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直流电源设计入门之稳压管(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07 10:07:17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694    评论:0
导读

直流电源设计入门之滤波 理想的电压源是其电源电压不随负载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无论负载电流怎么变化,电源电压都保持在设计值上,这就涉及到电源设计中的稳压。 稳压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又称ZENER二极管,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其工作特性如上图所示

直流电源设计入门之滤波

理想的电压源是其电源电压不随负载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无论负载电流怎么变化,电源电压都保持在设计值上,这就涉及到电源设计中的稳压。

稳压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又称ZENER二极管,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其工作特性如上图所示。当反向偏置电压VR增大时,反向电流IR慢慢增大;当反向偏置电压增大到某一值时(也就是击穿电压)反向电流急剧增大,这个时候稳压管两段的电压几乎就是击穿电压VZ了,此时即使电流变化很大但是电压几乎没变,这就是稳压管的稳压原理。

如上图所示,交流电经过单相全桥整流和滤波电容C之后,再经过有限流电阻R和稳压管DZ构成的稳压电路后给负载RL作为电源。引起电压不稳定的因素是交流电的波动和负载电流的变化

  1. 假设负载电压U0稳定在稳压管的击穿电压VZ时,交流电增大而使得滤波电容C两端的电压U1增大时负载电压U0也随着增大,由稳压管的伏安特性可知,此时流过稳压管的电流显著增大,因此限流电阻R上的压降增大,从而使得负载电压减小又趋近于稳压管的击穿电压VZ达到平衡。同样我们可以分析下交流电减小的情况,此时负载电压U0随之减小,流过稳压管的电流显著减小,因此限流电阻R上的压降减小,从而使得负载电压增大趋近于稳压管的击穿电压VZ后达到平衡。

  2. 假设负载电压U0稳定在稳压管的击穿电压VZ时,负载电流增大时限流电阻R上的压降增大,此时负载电压U0减小从而使得流过稳压管的电流显著减小,因此流过限流电阻R上的电流和压降近似保持不变,稳压管起到稳压作用。当负载电流减小时限流电阻R上压降减小,此时流过稳压管的电流显著增大,同样使得流过限流电阻R上的电流和压降近似保持不变。

稳压管的参数

击穿电压

数据手册中列出的击穿电压VZ,是在一定条件(工作电流和温度)下的值,即使同一型号的稳压二极管其击穿电压也是存在一定的离散性,具体以数据手册给出的误差范围为准。

反向工作电流

稳压管的反向工作电流很重要,首先由稳压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反向工作电流不能太小,否则稳压管不能起到稳压的作用,通常来说反向工作电流不小于5mA,具体根据数据手册的说明。其次稳压管的反向工作电流不能超出最大值,否则超出稳压管的功率而导致热击穿损坏。

在multisim中搭建如图所示的原理图,9V交流电经过全桥整流后由滤波电容C1滤波后,再经过限流电阻R1和IN4733A稳压管(其稳压值为5.1V)。由图中所示IN4733A稳压管的反向工作电流为22mA,此时稳压管的工作状态是良好的,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稳压管两端的电压为5.1V(因为负载电阻R2阻值为51Ω,流过的电流是100mA)。

大家可以试试把交流电源调小或者增大限流电阻R1,使得稳压管的反向工作电流降低到某一值,观察示波器的波形是否还是平滑的直线且大小接近5.1V,就可以加深对稳压管的伏安特性的理解。

引申

如果交流电源9V和限流电阻R1以及稳压管型号IN4733A保持不变,减小负载电阻R2到某一值(也就是增大负载电流),这个时候稳压管的反向工作电流减小,导致其两端电压减小,此时稳压管没有起到稳压的作用。要想让该电源电路提供能够提供更大的电流,那么就需要选择功率更大的稳压管。

电压温度系数

电压温度系数说明稳压值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参数。假设某稳压管的电压温度系数是0.095%/℃,说明该稳压管的稳压值随着温度每增加1℃而升高0.095%,比如在20℃时的稳压值是11V,那么25℃时的稳压值是11+0.095/100*(25-20)*11=11.05V。

动态电阻

动态电阻即稳压管电压变化量与电流变化量的比值,动态电阻越小即稳压管的伏安特性曲线越陡,则稳压性能越好。

 
关键词: 电源稳压器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2011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