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红火火过大年#
钓鱼时有一种真实的情况,也是一种怪现象,令钓鱼人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明明有鱼口,而且鱼口清淅,下沉一目或者上顶一目非常明显,可是,提竿刺鱼就是不中鱼,这种情况相信90%以上的钓鱼人都碰到过。
提竿不中鱼,坐半天都钓不到一条鱼,这个现象经常发生,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多人会唉声叹气,总以为是小鱼闹窝,或都认为滑口鱼多。其实,只要稍微思考一下,调整一下,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造成提竿不中鱼的现象,主要由六大因素造成的。从这六大因素着手解决,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浮漂灵钝的问题浮漂调得过于灵或者过于钝,都是影响提竿不中鱼的原因。至于灵与钝,主要是体现在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当一个钩饵轻微触底,另一个钩饵悬浮,这样的状态下是最灵的;当铅坠触底,双钩躺底,被认为是最钝的时候。
钓灵时,由于鱼口信号传递太快了,鱼还没把钩饵吃进嘴里,只是轻轻地触碰了一下钩饵产生的动作,马上传递到浮漂上。当浮漂产生信号后,我们肯定会提竿刺鱼,但实际情况是,鱼并没有把钩饵吃进嘴里,提竿肯定会不中鱼。当水中小杂鱼比较多的时候,钓灵空竿机会大很多。
钓钝时,提竿不中鱼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鱼把钩饵吃进嘴里了,把饵料吃了把鱼钩吐出来了,在吐钩的过程中产生的动作传递到浮漂上。当然,如果没有把鱼钩吐出来,我们叫它死口,死口必中鱼。如果把鱼钩吐出来了,提竿肯定不中鱼,变成空竿。钓钝提竿不中鱼的现象,基本上都是鱼已经把鱼钩吐出来了,我们才提竿造成的。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鱼根本就没有吃钩饵,只是在游动的过程中碰到鱼线产生的动作,这个动作反映到浮漂上,我们当成了鱼口的信号。这种情况下提竿刺鱼,空竿机会大,基本不中鱼,除非偶尔锚到鱼。
提竿时机不对提竿时机不对,提竿过于早或者提竿过于迟,也是空竿的原因,这是我们常说的抓口。钓鱼人经常说的一个人会不会钓鱼,从抓口可以看出来,就是这个原因。提竿时机也是我们常说的放口,我们要灵活掌握什么时候该放口,什么时候必须抓口,才能大大减少空竿。
钓鱼时的提竿时机是与浮漂的灵钝有关。如果一有信号,比如刚下沉不到半目就提竿,这叫反应过度,提竿早了,空竿机会大,这时需要适当的放口。如果是浮漂下沉一目多了还不提竿,等到鱼吐钩浮漂快上浮时再去提竿,这时提竿刺鱼的机会已经过去了,空竿的机会大,需要提早提竿,才可以避免空竿。
饵料状态的影响饵料状态是指我们调的饵料过于硬或是过于粘。钓鱼时饵料在水里的状态,主要表现在膨胀、雾化、散落的过程。什么时候需要硬饵料,什么时候需要粘饵料,可以根据垂钓水域的鱼情,或者根据自己垂钓的目标鱼来决定,我们需要好好把握。
当饵料过硬的时候,把钩饵拋入水里,它的雾化时间会加长,或者根本不雾化。当鱼把钩饵吃进嘴里,会产生动作,由于饵料过硬,提竿时有可能直接把钩饵从鱼嘴里扯出来了,刺不到鱼。或者是小鱼吃不进钩饵,只是在吃饵时产生的动作传递到浮漂上,提竿会不中鱼。
当饵料过粘的,它的附钩性非常好。鱼的吃钩饵的动作是一吸一吐的过程,当把钩饵吃进嘴里的时候,结果由于饵料太粘并没有雾化掉,还死死粘在鱼钩上,鱼又把钩饵吐出来了。正是这一吸一吐的过程产生了信号,我们看到信号时提竿,变成了空竿。
浮漂大小的影响虽然说浮漂的大小对钓鱼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是精细化钓鱼来说,浮漂对钓鱼还是多少有影响。当浮漂用得过大,鱼口产生的动作,反映到浮漂上的信号会相对小一点。比如,钓小鲫鱼,又不是属于钓快鱼,如果使用大漂,信号反映肯定会很微弱。当发现动作的时候,已经太迟了,鱼已经吐钩了,提竿肯定会空竿。
浮漂用得过小,等于间接提高了灵敏度。当水下的鱼口动作太多时,变成了信号杂乱无章,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鱼口信号,该不该提竿都不知道,进入乱提竿的现象。这时只要一有动作就会提竿,可是,只要提竿,基本上都是空竿。
调目高低的影响钓鱼时首先要调漂,调漂的过程是找底调目的过程。调目过高或者过低,也是影响提竿空竿的原因之一,要灵活地掌握调目高低的应用。调高了,鱼拉不动浮漂,鱼口产生的动作令浮漂信号微弱;调底了动作又太多,变得抓口困难,出现空竿。
还有就是找底不正确造成的。找底不正确,会直接影响到调漂不准确。比如,本来是调3目或者是4目的,但如果找底不准确,会打乱所调的目数,有可能会变成了调2目或是调5目的现象。如果调漂不准,也会直接影响到抓口问题。这种情况下会出现鱼口的乱象,很难抓口,空竿机会大。
子线粗细(大小)的影响最后一个是子线的问题,子线的粗细也是影响空竿的因素。钓什么鱼使用怎样的子线,目标鱼的大小,对应子线的粗细也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冬冬里钓鱼,更需要注意子线的大小。比如,钓小奶鲫,所用的子线肯定是细一点的子线。如果用大子线,有可能鱼把鱼钩吐出来了,才把信号反应到浮漂上,提竿会不中鱼。
当然,鱼钩的大小也要与子线的粗细相匹配,鱼钩过大会形成挡口,鱼吞不进嘴里;鱼钩过小刺鱼又不利索,或者方便鱼吐钩,也是影响空竿的因素之一。
写到最后钓鱼提竿不中鱼,相信大部分钓鱼人都碰到过,都想用某一种解决办法去解决它。但是,钓鱼是一种综合的过程,有时某一个因素就会影响到提竿不中鱼。但更多的是综合影响,各个因素都有连带关系,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只有让它们完美结合,才能有利于解决提竿不中鱼的现象。
影响提竿不中鱼的现象主要是由以上六个问题,但很难说具体哪一个问题影响因素最大。钓鱼时需要结合垂钓水域的情况、鱼情状态、自己想钓的目标鱼,进行仔细地分析,作出针对性的调整,才能改变提竿不中鱼的现象。
最后建议:作为一个钓鱼人,需要文明施钓。而且,环境保护是每个钓鱼人的责任!请随手带走自己身边的垃圾,创造一个美好的钓鱼环境!如有不同观点或作者有误,可以在评论区里指正。我是钓鱼铃当,记得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