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一段时间,那些痛点比较突出、市场潜力大、技术和商业模式可行但还没有大的平台出现的领域,都有可能成为共享经济集中快速成长的领域。
比如:教育、医疗、制造业、农业、养老等领域。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第三方支付等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共享经济也借助这股东风慢慢渗透进了各个领域,共享单车、共享住宿、共享打车等新新行业也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并且慢慢深入大家的生活。
共享经济经过不断地创新,呈现出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按照共享的对象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分享对象是产品,产品既包括雨伞、充电宝、自行车、书本等私人物品,也包括商品房、停车位、办公楼等不动产,产品共享主要模式是个人对个人;
第二类,分享对象是经验知识,经验知识是个人所具有的能力,是一个人的隐形财富,这种共享其实很早就已经存在,只是有些人并没有把知识共享当做一种经济,大家熟知的慕课、知乎等平台其实都属于知识共享经济平台;
第三类,分享对象是资金,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网络借贷平台,资金匮乏的贷款人可以以自身的信用作为担保,向资金富裕的借款方借款,网络借贷平台就是借贷双方撮合的平台。
根据《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 2019 )》的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共享经济交易规模为 29420 亿元,与 2017 年相比,增长了41.6% 。
从市场占有额来看,共享经济交易规模排行前三的分别是生活服务、生产能力和交通出行三个领域;从共享经济的增长速度来看,增长最快三个领域分别是生产能力、共享办公、知识技能。产能共享的交易额较上一年几乎翻了一倍,其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一年实现快速增长,除了政策的引导也离不开不同企业的积极探索。过去一年共享经济不断加快在制造业的拓展步伐,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着手发展产能共享经济,多种产能共享模式和创新型共享平台不断涌现出来,大大推动了产能共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