧”。《郡斋读书志》历代皆有刻本,流传有序,而《直斋书录解题》则命途多舛,差点亡佚,在该书问世后,仅有若干残抄本在藏家家间流传,命悬于一线。清乾隆时,四库馆臣邹炳泰等从《永乐大典》卷一九七一八至卷一九七二七“录”字韵下辑出,分为二十二卷,有武英殿聚珍版及《四库全书》诸阁抄本,此书才为一般读书人所看到。然而四库馆臣在辑录此书时不但改动了卷次,文字也有改动。为了恢复该书原貌,著名学者卢文弨根据几个残抄本校勘了此书,并重编了卷次。其重编稿本今藏于上海图书馆,然已有所残缺。
为了推动该书的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特选录《直斋书录解题》的两种珍贵版本国家图书馆傅增湘过录卢文弨校跋本、国家图书馆藏元抄本四卷残本本影印出版,其中前者朱墨双色套印,后者彩色印刷。又绍兴图书馆藏有抄本《陈直斋事迹及书録解题校语》,于研治陈氏之书颇有裨益,亦一并彩色影印。
2、《国家图书馆宋元善本图录》
国家图书馆 著;浙江古籍出版社
法国汉学家白乐日说:“宋代是现代的拂晓时辰。”不管是从社会文明程度,还是人民生活水平来看,宋代都达到了空前高度。正如陈寅恪所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与此相应的,宋代人在精神生活上形成了了一套完整的审美哲学,从抚琴、调香、赏花、观画、弈棋、烹茶、听风、饮酒等等生活细节,都能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书籍的第一属性是文化载体,第二属性是工艺美术品,第三属性是文物与收藏品。
在汉唐时期,知识文化之所以能够垄断在门阀手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的书籍靠抄写流传,这样,大多数人得不到接触文化的机会。当时的士大夫说:“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这绝不是高调。它的隐藏逻辑是,金山银山总有用光的时候,读通了哪怕一种经书,就有被皇帝召见,获得进取的机会,一辈子受用不尽。而宋代印刷术已经成熟,书籍可以被大量复制,这样读书就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专利。我们小时候听过范仲淹断齑划粥的励志故事,这是宋代书籍平民化给他带来的机会,也是宋代社会郁郁乎文的内在驱动力。
物以稀为贵。在手工艺时代,书籍虽然可以普及,但不可能像后工业时代的今天一样廉价。打个比方,宋本书在它诞生之初,一本书相当于一台Kindle电子阅读器,虽然价格并非高不可及,但普通的家庭也不可能买得随心所欲。大藏书家都是大富豪。随着时间的流逝,宋本书渐渐因为天灾人祸消亡,存世数量变少了,到了明清时期就从实用品晋升成了古董。变成“一页宋版一两黄金”。这样它已经告别了单纯以读书为目的的受众,但仍然有一个狭窄的市场。到了今天,因为它的数量更加稀少,已经从古董晋升成了文物。大部分都收藏在公立博物馆里,普通人已经无法接触了。
国家图书馆是海内外最大的宋版书收藏单位,它的藏品占到目前存世总数的半壁江山。我们推出的这套《国家图书馆宋元善本图录》是对该馆收藏家底的全面展示,共16大册,收书1613种,高清拍摄,详注精印,让读者一编在手,尽可感受宋元书籍文化的迷人魅力。
3、《宋人千首绝句校注》
(清)严长明 编选;吴战垒 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是吴战垒为清人严长明所编选的《千首宋人绝句》所作校注,该书曾于1986年在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并于1988年修订再版。书内收七绝六百八十六首、五绝二百十六首、六绝九十八首,总计一千首。原书注解精炼审慎,受到广大读者好评,今对参合初版、二版作了部分修订再版。
《千首宋人绝句》一部整体反映宋人绝句体诗歌风貌的著名诗歌选本,本书是吴战垒为清人严长明所编选的《千首宋人绝句》所作校注,是该选本唯一的校注本。
该书曾于1986年在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并于1988年修订再版。书内收七绝六百八十六首、五绝二百十六首、六绝九十八首,总计一千首。原书注解精炼审慎,受到广大读者好评,今对参合初版、二版作了部分修订再版。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