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4年出生的唐福同在捏制泥人,作为标准的80后小伙,从小喜欢摆弄泥巴的他如今开始用泥巴创业,一件能卖到上百元。
唐福同是山东柳堡镇汪家庙人,从小就对泥土有着天然的喜爱。
当别的孩子忙着躲猫猫的时候,性格内向的他就会从屋后池塘里挖出泥巴来,捏些小猫小狗的东西,自得其乐。
很多孩子玩泥巴随着童年的流逝而不再,而这个爱好,却一直深深藏在唐福同的内心深处。
2001年,唐福同南下千里来到扬州,边打工边跟着玉器厂、雕塑厂的的师傅学习雕刻泥塑。
半年后,学有小成的他回到了故乡,开始从事整棵枣木干的雕刻。
很快,凭着自幼的爱好和学来的技艺,他的枣木雕在无棣开始小有名气。
精细的雕刻手法和粗犷的枣木疙瘩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他的小院里,记者看到他用整根枣木雕成的茶艺桌以及达摩像、雄鹰等,都形随心转、独具匠心。
用枣木雕赚来的钱满足了基本的生活外,2011年,那个深埋在内心的玩泥巴梦想渐次苏醒了。
泥塑可以按组、按主题、按故事地反映、还原民俗,将农村日常生活中最普通最平常的事情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唐福同的作品,受南方师傅影响,其做工精细、神态逼真,又有鲁北农村艺术的夸张与生动。
在这个八零后的手下,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鲁北农村生活生产场景,尽管没有经历过,但被捏得栩栩如生充满生活气息,一个个泥塑的人物场景,将过去得以还原和再现,将尘封的记忆重新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