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的决策不会永远都是对的
但也仅仅是因为一次的失误
就足以覆盖掉此前的一切“正确”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草创之初
南极人创立于1997年
那一年10月29日巨星马拉多纳走下足坛
而就在近日他永远地离开人间
那一年 2月22日 克隆羊多莉的诞生
7月1日香港回归
与这些大事件相比,那一年不会有太多人记得清,南极人的成立日期。
出生于1964年的张玉祥,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自华东政法学院之后,便拥有了“金饭碗”。原本计划中的安逸生活,却不想就在1997年被打破。那年有一家上海企业推出了保暖内衣,销量非常火爆,张玉祥嗅到了其中商机,果断辞掉国企的金饭碗,下海做起了服装生意。
草创之初最缺的就是钱,张玉祥利用有限的人脉,四处招商筹到300万,并投入到保暖内衣的生产当中。然而随着机器的开动,资金周转出现了严重短缺,面临着生产成本与日俱增,张玉祥竟然说服了经销商,提前支付部分货款,保证了产品的供应。急中生智出现的合作模式可谓一箭双雕,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还把经销商牢牢绑定在一起。
就这样南极人短时间之内迅速崛起,刚创办短短4个月,总营业额就达到1亿元。然而这当然仅仅是张玉祥商业模式小小开端。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迅速扩张
眼见势头大好张玉祥紧罗密布,开始了铺天盖地的广告。南极人以“更薄、更暖、更舒适”为噱头,从保暖内衣市场正式C位出道。随后几年,它凭借葛优的广告词“南极人,不怕冷”火遍全国。
2000年,仅满两岁的南极人,成功跻身四大保暖内衣品牌前列,店铺覆盖了全国的大街小巷。在外人眼中南极人已经算是商界黑马,张玉祥此时却又将目光投向了冬季另一个刚需品——羽绒服。
在当时羽绒服品类中,他再次嗅到了用户痛点。他认为市面上羽绒服无法满足年轻人对时尚及个性化的需求,羽绒服首先应该是“服装”,其次才是“羽绒“。消费者不仅有保暖需求,还有个人包装的需求。南极人的羽绒服兼容了审美与时尚,从一众同色同款的大众羽绒服中,打造出了品牌的差异性价值。基于此,他提出了“都市羽绒服“的理念,聘请多位知名设计师参与研发,并不惜重金选用国际大牌辅料如杜邦防漏绒胆、日韩面料、日本YKK拉链,还请来了葛优代言。
在当时张玉祥不仅赋予了服装不同理念,同时为消费者带来了货真价实的产品。张玉祥的南极人羽绒服销量当年就冲到了市场第二,并不断冲击市场第一的位置。
品尝到品牌红利的张玉祥先后签约徐帆、刘德华等一线明星,在央视等媒体砸下巨额广告费用,打出了“全国知名度”。
2004年,南极人累计实现销售额10亿元,企业固定资产超过3亿元,并再次跨界冲入家纺、休闲等领域。
南极人之热
2008年保暖内衣的红利已是江河日下,产品单一、款式老化、供应链过剩等问题,南极人一样身陷其中,产品价格不断被压低。受到此前羽绒服转型的启发,张玉祥将企业转型为“品牌授权”模式,推出了“NGTT”南极人共同体商业模式。
所谓“NGTT”(南极人共同体简称),实际上是一个以品牌为中心的平台:由南极人公司搭建,以消费者为中心和前提,倡导“简单优质”的产品理念,让消费者、供应商、经销商、平台商和南极人公司五位一体,以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为基础,做到资源共享、专业分工、公司统筹、系统制胜,从经济学角度也可以理解为非法人化集团,从而一举突破传统行业小而全的商业模式。
看到了这样的定义,很多人会不会以为,这仅仅是个概念,可事实证明,“NGTT”(南极人共同体简称)为成员带来了巨大的凝聚力,南极人及其合作伙伴得到了空前的成长和壮大。截止2014年,与南极人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的大型生产工厂有1000多家,年产值过亿的有10-20家;实力雄厚的经销商有5000多家,年销量过亿的经销商有20-30家.
图片源于网络
NGTT与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等,几乎所有的大型电商平台实现长期深度的战略合作,2013年销售额达到30亿元,预计2014年的零售总销量将突破50亿,2015年突破100亿。
2015年,南极人干脆放弃了实体零售和直销,将全副精力转战到品牌授权上。同年12月,南极人借壳新民科技上市,更名为南极电商。随着授权店铺越来越多,南极人的品牌授权收入也越来越高。比如根据南极电商发布的2019年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南极电商的营业收入达到39.07亿元,净利润达到12.06亿元,其中光是品牌授权相关的营业收入就达到13.05亿,品牌综合服务业务毛利润高达93.36%,相当于南极人几乎所有的利润都来源于品牌授权。
2019年11月7日,张玉祥家族以80.6亿元财富值位列2019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第344名。
2020年2月26日,张玉祥、朱雪莲夫妇以10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国际中心·胡润全球富豪榜》第2000位。
没有生产线,没有实体店铺,单靠品牌授权,一年就净赚12亿,南极人可以说是中国最魔幻的企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南极人之冷
魔幻毕竟是魔幻,它不可能成为长期延续的现实。在迅速扩张之下,由于品控能力跟不上,目前市面上的南极人早已面目全非。据媒体报道,在过去几年中,南极人数次登上国家质监部门及地方消费者协会的不合格产品黑名单,从蚕丝被、内衣、棉服、童装、冲锋衣到电推剪、卷发器、按摩棒,其均有产品上质检黑榜。其中,有5次是原国家质检总局、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进行的国检。
7月6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对北京市场上销售的儿童服装的抽检结果。其中,商标为“南极人”的彩棉和服三件套、婴幼儿内衣存在绳带不合格的问题,商标授权人为南极人(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制造商为丹阳市昊琪服饰有限公司。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失掉了产品核心灵魂的品牌,还能在如今优胜劣汰的市场立足多久,这个答案我相信消费者自然会交卷。
如今的市场局面不知道张玉祥是否已经料到。南极人从最开始灵活的商业模式,到中期敏锐的营销视角,再到全新理念的NGTT,似乎张玉祥的每一个决定都不曾出现过差池。如果NGTT模式一直坚持秉承,以消费者为中心和前提,会出现那么多黑名单吗?
从1997年到2020年,23年南极人从曾经的神坛渐渐跌落至尘埃,曾经的小而美到如今的乱糟糟,面对如今新零售时代,张玉祥是否可以再次力挽狂澜,让我们拭目以待。