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 |远离“忽悠”,揭密保健品诈骗套路(以养老服务名义非法集资诈骗销售保健品有哪些风险隐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12 18:54:06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88    评论:0
导读

保健品骗局 身体健康是每个老年人的追求,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却瞄准老年人的这份渴望,动起了“歪心思”,有的成为“热情体贴”的推销人员,有的干脆冒充德高望重的专家教授,博取老年人信任后推销假冒保健品,欺骗老年人,诈骗钱款。案例 2020年8月上旬

保健品骗局

身体健康是每个老年人的追求,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却瞄准老年人的这份渴望,动起了“歪心思”,有的成为“热情体贴”的推销人员,有的干脆冒充德高望重的专家教授,博取老年人信任后推销假冒保健品,欺骗老年人,诈骗钱款。


案例

2020年8月上旬,86岁的张叔叔和老伴坐上了热情推销员小陈为他们叫的出租车来到了一场保健品介绍会现场。

嘴甜的小陈一口一个“爷叔”叫得亲切,又对保健品的功效夸夸其谈,吸引,当场就向小陈订购了“水蛭素”等保健品,价值16000元。

十几天后,小陈再次上门找到张叔叔“卖惨”,以自己业绩较低等为由,希望二老再多订购2份保健品。

见二位老人犹豫不决,他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苦:“我一个外地小伙子,在上海打拼真的不容易。”同时承诺保健品日后都可以退货退款,说着起草了一份退款协议。被这番“真切”的说辞打动,张叔叔心软拿出16000元现金帮小陈“冲销量”。几天后,张叔叔按照原先约定要求小陈退款,没想到小陈却一直以各种借口搪塞拖延,远没有以往殷勤。

等了几个星期,张叔叔终于盼来了小陈的第三次登门。

在小陈天花乱坠的鼓吹下,86岁高龄的张叔叔又一次被说服,不仅忘记要回16000元退款,还再次掏出4300元用于补新款保健品差价。

到了8月底,张叔叔服用保健品一段时间后觉得功效并没有当初介绍的那么好,联系小陈退货退款。没想到,小陈登门取回了保健品后便失联了。

意识到不对劲的张叔叔去保健品公司找人,却得知公司根本没有“小陈”这个人,他发现被骗,遂报警。

老年人身体难免有点小毛病,出于对健康的需求,自然会被各种具有奇效的保健品吸引。同时,他们自身认知能力下降、风险防范意识不强、获取信息渠道较少、缺乏维权意识等,容易成为骗子紧盯的首选目标。


来源:上海普陀检察

 
关键词: 忘不了保健品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2776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