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礐石村村貌
礐石村,位于礐石街道西北部,距街道办事处8.7千米。本是个小渔村,清咸丰九年十二月初九(1860年1月1日)汕头开埠后,美、英、比利时等国曾先后在此设立领事署,建教堂、办学校、设医院、办工厂、开商行,商贸活跃,人口逐渐稠密。该村为多姓杂居,以洪姓为主。
该村保存了多处19世纪美、英、比利时等国建造的建筑。英国领事署旧址,位于礐石村海旁路5号,始建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是汕头开埠后最早的领事馆之一。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10平方米,包括主楼、附楼、工人楼和后花园,仿欧式中西结合建筑风格,保存基本完好。其主体建筑为柱廊式建筑,高两层半,平面呈矩形,底层采用石板架空,砖石墙体,歇山屋顶。建筑材料大部分从英国运来,且根据气候及所处地势而建造,通风、透气、排水、保暖等设计科学合理,冬暖夏凉。2019年4月,英国领事署旧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英国领事署旧址
礐石基督教堂,位于礐石山医生顶西33号。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清咸丰十年(1860年)美国传教士耶士摩到汕头妈屿岛设教堂传教,清同治三年(1864年)迁至礐石街。教堂建筑风格为中西合璧的砖石结构,正门楼亭是三重檐歇山顶,顶上铺绿色琉璃瓦,配斗拱飞檐,由六根石柱支撑,四周基座及墙体用花岗岩砌筑。2019年4月,礐石基督教堂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礐石基督教堂外
太古公司住宅楼,位于礐石村海旁路7号,始建于1920年,占地总面积1144平方米。为两层混合式建筑结构,柱廊式建筑,主体坐南向北,平面呈“L”形,楼底层采用石板架空,起到防潮、防湿、排水等作用。环绕在四周的走廊及室内壁炉、落地式百叶窗、玻璃门,既通风透气、又保暖隐蔽,充满异国情调。该楼为原英国太古公司(清末时称“中国轮船公司”)海员宿舍,是礐石商贸领航标。
太古公司住宅楼旧址
礐石潮海关副税务司公馆旧址,位于礐石山医生顶15号,为汕头海关前身潮海关外籍高级官员的住所,建筑面积720.32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红砖洋楼,分上下两层,属西洋式建筑风格。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英国人在礐石购得土地12.6亩作为副税务司公馆基地,后建成单身帮办宿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重建。该建筑历经沧桑,是近代洋人把持中国海关管理权的见证,是潮汕一处近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2019年10月,礐石潮海关副税务司公馆旧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礐石潮海关副税务司公馆旧址
位于汕头内海湾南面的礐石风景区,与北岸的金平区隔海相望,是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风景区由沿海台基和43座山峰组成,融海、山、石、洞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具有气魄雄浑、奇妙绝伦、景色秀美、清静幽然等特点,为自然人文综合景观。景区内有廉明县主吴太爷查勘判语石刻、礐石桃花涧摩崖石刻、寻梦台日军碉堡、焰峰山防空军事设施、汕头市革命烈士陵园、革命母亲李梨英墓等众多人文景观,均被列入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礐石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