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仅如此她还带动全村7000多人致富,她的大米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她又是如何凭平平无奇的大米,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女富豪?
女人名叫蒋珍凤,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十年前突然下定决心,要在大山里种植水稻,亲朋好友得知蒋珍凤的想法后,都认为她在异想天开。因为在大山里种植水稻,不仅气候多变,而且距离县城一百多公里,运输成本很高,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很不划算,丈夫甚至因此和她离了婚,可蒋珍凤却不顾阻拦一意孤行,那么蒋珍凤为什么执意要种水稻?她到底在这片大山里发现了什么商机呢?
2003年,蒋珍凤从卷烟厂下岗,成为了一名家庭主妇,但她并不想待在家里坐吃山空,于是便东拼西凑十万元,在当地办起了一家大米加工厂,而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蒋珍凤发现了致富的商机。
当地种植水稻的农户有很多,但因为品种和管理方式不同,水稻品质却是参差不齐,加工出来的大米质量也不稳定,在寻找稳定的优质水稻资源时,蒋珍凤意外发现,在大都市里优质大米的价格十分昂贵,一斤最高可以卖到十元钱,这让她觉得,种植优质水稻或许会是个致富的商机。
而水稻的最佳种植地点,就在本地的深山里,这里气候良好、土壤肥沃,产出的大米一直备受顾客喜爱,那么蒋珍凤是如何在深山里,寻找出最佳种植地点的呢?
她先是沿着山里的水流一路寻找,最终在距离县城一百多公里的地方,找到了一块优质稻田,蒋珍凤拿出了多年积蓄,又找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一共凑了160多万元,一口气承包了1000多亩山地,在这里建起了水稻种植基地。
大山里的种植条件十分好,可因为交通不便,各种种植成本也都随之上升,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花销,蒋珍凤事事亲力亲为,除此之外,她还选择不打农药人工除草,就是为了种出高品质的优质水稻,满足人们绿色健康的食品需求。
2011年5月,蒋珍凤带领工人种植完全部稻田,看着水田里绿油油的秧苗,她的心里充满了无限希望,可这种情绪并没有持续几天,因为蒋珍凤的秧苗突然出了问题。
这天,她像往常一样来到稻田里巡视,不想眼前的一幕却让她如遭雷击,只见刚刚种下的秧苗竟然所剩无几,有的只剩下了根,有的连根都没有剩下,好端端的秧苗为什么突然变成了这样?
蒋珍凤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她只能一天到晚守在稻田里查看,几天后终于发现了罪魁祸首,元凶就是福寿螺,这种东西在稻田里十分常见。它们对秧苗有着惊人的破坏力,短短几分钟就可以啃食一株秧苗,通常农户会使用农药对其进行清除,可蒋珍凤一心想搞生态养殖,便雇佣了20个工人,清捡田里出现的福寿螺。
可福寿螺的繁殖能力实在太过强悍,气温合适时仅需十天左右,就能孵化出小福寿螺,生长三个月后就又进入繁殖期,因此即便工人拼尽全力,也很难将稻田里的福寿螺捡干净。
而每人每天的费用是100元,如此算下来人工成本太过昂贵,蒋珍凤只能认真调查福寿螺从哪而来,想要从源头将其消灭,蒋珍凤经过仔细检查后,最终发现灌溉水渠里有着许多螺蛳,或许稻田里的福寿螺就是从这里流进去的,可想要搞好生态养殖就必须使用山泉水灌溉,那么到底有没有,既不伤害秧苗又能除去水中福寿螺的好办法呢?
就在蒋珍凤一筹莫展之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到村里人说捕鱼用的茶枯饼,是用榨完油剩下的油茶籽压制而成,只要把茶枯饼捣碎放在水里,很快就能把鱼迷晕。
最重要的是这种办法,对水质没有任何伤害,蒋珍凤闻言突发奇想,既然茶枯饼可以迷晕鱼虾,那么对福寿螺是不是同样起作用呢?
为此蒋珍凤专门找到了有关专家,专家告诉她,茶枯饼里含有一种皂角素,这种物质能够很好地杀死福寿螺,于是蒋珍凤一口气买来两万斤茶枯饼,让工人在每亩稻田里撒上20斤。
果不其然,两天之后,稻田里的福寿螺就少了很多,一个星期后,稻田里的福寿螺基本全都消失了,在稻田里撒茶枯饼,既能杀死福寿螺保护秧苗,还能起到肥田的作用,这可真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可就在蒋珍凤的稻谷马上就要收割之时,一场意外却突然降临了,深山中气候多变,稻谷收割时竟然连续下了一周暴雨,尽管蒋珍凤发动所有员工抢收。
可因为地势偏僻交通不便,一大半的水稻都淋了雨,这让蒋珍凤损失十分惨重,细细算下来,这一批水稻不仅没有赚到钱,还让她背上了60多万的外债。
至此附近的村民也都看不下去了,纷纷劝她不要再继续种植水稻,可蒋珍凤却说什么都不肯放弃,她鼓起勇气又贷款一百万元,决心继续将生态养殖搞下去。
此时囊中羞涩的她算了一笔账,一亩稻田人工除草要两百元,购买有机肥要花500元,一千多亩稻田算下来就是70多万元,如何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呢?
就在蒋珍凤苦苦思索之时,一条套种的新闻映入了她的眼帘,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在稻田里养些鸭子青蛙,一来可以帮助除草除虫,二来它们的粪便还是无害有机肥,两全齐美何乐不为。于是蒋珍凤买了1万多只鸭子和青蛙,并将它们放置在了水田中,如此一来种植成本一下减少了30多万,因为自己的水稻是生态种植,成本比普通水稻要高出不少。
所以一开始蒋珍凤将大米价格,定在了9元一斤,可她万万没有想到,当地的粮贩根本就不买账,毕竟她的大米太贵,试错成本太高,万一砸在手里一年就白干了。
蒋珍凤万万没有想到,好不容易种出了优质大米,销售却又成了新的难题,她的事业再次陷入低谷,这时命运又给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丈夫再也受不住她不断折腾,主动提出了离婚。
这让蒋珍凤觉得天都塌了,就在她万念俱灰一蹶不振之时,一次展销会给她带来了转机,原来第一天有两个人买了两袋大米,试吃后觉得口感很好,第二天又带着4、5个人来买,这让蒋珍凤看到了希望。
于是她一边不断奔波于长沙各种展销会,一边带着大米在各个中高档小区推销,那么如何才能引起别人对大米的兴趣呢?蒋珍凤认真思索一番后,最终决定用瑶族美食来推销大米。
于是她便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美食,摆在路边让顾客免费品尝,以此打开大米的知名度,不仅如此,她还在稻田里下了不少功夫,除了经常请经销商来参观种植基地,她还定期举办抓鸭子、抓泥鳅大赛,优胜者还可以获得香米作为奖励。
凭借着种种奇思妙想,蒋珍凤成功打开了市场,这也让她更加信心充沛,不久后蒋珍凤又贷款600万元,将种植规模扩大到了2000亩,这时她觉得以前的销售渠道,已经没办法满足基地的需求,便找到本地的中高档餐厅进行推销,想要与他们合作,不想刚一见面就碰了一个钉子。
因为各大餐厅都有成熟的供货渠道,并不愿意重新接触新的供货商,可蒋珍凤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不断尝试各种办法,试图让餐厅接受自己的大米。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参观过蒋珍凤的生态种植基地后,餐厅负责人的态度纷纷转变,先后与她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蒋珍凤在不懈努力之下,最终将自己的大米卖到了全国各地。
附近村民见蒋珍凤赚了大钱,也都纷纷参与其中,2020年,当地的水稻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2万亩,蒋珍凤的销售额也达到了1亿元,不仅如此,她还带动7千多名农户脱贫致富,成了当地有名的水稻大王。
看完蒋珍凤的创业故事,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什么感想,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