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汽车行业可以说是十分热闹,比亚迪跟长城相继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比亚迪虽然利润下滑了30%,但是销量却是节节攀升,7月份卖出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就超过了5万台。
另外长城的表现也是让人刮目相看,上半年长城推出坦克车型可以说是引爆了市场,今年上半年长城的利润暴涨200%。
因为财报漂亮,比亚迪跟长城市值都是一路暴涨。比亚迪市值突破了8千亿,长城市值突破了6千亿。
不过在两大汽车巨头的身后,吉利显得有些沉默,不过李书福又怎么甘于落后于人呢?李书福最近是憋了一个大招。
李书福宣布将拿出37亿分给吉利的全部员工。这一举动也是赢得了很多网友的点赞。当年李书福18岁开始下海创业,当时父亲给了他200元,他靠着这200元赚到了千亿,如今李书福也开始考虑更多回报社会的事情了。
过去我们说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如今这些人富起来了,于是先富们就有责任带领其他人也去实现后富。过去一些有钱人赚了钱,不想着回报社会,反而是选择移民到外国去,让人非常痛心。
李书福如今就是立下了一个好榜样。李书福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企业家,也是一个值得年轻人学习的企业家。在刚刚过去的河南水灾中,李书福带领吉利捐款3千万,同时还捐出了大量的救援物资。另外在1年多之前的武汉疫情中,李书福更是带领吉利捐款2个亿,是当时汽车企业中捐款最多的。
李书福出生于浙江的台州,他们家里兄弟非常多。李书福跟那个时代大多数人一样,并没有读太多的书。18岁的时候李书福结束了学业,他不愿意去打工。那个时候万众也已经开始了下海了。
李书福也对创业充满了兴趣。浙江这个地方自古就是出商人的地方。在李书福之前,已经诞生了邵逸夫、包玉刚、董浩云这样的大企业家了。
李书福身上也是流淌着这样的血液。当时200元其实也不是一笔太小的数目,但是也不多。李书福拿着这200元买了一个相机。那个时候有相机的家庭非常少,80后小时候去公园一定记得那个时候公园有很多人背着相机在帮别人拍照赚钱。
李书福当时也是在干这个事情。这个事情看着是小生意,不过利润也很客观。李书福很快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0元,他用这笔钱开了一个相馆。生意也非常红火,李书福事业慢慢就上了轨道。
不过因为当时开相馆需要备案,李书福没有备案,所以他就被迫转型。李书福到处收购一些老旧的相机,然后拆掉把里面的金跟银给提炼出来去卖。李书福很快就赚到了不少钱。
随着做这个生意的人多起来,李书福又转行了,他用自己赚到的钱跟兄弟们一起合伙,开了一个冰箱配件厂。搞了2年的配件之后,李书福发现做冰箱也是不是太难的事情。关键是做品牌的利润大,做配件的利润太小了,而且容易被取代。
于是李书福研发了几年,终于折腾出了自己的冰箱,那个时候李书福生产的北极花冰箱已经在中国各地畅销了。李书福也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0万。
后来因为拿不到生产名录,李书福不得不被迫又转型了。当时他决定去海南发展。李书福带着几千万的身家去了海南。当时潘石屹、冯仑等很多大人物都在海南淘金。那是一个万众下海的时代。当时李书福还不到30岁,却是意气风发。
不过李书福是做实业出身,当时海南到处都是在投机房地产,李书福跟着去搞房地产,结果却是栽了一个大跟头,几千万的身家都打了水漂。一个人厉害的地方,就是他可以面对失败。普通人如果面对这么大的打击,可能就垮掉了。
李书福不仅仅没有垮掉,而且爆发出更加惊人的能量。李书福回到了台州老家,他又开了一个装修材料的工厂,很快就把工厂做到了年产值一个亿,如今这个集团交给了李书福的弟弟李书通去管理,也是一家颇具规模的公司。
李书福站稳脚跟之后,又对摩托车产生了兴趣,当时中国经济开始发展起来,摩托车是供不应求,从城市到农村,到处都有摩托车的身影。2003年李书福又从摩托车发展到了汽车。
如今吉利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汽车公司之一。不过相信这不是李书福的终点,有一天吉利一定可以成为全球知名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