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王莽岭,看一眼就忘不掉的地方(王莽岭风景图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07 09:44:20    作者:life    浏览次数:2772    评论:0
导读

作者:蔡王莽岭在山西省晋东南陵川县28公里处,是南太行的主峰,海拔1700余米,总平方40公里。9月3日,我、文学、志民男4女3一行7人,自驾车登上了王莽岭。说“登”有点为过,车到游客中心,就换乘了景区观光车,经20多分钟崎岖婉蜒的山路爬行

作者:蔡

王莽岭在山西省晋东南陵川县28公里处,是南太行的主峰,海拔1700余米,总平方40公里。9月3日,我、文学、志民男4女3一行7人,自驾车登上了王莽岭。

说“登”有点为过,车到游客中心,就换乘了景区观光车,经20多分钟崎岖婉蜒的山路爬行后,来到了王莽岭景区。

绵绵八百里太行山,以巨龙腾飞之势,由黄土高原的东南端自东北向西南逶迤而下,在太行山未端,形成了一个大气磅礴、美妙绝伦的胜地一一王莽岭。这里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水岭”,属断层地质带,形成了罕见的地质景观,既有北方山水的雄浑苍厚,又具南方山水的文静秀美。王莽岭的山顶游览区呈环形步道,全长4338米,有神龟峰、仙驼峰、石库天书、仙翁撑、寒柳、勒马崖、刘秀跳、方知崖、琴台、观日台、太行云顶丶小太行石林等十几个景点。

虽说浩荡太行山,巍巍王莽岭的雄浑铁骨是因其独特的地理构造而成的,但归根究底还是与刘秀、王莽两位历史人物有关。站在游客中心,也就是当年王莽撵刘秀时安营扎寨处,历史的风云变幻徐徐拉开帷幕。关于王莽撵刘秀的传说,河南、山西、陝西比比皆是:什么扳倒井、溜马崖、护身草……不时萦绕于耳,且大多与刘秀皇家有关。

传说汉高祖刘邦过芒砀山时,挥剑斩杀了一条白色莽蛇,这莽蛇就是王莽的前身。当晚刘邦宿营山上,梦见莽蛇呼喊来缠:还我命来!金口玉言的汉高祖信口说道:“在深山那有命还你,到了平地把命还”。平帝死后,皇后有了身孕,为绝后患,才有了王莽撵刘秀之传说。沿着当年王莽撵刘秀的方向前行,我们来到“刘秀跳”。崎岖狭窄的石道左边立着两块方形石碑,灰白色岩体已层层剝蚀,露出青黑底色,粗拙斑驳的模样,记录着岁月的沧桑。两块石碑上都刻着绿字,在阳光下闪着蓝蓝的光。一块石碑上记录着刘秀跳的经过:”刘秀跳”指面前两峰之中,凌空跨过之深峽。传说王莽撵刘秀于此,刘秀人困马乏,左右无人,后有追兵,前无去路,穷途未路之际,情急危困之时,刘秀双眼一闭,纵身跳过此峽,而人多势众的王莽人马,却没有一人有此舍命一跳之胆魄,愣是无人跳过。刘秀这一跳,摆脱了困境,死里逃生,成就了东汉王朝中兴一帝一一汉光武帝。后人叹曰:一个人的成败得失,往往只有一步之遥。狭路相逢勇者胜,人在危难时,沒有那么多的患得患失,拼此一搏,才有可能赢得胜算,胜利才指日可待。这不由让我想到,还是这个刘秀,还是和王莽,发生在昆阳的那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面对王莽的42万大军,刘秀只有8万人,杀出重围只搬来8000救兵,刘秀身先士卒,带领3000精兵,奋力冲杀,几进几出,终于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辉煌胜利。刘秀这一跳,是胆量、气魄、决胜勇气和置死后生的阳刚男子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转过身来,果见两峰如刀劈斧砍,相对兀立,真的只有一大步之遥,探头俯首往下看,脚下绝壁悬崖,万丈幽谷深不见底,崖壁杂草从生,凉森森的阴气嗖嗖往身上窜,连望一眼都胆颤心惊,若不是命在旦夕,刘秀何敢舍命一跳?

刘秀勇武果敢地舍命一跳,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了过来,改变了自身的命运,改写了大中华的历史。站在历史岁月发生的故地,宁静中似乎仍有远古的战鼓声咚咚传来,使得我又生发些许感慨:悬崖还是那个悬崖,峽谷还是那个峽谷,不同的是曾经的跳崖人早已魂归故里,无论朝代如何更迭,无论人类如何演绎,王莽岭始终如一地耸立在同一空间,供养无数生命(包括花草植物)在年年四季中轮回。也许是受了“刘秀跳”传说的侵淫,王莽岭的山脉才能如此旷达和豪迈,巍峨而坚毅嶙峋。站在太行云顶远眺,左边的一系山脉自西向东逶迤而下,千仞峭壁裸露着浑黄肌肤,演示着原始的气息,青翠的山峰起起伏伏,宛如巨龙在空中盘旋。前方是万丈谷壑,一条羊肠小道明晰可辩。阳光下,那小道若隐若现于葱绿的草从中,似一条明亮的飘带,婉转消匿于平原中。我知道,这小道不一般,而是一条从古到今从山西通往河南的生活小道,生生息息,养育了从山西到河南两省无数一代又一代人。是山上山西山下河南的交通要道,是战争年代攻与守的战略要塞。古道上残存有历史深厚的足迹,山脉后面,山势峥嵘,险峰幻迭,浩荡的群山隐没于烟岚迷蒙处,“万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厉”是也。

不经意间,一回头,一棵苍松孤绝地擎立在山峰上,枝叶苍翠,身形潇洒飘逸,临绝壁而不惧,经风霜雪欺而不折,那份洒脱和豁达,自是多多吸引了赞叹与夸奖的目光,在我看来,它不是凡间的俗物,是因天地灵气的眷顾而拥有了道风仙骨的神灵之树。过驼仙峰,转一个弯,一段石阶通向峭壁之上的小平台,谓之“琴台”,据说是俞伯乐当年弹奏《高山流水》的地方。人生天地间,同气相求,谓之知音。楚国琴师俞伯乐学琴,三年不成,于是寻名山大川,遍访高人隐士。他千里迢迢来到太行山,在这群山之巅,龟、驼峰间,伯乐鼓琴,樵夫钟子期靜静地听,不禁发出“峨峨兮如泰山”和“”洋洋兮如江河”的慨叹,成就了旷世名曲《高山流水》。

如今,琴台犹在,而古人不见。众生驻足琴台,投足举目间,凭栏凝望,神态沉静、安然,是在追忆,还是在凭吊?

在太行云顶,在观日台,是眺望日出、云霞的绝佳处。可惜我们运气不佳,天气不甚晴朗,且已过观日最佳时段(我们到日已11:30),无奈只该看看云雾了。站在太行云顶,向四周逡巡,这时才突然发现,一不小心,自个已入仙境。自己已在琼台玉阁之上,雾在脚下,在对面的山峰、山间游荡,云雾翻滚、缭绕,波涛汹涌,好似苍茫的大海,而那些露出的山头,则象海中大大小小的岛屿,”岛屿”的形状千姿百态,千奇百怪,或狮头,或驼峰,或佛状,或虎像,或龟背,或城垛,时有一簇山峰林立,摩肩比踵,昂首挺胸,目向东方,以傲然不屈之气势,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雾奇浓,活泼多变,一片片,一团团,一簇簇,时而盘旋成蛇一样的一团,时而又兴奋地舒肢展臂,扭曲着,翻卷着,拥抱,呼号,纠缠,腾挪,肩并着肩,手挽着手,一浪接一浪,前仆后继撞向山头,无奈力道单薄,被山头轻轻一拨,就被撕扯成了一丝丝,一缕缕,一条条,在山间飘荡,摇曳,后不知所踪。我目不转晴地看着这缭绕的云雾,在苍翠的山间描绘着一幅流动的山水写意画,所谓的禅意,通过这流动的山水,渐渐地在周遭弥散开来,将我和山、和云、和雾、和天地间包裹、融化…。

王莽岭是属于那种看一眼就忘不掉的地方,这里云海、奇峰、日出、松涛、挂壁公路、红岩大峽谷、立体瀑布、索道等,形成了八百里太行山最著名的自然景观,素有”清凉圣境”、“避暑天堂”、“世外桃源”、“太行至尊”诸美誉,元过问、白居易都曾留有诗篇歌之吟之,毛主席的生前秘书李锐也曾赞之曰:“”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天下奇峰聚,何须五岳攀”。

高峻如削,厚重挺拔,层次分明,跌宕起伏,如诗如画……;既有阳刚之美,又具文秀俊美之蕴。能让你感受到鬼斧神工般的自然伟力,也能体悟到人定胜天的豪情。壮丽的景观,隽永的林区,带给你、我难以释怀的感受,同时山的宽容、给予、仁厚又给你、我带来不尽的禅益和启发。

诗日:

呼朋喊友遊太行,美景胜地一望收。

云顶眺望千秋色,刘秀跳改中华史。

高山流水遇知音,烂柯围棋圆仙缘。

琼台玉女可解酒,飞云绕舍陪田朗。

千峰攒集赛五岳,此境苍浑比岳狂。

王莽岭游兴致满,看眼难忘王莽游。

(2020年9月10日于古宜轩初稿)

【作者简介】

蔡宁武,男,宜阳县白杨镇人,汉族,中共党员,退休赋闲无所事,偶尔弄文发乎情,偏爱转悠找情趣,不求建树,但得心安足矣。曾著《昨夜星辰昨夜风》自娱,不搏人眼球,唯恐贻笑大方之家。

 
关键词: 王莽岭景区简介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2003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