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6月17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全国启动仪式,在中国传媒大学和重庆红岩魂广场同步举行。
据悉,“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始于2017年,五年来,“红旅”有力促进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全国共有483万名大学生走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共上一堂集党史教育课、国情思政课、创新创业课、乡村振兴课、红色筑梦课于一体的中国金课,用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成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累计有98万个创新创业项目精准对接农户255万余户、企业6.1万余家,签订合作协议7万余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届大赛由教育部等12个部委与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重庆大学承办。自4月8日启动以来,已有281万个项目、1210万名学生报名参赛,参赛项目数和报名人数均已经超过去年。其中,有57.9万个项目团队、246万名大学生报名参加“红旅”活动。
今年的“红旅”活动以“红色青春筑梦创业人生,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助力“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态”建设,引导广大高校师生扎根基层创新创业,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启动仪式全面展示了“红旅”五年来的重要成果,历届优秀项目代表分享了将个人梦想融入伟大的中国梦,深入广袤乡村、扎根基层创新创业的成长历程,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在第七届大赛“红旅”赛道获得金奖的重庆大学“氮先锋”项目负责人宋一嘉说:“未来,我们计划在华北和西南地区进一步推广我们的固氮技术,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和科学技术投入到肥料改革、投入到‘三农’建设的宏伟事业中,以创新创业助力乡村振兴。”该项目团队通过开发等离子体固氮技术,利用直流辉光放电实现无催化剂空气直接固氮,从原料和工艺两个方面解决生产污染,帮助农民改善粮食种植,帮助乡镇企业肥料产品提质增效。
据了解,教育部正在积极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为“红旅”赋能,促进高校工科教育、人才和科技等资源助力乡村工业发展,促进高校医科教育、人才和医疗等资源助力乡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促进高校农科教育、人才和科技等资源助力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态建设,促进高校文科教育、人才等资源助力乡村文化建设,引导广大“红旅”青年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